最近天气变化无常,还让人感觉非常潮湿、闷热。这种天气下,汗疱疹就变得很常见了,发作起来让患者痒到不行,严重的可能会出现手溃烂。
所以这个汗疱疹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如此让人“抓狂”,我们又应该如何来治疗?
图1:汗疱疹
汗疱疹病因?
汗疱疹,可单颗或群聚性的出现在脚趾、脚底、手指、手掌等部位,典型皮损为双手足掌跖、指趾屈侧、指间弥漫分布的深在性小水疱,针头至米粒大小,疱壁厚,疱液透明,瘙痒或灼痛,伴手足多汗,无明显炎症反应,水疱一般不自行破裂,约2~3周后可吸收干涸形成脱皮,露出红色薄嫩的新鲜表皮,此时有疼痛感。病程持续数周或数月,可自愈,但易复发。。
外人见到因汗疱疹而溃烂的双手,常误以为会传染,实际上,汗疱疹并不是传染病。
图2:汗疱疹所导致的皮肤溃烂
汗疱疹名字让人误以为跟“汗”或“疱疹病毒”有关系。但其实和二者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可能由以下原因触发或加重:
1.对接触皮肤的物品产生过敏反应:例如某些金属、清洁剂、家用化学品、肥皂、洗发水、化妆品或香水。
2.情绪与压力:临床上观察到汗疱疹的发作,与情绪与压力有非常大的关系,很多孩子产生紧张或害怕的情绪时,就会出现汗疱疹。
3.出汗:汗疱疹多发在春季和夏季,在容易出汗的人群中更为常见。
除了以上这些,汗疱疹可能和户尘螨过敏有关,有户尘螨过敏史,在吸入户尘螨后,很可能会出现汗疱疹。
图3:汗疱疹组织结构
汗疱疹发作后会有哪些症状?
图4:发生在肘窝的异位性皮炎
汗疱疹常见的就是“水泡”,患者常在手指指缝间、手掌、脚底发现小而坚硬的水泡。水泡或水泡周围发痒,一旦水泡破裂,干燥脱屑,可能会出现疼痛感。在水泡消退后,皮肤可能会变干,甚至出现龟裂。还可能出现,因为受到水泡影响,皮肤区域出现渗液的情况。
如果出现上述的症状一定要高度怀疑是汗疱疹了。
得了汗疱疹要怎么办?
汗疱疹具有剧痒如何减少病人的痛苦以及减低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的关键所在,以下注意事项:
1、避免搔抓:搔抓往往是病情恶化以及发生并发症的主因,所以尽可能减少搔抓是相当重要的,
2、手脚保养:在季节交替时,尽可能手部少碰水和清洁剂,多擦乳霜。脚部要保持通风凉爽,及早用汗疱康使用。如此不但能减低痒感,还能避免发生慢性湿疹或霉菌感染的并发症。
3、调节情绪:保持良好的情绪,精神因素对汗疱疹影响非常明显,良好的情绪对汗疱疹治疗极为有效。
4、低金属饮食:做饮食日记,找出自己的汗疱疹和金属是否相关,如果有相关要尽量避免。根据统计,此种方法对于合并金属过敏体质的病人,具有高度疗效。
图5:在指间发生的汗疱疹
汗疱疹需要和哪些常见的疾病做鉴别?
因为都是皮肤上出问题,所以有很多相似的疾病需要和他鉴别,一旦诊断错了,那么后面的治疗都是无用的。我们可以将汗疱疹和以下疾病的区别做一下了解:
1.水泡性癣:通常为单侧,脚部比手部更常发生。氢氧化钾显微镜检查病灶处的皮屑可发现真菌。
2.异位性皮肤炎;通常为季节性发作,在肢体屈曲处(肘窝、膝窝)发现苔藓化病灶,并可能合并气喘或其他免疫相关疾病。
3.疱疹病毒感染:患病后成聚集的水泡病灶,疼痛感会比搔痒感更明显,通常是单侧感染。
4.手足口病:这是一种主要影响幼儿的病毒感染,可导致手指和手掌上出现小水泡,这和汗疱疹很相似,但手足口病会出现口腔黏膜疹,最常累及舌部和颊黏膜。
汗疱疹因为剧痒及水泡,临床表现容易与许多疾病混淆,治疗的方向也可能因为诊断的错误,走向完全相反的治疗,因此需要将完整的病史告诉医生。
平日预防也十分重要,可涂抹凡士林等保湿产品,并远离过敏原,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都可以有效预防汗疱疹。
本文内容转网络,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让更多人获取健康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果你有皮肤困扰
可以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直接咨询预约
or留言回复+
看皮肤病选择军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mauritiustour.net/zyzljbsz/7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