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对于大多数患者血糖管理的目标,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可以降低微血管并发症,空腹血糖低于7.2mmol/L餐后血糖低于10mmol/L;而更严格的糖化血红蛋白目标(6.0—6.5%)可能适用于病程短、预期寿命长、没有明显的CVD、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低血糖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
如何使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一直是广大内分泌科医生在临床实践中面临的挑战。另外,对于血糖比较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严格控制血糖、纠正代谢紊乱,对防止和延缓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对有高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该进行怎么样的管理策略?是不是大家的血糖降的越低越快就越好呢?
糖尿病治疗个体化怎么个个体化法?
近年来,随着对糖尿病病理生理了解的不断深入,以及糖尿病治疗领域循证医学新证据和新的降糖药的不断涌现,临床医生可选择的降糖药物更多,但同时也面临着抉择与争议。鉴于此,医生为患者量身制定出合适的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曹筱佩,在《2型糖尿病管理新模式》的健康讲座上介绍,年美国糖尿病学会和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联合发布立场声明,强调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曹医师解释,2型糖尿病高血糖的管理以患者为中心的定义是,除了治疗方案要结合药物的特点和疗效外,还需尊重符合患者的偏好、需求和价值观,并确保根据患者个体情况指导所有临床策略,从而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个体化血糖管理的目标是多少?
曹医师介绍,因为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所以,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目标,要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因素,如:血糖、体重、年龄、性别、种族、合并症及低血糖发生特点等。
所以,对于大多数患者血糖管理的目标,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可以降低微血管并发症,空腹血糖低于7.2mmol/L餐后血糖低于10mmol/L;而更严格的糖化血红蛋白目标(6.0—6.5%)可能适用于病程短、预期寿命长、没有明显的CVD、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低血糖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对那些存在严重低血糖病史、预期寿命长、存在明显的并发症或合并症、通过多种手段仍难以实现血糖控制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目标更需宽松(7.5—8.0%)。
个体化血糖管理的措施
1、愉快规律的生活
注意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尽量避开不良心境的侵扰,轻松愉快地面对每天的生活,养成良好的起居习惯和生活规律,以健康的心态平静地生活。
2、全面均衡的营养
建议控制每天摄入热卡总量的前提下,适当调整和安排饮食物的内容,使每天摄入的营养素全面而均衡,避免饮食内容单调而导致营养不良。糖尿病病人可适当增加新鲜蔬菜尤其是叶菜的食入量,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适时补充体内的水分。
3、持之以恒的适度运动
鼓励糖尿病病人在没有禁忌症的前提下,进行适合自己病情及体能的运动锻炼以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其中又以规律、适度和持之以恒的有氧运动为最佳。自己判断运动强度是否合适的最简单易行的办法是:运动后有些疲劳感,休息30分钟左右能够缓解,第二天精神饱满,仍有运动的欲望,这是比较合适的运动量;如果运动使自己疲劳到次日仍感腰酸腿疼甚至起不来床的程度,这就提示你运动过量了,要尽量避免。
4、定期认真的血糖监测
无论是饮食治疗、运动疗法还是使用降糖药物甚至胰岛素治疗,定期而规律的血糖监测以了解治疗效果都是必需的。一般病人或病情稳定的患者监测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就可以了,应用胰岛素或磺脲类降糖药的患者,特别是病情不稳定、血糖波动大的患者最好每隔一段时间测量血糖谱:含三餐前血糖、三餐后2小时血糖和临睡前血糖。这些血糖资料对于了解自身情况、安排饮食和运动,甚至调整降糖药都是非常重要的参考,一定要认真对待。
