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间特别节目
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联合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健康新7点特别节目——疫情防控期间常见病居家防治》,邀请江苏省“第四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就大家关心的常见疾病预防和治疗进行科普宣传,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
●本期内容要点●
●痛风发作了不要慌
●痛风患者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嘴”
●痛风食疗菜谱
●痛风患者不能剧烈运动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点击视频收看节目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某一局部或某一脏腑病变,都会对全身有一定影响,甚致引起整体功能失调。痛风,是一种常见的嘌呤代谢失调的疾病,它的临床特点是血尿酸升高,并结成晶体而沉积在关节内,引起剧痛。
对于这个疾病,中西医结合往往会有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日常饮食控制也非常重要。今天的专家就来和我们聊聊痛风患者的饮食。
痛风发作了不要慌
痛风的急性发作有哪些症状
痛风发作时,70%的患者表现为脚大拇指红热肿痛,而且发作时间多为夜晚、休息时间。
如果患者是初次发作,可通过控制饮食,多喝水,5至7天症状一般可以缓解。疼痛较重,需服用消炎止痛类药物进行缓解。
既往有痛风史的患者也容易再次发作,发作时尽量要保持心情平和。《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如果不慎急性发作了,医院就诊,医院的互联网门诊上咨询医生,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物将急性期的关节肿痛控制下来。
痛风患者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嘴”
最近一段时间,活动量少了,更要严格控制饮食,痛风饮食治疗目的是通过限制嘌呤饮食,降低血清尿酸水平并增加尿酸的排出,防止痛风的急性发作。
痛风患者总的饮食原则:
“一限三低”,一限即限制嘌呤、
三低即低热量、低脂肪、低蛋白质饮食。
在急性发作期,禁用含嘌呤高的食物,应严格控制在mg/d以下,应选用基本不含嘌呤或含嘌呤很少的食物。
急性期菜谱:禁用含嘌呤高的食物
不能吃肝、肾、胰、鲭鱼、沙丁鱼、小虾、肉汁、肉汤、扁豆、黄豆以及菌藻类。
可选用下列含嘌呤很低的食物,以牛奶、鸡蛋(特别是蛋白)、谷类为蛋白质的主要来源。脂肪不超过50g,以碳水化合物补足热量的需要。
液体的进量不少于每日ml
由于痛风主要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而大量饮水能够有效排解人体内的血尿酸。痛风患者急性发作期需每天摄入3升水,相当于一瓶半暖水瓶,如果痛风患者病情进入间歇期、缓解期,饮水量可适当减低。
在痛风缓解期
可采用含少量嘌呤的食物
在缓解期,膳食要求是给以正常平衡膳食,以维持理想体重。
蛋白质每日仍以不超过80g为宜。禁用含嘌呤高的食物,有限量地选用含嘌呤中等量的食物,其中的肉、鱼、禽类每日用60-90g,还可将肉类煮熟弃汤后食用。
扁豆、黄豆以及菌藻类等蔬菜可少量选用;另外可自由选用含嘌呤很低的食物。
痛风患者须禁酒,尤其是啤酒最容易导致痛风发作,应绝对禁止。
痛风食疗菜谱
1
土苓粳米粥
土茯苓30克,粳米50克,先将土茯苓煎成药液,再入粳米熬成稀饭。
作用:清热解毒,利湿通络。土茯苓可增加血尿酸的排泄。
2
芹菜粥
大米50克,芹菜末适量,共煮粥。
作用:清热,减肥,利尿通便。适用于痛风合并有高血压、眩晕及面部烘热者。
3
加味萝卜汤
萝卜克,柏子仁30克。萝卜洗净切丝,用植物油煸炒后,加入柏子仁及清水毫升,同煮至熟,酌加食盐即可。
作用:养心安神,利尿渗湿。常服可预防痛风发作。
痛风患者不能剧烈运动
长期居家,容易在家“葛优躺”,这样对于体型偏重者容易诱发痛风发作,在此期间大家要做到劳逸结合,更要“迈开自己的腿”,建议遵循以下原则:运动要适度,不可选择剧烈的运动。
因为一些活动量强的运动会使患者出汗增加,血容量、肾血流量减少,尿酸排泄减少,出现一过性高尿酸血症。
而且,剧烈运动后体内乳酸增加,会抑制肾小管排泄尿酸,可暂时升高血尿酸。所以,选择像步行等一些活动量较小的运动比较适宜;运动要有持续性,不可断断续续。
对于痛风患者而言,轻微出汗的运动,比如步行、打太极等是可以持续做的。因为这些运动的活动量较为适中,时间较易把握,只要合理分配体力,遵循循序渐进,坚持不懈的原则就可以起到锻炼身体防止高尿酸血症的目的。
节目编导、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uritiustour.net/jbszzlff/3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