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许多人都会因为天气干燥,饱尝皮肤的奇痒痛苦。比如刚洗完热水澡没多久,却发现大腿小腿奇痒难忍;夜里睡觉的时候,瘙痒的情况又会再次出现。
入冬以来,各种冬季皮肤病又到了高发期,主要集中在冬季瘙痒症、湿疹、荨麻疹等病症。冬季遭遇皮肤问题该怎么办呢?
专家介绍
医院皮肤科
姜希
凛冬已至,寒冷降临。朋友圈也开始下起了雪,寒冷天气除了会使感觉麻木,手指僵硬之外,更会带来恼人的冻疮……不仅蓝瘦,而且很丑···防冻疮之前,首先,我们先了解下冻疮是个神马玩意?
○
冻疮非冻伤,看人看环境
冻疮和冻伤并不是一回事你知道吗?(0℃)以下的低温对人体造成的才是冻伤,而0~10℃的低温对人体造成的则是非冻结性冷伤。
气温骤变的换季时节是冻疮最爱的时间,我国南北方冻疮的发生率差应该不会有巨大差异,因为冬春季时,虽然南方气温高于北方,但南方相对潮湿且缺乏室内供暖,故冻疮也不少见。
寒冬来袭!
你“冻手冻脚“了吗?
养生妙招
○
冬季天气寒冷,有些农民,农民工朋友还要下地干活,室外作业。长时间在室外,手上脚上很容易长冻疮,非常难受。在寒冬时节,避免长冻疮的最好方法是做好预防。今天的《养生妙招》,我们就教给您冬天预防冻疮的几种方法。
1、多用冷水洗脸
在天气转冷之前一定要坚持用冷水洗脸、洗手,洗后要及时擦干并涂抹护肤霜、药用甘油、凡士林软膏等。这样可以增加抗寒能力,减少冻疮的发生。
2、抹保湿霜
每天最好抹4次保湿霜,补充流失的水分。洗手的香皂可换成多脂性香皂或含油性的洗面奶洗手。护手霜可选用含甘油、矿物质的润手霜。敏感干性肌肤宜选含有薄荷、黄春菊等舒缓成分及甘油等滋润型的润手霜。
3、暴露部位涂抹护肤品回到室内时,受冻部位不宜立即烤火或用热水浸泡肢体,而应让肢体自然复温。
在寒冬季节,皮肤暴露处要多加保护,出门时应戴口罩、手套、防风耳罩等。潮湿可加速体内热量的散失,因此应经常保持服装、鞋袜干燥。易受冻部位可擦凡士林或其他油脂类护肤品,以保护皮肤,减少热量散失。
4、注意手脚清洁
细菌滋生也是造成冻疮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老百姓很容易忽略的因素。勤洗手和每日用温水泡脚洗脚,清洁工作做好了,冻疮不易发生。
延伸阅读
尾号的朋友说,预防冻疮是不是只要注意保暖就可以了?还需要注意什么呢?
姜希:不是的,保暖只是一方面。导致冻疮发生的原因还有很多。血液循环不好也导致是冻疮发生的另一重要因素。而肢体末梢部位血液循环相较其他部位来说稍差,故冻疮好发于肢体末梢部位。另外,女性,儿童,糖尿病、植物神经紊乱、营养不良,贫血等更容易被冻疮“叮”住不放。而局部衣物过紧造成血液循环不畅的话,也会诱发冻疮。所以在冬季我们也当适当运动,注意血液循环。
网友大爱蓝天:家里的老人得了冻疮,老人年纪医院。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姜希:对冻疮的治疗主要是舒张血管、促进愈合、防止感染。舒张血管的药物有很多种,医生会视情况选择口服或者静脉给药。促进愈合方面以外敷药膏、加强保暖为主。
如果冻疮处表皮完整,可以擦冻疮膏,每日温敷数次(不要热敷,热敷可能加重炎症反应)。如果冻疮局部有感染的迹象,可外擦百多邦或服用抗菌药物。冻疮较重发生水泡时,处理方法与烧伤水泡类似,保留水泡外皮有利愈合。
网友桃桃说,神经性皮炎是不是根本就治不好哇?总是反复,生活中该注意什么呢?
姜希:目前对神经性皮炎的原因尚不明了,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过度紧张、兴奋、忧郁、疲劳、焦虑、急躁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变,皆可能是神经性皮炎的诱因。局部刺激、搔抓、衣领的摩擦、过敏体质、吃刺激性食物等,也可能引起神经性皮炎。
一般来说,对于神经性皮炎,局部治疗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局部涂药、局部封闭疗法、局部物理治疗、静脉封闭疗法等。涂抹杏核汁对神经性皮炎有一定作用,比如局限性神经性皮炎,其发生的部位会出现少量鳞屑,因痒得难忍,人们会不自觉搔抓,刺激皮肤,使其逐渐增厚,形成苔藓样变,比较干燥,看上去有点像癣。杏仁和核桃都有润燥的功效,所以对神经性皮炎有缓解的作用。
实习编辑
蒋佩妍
编辑
尹媛
责任编辑:王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mauritiustour.net/jbszzlff/4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