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什么是大骨节病?
答:大骨节病俗称“水土病”、“算盘指病”、“柳拐子病”,是一种地方性、多发性、变形性骨关节病。
问:大骨节病有什么危害?
答:本病主要侵犯正在生长发育的少年儿童,成人虽亦可发病,但几率很低。患者四肢增粗、关节变形、运动障碍、功能消失、骨质破坏、增生硬化等改变可残留终身。严重病例可致矮小畸形、残废。
问:大骨节病分布于世界和我国哪些地方?
答:大骨节病在全世界只有中国、俄罗斯和朝鲜存在并发生流行。中国大骨节病分布范围广、病情重,涉及到全国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个县(市、区),受威胁人口约万。我省大骨节病基本上以太行山、太岳山、吕梁山及南端的中条山一带为主要流行区域,分布在7个市35个县(市、区)的部分地区。
问:什么原因导致大骨节病的发生?
答:目前有三种病因学说:
①粮食真菌毒素污染及其毒素中毒假说认为病区谷物被某种镰刀菌及其所产生的毒素和代谢产物污染并形成耐热的毒性物质,居民因食用含有此种真菌与毒素的食物而发生大骨节病。
②生物地球化学说认为大骨病的发生与特定的地理生态环境有关,即病区环境某些化学元素或化合物过多、缺乏、或比例失调,影响体内矿物质的正常代谢而引起大骨节病。目前研究认为,我国大骨节病区主要分布于从东北到西南的低硒地带。
③饮水中有机物中毒说认为病区饮水被植物残骸分解或腐殖质污染形成的有机物污染而致人体发生的一种慢性中毒性疾病。
问:那怎么才能预防大骨节病?
答:①病区中凡水源条件容许的地方,改旱田为水田,主食大米;在水源不便的地方,可改面食为小米、高粱等颗粒食粮。
②交通方便或靠近城镇的病区,可改种经济作物。
③边远山区可退耕还林或退耕还牧,其目的是病区居民放弃食用自产粮。
④针对病区居民食物单调、偏食情况,应改变粮食种植结构,提倡农作物种植多样性和食物多样化;同时应改良粮食收获、储存技术,提高粮食卫生学品质,将食粮中T-2毒素含量降至ng/g以下,至少降至ng/g以下。
⑤搬迁或异地育人。将一些自然环境恶劣、不宜生存的病区居民迁移至非病区居住,此举为搬迁。将病区适龄儿童集体迁至非病区寄宿学校就读,此举为异地育人。
⑥改良水质,针对病区居民饮用水有机物污染较重的情况,应加强对水源地保护,降低饮用水中腐殖酸含量。
⑦适宜人群补硒。对低硒病区儿童补充适量硒制剂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⑧综合预防措施。根据病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采用上述一种以上预防措施形成组合即为综合性预防。
核稿:温新平
总编:贾清珍责任编辑:王永平编辑:孙荟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mauritiustour.net/jbszzmz/3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