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疮的苦恼
冬天来了,冻疮部位大多是脚趾、脚跟、手背、耳朵,由于这些部位常露在外面,离心脏比较远,血流情况也不太好,所以比较容易受到寒冷刺激。
遇热就涨,遇冷就缩是许多东西的特性。皮肤的血管也是这样,受冻的时间一长,血管就收缩,血液的循环变差,这部分的皮肤得不到血液的营养,慢慢形成了冻疮。
初起时会感觉患处有痛痒感,然后会起肿块,皮肤呈现暗红色,继则渐转紫色;如果出现紫血疱,很快就会破溃流脓,十分疼痛,收口缓慢,往往要好几个月,等到气候转温才能痊愈。
冻疮能预防吗?
冻疮得了不容易好,头—年得了,第二年如果不早做预防,还容易再犯,所以最好做好保护,一次也别冻。
做好以下几点很重要:
冬季每天最好用热水洗脚,洗后用干毛巾擦干。每次洗脸后要擦干面孔和耳朵。
鞋袜要干燥、合脚。
每天注意体育活动,不要久坐不动。
身体所有部位都需注意保暖,不要直接接触冷空气。帽子、口罩、手套可以全副武装。
预防冻疮吃什么
易患冻疮的人,大都体质偏虚寒,手脚容易冰凉。一个很好的食疗方法:当归生姜红糖汤。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生姜,散寒暖胃。
具体做法:
当归20克,生姜50克,红糖适量。(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减原料)
当归生姜熬汁后加入少许红糖调味即可。
冻疮的各种治法
轻微冻疮,可用温水频洗,注意水温不宜高于37℃,这样容易溃烂,也可以轻轻揉搓患处,使气血流通,局部发热,然后用棉花或绒布包好。保护温暖,不再受冻。
新型“冻疮”:寒冷性多形红斑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暖气、空调等设备广泛使用,冻疮发病下降,但寒冷性多形红斑却多起来了。许多衣着时尚的女性,因腰部、臀部、腿部出现丘疹、红斑、水疱。
寒冷性多形红斑多呈圆形或椭圆形,绿豆大小红斑,红斑的中心部分颜色加深或隆起成水疱,看上去像猫眼,患者会有烧灼感、疼痛,在温热环境中会感觉明显的瘙痒。
寒冷性多形红斑的中医治疗类似于冻疮,中医认为其常见于气郁、湿热体质,西医认为其为过敏性疾病。
多为学生和办公室工作人员出现,且女性多于男性。这部分人群平时缺乏锻炼,长时间久坐不动,末梢血液循环不良,就容易诱发寒冷性多形红斑。还有提醒患者朋友不要自行购买含激素药膏外抹,以免影响正常治疗。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uritiustour.net/jbszdzz/2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