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足部由于不穿袜子、光脚容易接触外界的各种过敏源,比如新的凉鞋、含有金属的凉鞋,植物,药物等,易引起足部皮肤的接触性皮炎。
临床往往表现为在接触的部位,皮肤有红斑、水疱、丘疹的皮炎表现,皮疹瘙痒,边界清楚,如果不及时治疗容易成慢性,皮炎反复,过敏源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人体也可以引起泛发全身的系统性接触性皮炎的表现,严重者可以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常见过敏源有各种金属比如汞、金、镍、铬、钴和钛等,菊科植物、芒果、大蒜等,抗生素、抗真菌药物等,还有一些肥皂、沐浴露和护肤品中的添加剂等。患者在发病前常有明确的接触史,但也有部分病人一时找不到过敏源的。
怀疑接触性皮炎的医院做斑贴试验,确定具体的过敏源物质。医生会指导患者阅读产品说明书、讨论哪些物品包含该过敏原、该过敏原还有哪些同义词、以及如何避免这些过敏原,否则即使发现了过敏原,患者皮损也难以因此而改善。斑贴试验可检出与足部皮肤直接接触的过敏原,如肥皂、沐浴露和护肤品中的香料、防腐剂,鞋子和松紧带中的橡胶添加剂、塑料和金属装饰,以及外用药膏中的活性或非活性成分如新霉素。斑贴试验应该在皮炎治愈停药后进行,不然可能会加重皮炎。
还有一种比较少见的光过敏性接触性皮炎,它是一种迟发型超敏反应,化学物质经紫外线照射后形成光过敏原。常表现为在接触日光后,在日光暴露部位出现湿疹样皮炎的表现,但衣物遮盖部位不受影响,这些皮疹病程相对要长些,常持续数周。最早发现的一种光过敏原是用作肥皂抗菌剂的四氯水杨酰苯胺,目前已发现多种物质可引起光过敏如遮光剂、抗菌剂、香水和其他药物。
在知道过敏源后要及时避免接触。以后也要避免再次接触过敏源,防止再次病发。对症状较轻的患者,如红斑、丘疹、丘疱疹,可以使用炉甘石洗剂等有收敛作用的止痒溶剂,可以按抗过敏来治疗,外用药物比如激素药物,口服抗组胺药物等止痒。如果症状严重,有大疱、血疱、渗液较多者,则采用3%硼酸水冷湿敷,等皮肤渗出减少后再改用糊剂和乳膏剂,口服抗组胺药、维生素c等止痒,如果控制不住病情的话可以酌情短期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
在治疗期间,应当注意保持饮食清淡,不宜食用海鲜、牛羊肉和辛辣食物,以免加重瘙痒,更不能饮酒。在洗澡和洗脚时,要注意在有过敏皮疹的局部皮肤不能接触肥皂、沐浴露等化学性清洗剂及其他刺激性化学药物对局部过敏的部位进行再度刺激。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uritiustour.net/jbszzmz/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