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应避免焦虑紧张的情绪,还应建立规律、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做到不吸烟,不饮酒,少吃食盐和富含碳水化合物、油脂以及热量的食物。
1:糖尿病家庭护理原则
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按规定热量进食、定时进食、避免偏食,尽量使菜谱多样化,保持饮食清淡。在应用降糖药时注意观察疗效及副作用,并保持皮肤清洁,预防感染,一旦发生炎症和创伤时,应及时就医。尽量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如出现疲劳、饥饿、心慌、出汗状况时,即为低血糖反应,可立即口服糖水。
2:糖尿病足部护理指导
平时仔细检查脚部是否有水泡、割伤、擦伤或其他变化。检查时特别留意趾缝。若有受感染的迹象,如皮肤发红、化脓或肿胀等应立即予以处理。1.4.2穿鞋力求舒适宽松,大小以超过大拇指半寸为宜,防止发生鸡眼及胼胝。穿着清洁而吸汗力强的袜子,最好选用轻羊毛织的,棉织品次之;丝织和尼龙织品不宜穿着。定期修理趾甲,胼胝和鸡眼则应用较细的趾甲锉使之平滑后,将润肤液涂于患处。洗脚宜用温水及性质温和的肥皂,因DM病人足部敏感度低,常因感觉不到过热的水温而致足部烫伤,故最好采用淋浴而不在热水中泡脚;洗脚后将脚擦干,尤其注意趾间;除趾间外,涂上富有营养且无味的滋润膏。指导DM病人进行运动锻炼,促使脚部血液循环,避免足部发冷及组织坏死,要求病人每人反复做此运动1h。保持足部干爽,若脚汗过多,可用爽脚粉洒在趾缝间、鞋和袜内。DM患者若患足癣或湿疹,应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用处方药治疗;若足部患胼胝或“鸡眼”,绝不可自行用刀片切割或在无医师的指导下自行购药治疗,避免因皮肤破损导致感染。避免足部受伤。如足部外伤,医院进行治疗和护理。
3:糖尿病日常家庭护理注意事项
(1)注意饮食有节,不要暴饮暴食,否则可导致血糖、尿糖的极大波动,破坏机体的平衡状态,少吃油腻和煎炸食物,适量吃鸡、鱼、瘦肉,多吃蔬菜,避免饮酒。含糖多的甜食和水果,尽量少吃或不吃。另外糖尿病病人外出时应随身携带一些点心和糖果,在出现低血糖时及时服用。(2)不要通宵熬夜,生活要有规律,伴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要随身携带必备的急救药物,以防不测。(3)病人应规范用药,不要随意减量,掌握好吃饭、吃药时间,应定时、定量、定餐,规律服药,才能保证血糖稳定。
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应避免焦虑紧张的情绪,还应建立规律、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做到不吸烟,不饮酒,少吃食盐和富含碳水化合物、油脂以及热量的食物。
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已仅次于印度,称为世界第二大糖尿病大国,然而糖尿病患者还需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现代生活中,人们出差的机会增多,外出旅游也成了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说糖尿病需要享有与正常人相同的高质量的生活,其中就包括出差和旅游。
值得注意的是外出活动总会造成作息时间生活规律的改变,从而会影响到糖尿病的患者用药治疗等,这时候,糖尿病患者应该怎么办呢,以下我们简单说一下。
糖尿病患者出差或是旅游时的关键问题就是,病人要学会在这种变化中妥善安排自己的饮食、起居、坚持用药、尽可能的减少生活规律变化对病情控制的影响。这时候患者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首先咬住与尽量不使作息时间有明显的改变,要知道只有按时起床和休息、按时吃饭、按时服药才能维持病情的稳定。
有的人外出出差或旅游时生活习惯完全打乱,过度劳累,晚睡晚期,这对病人特别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是十分不利的。
二、患者在出差或旅游期间,要注意饮食的控制,不能吃的东西不吃,不能喝的东西不喝,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能酗酒和吸烟,有些患者在出差、旅游或是接受宴请时就会忘乎所以,结果就会造成病情的波动。
三、出差或是旅游时,患者一般活动量都会加大,这种情况需要避免过度劳累,过度劳累对病情的控制是不利的,在运动量加大时,需要对饮食和药物治疗做出必要的调整。
四、外出期间,患者需要按时服药,我们不提倡为了外出方便而改变药物治
疗方案的做法,避免由于随便更改治疗方案造成的病情的波动。
五、患者在外出期间,需要注意病情检测,及早发现病情的变化,以便及时
处理。外出时。最好随身携带尿糖和尿酮试纸,如果有血糖仪来检测血糖的变化,那就最好不过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mauritiustour.net/jbszdzz/6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