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人间四月天,草木生发,万物复苏。
不过,对于年轻的妈妈们来说,春天也是一个麻烦的季节。这个时候宝宝的抵抗力比较弱,容易出现种种不适,湿疹无疑是最令人崩溃的一种。
正所谓“痛可忍,痒不可忍。”那种百爪挠心、欲搔而不能的赶脚简直酸爽极了!连成年人都受不了,何况宝宝们呢!湿疹到底是个什么鬼?如何正确护理和控制?
“湿疹总不好,是因为太湿了?正相反!”
Eczema,中文译为“湿疹”。到底为啥这么翻译?
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徐哲介绍,这个词最早源自希腊语,原意是滚烫发泡、沸腾之意(aboilingout)。好形象有没有?
于是,不少妈妈就按照字面意思将湿疹久治不愈归结于——皮肤太湿!其实恰恰相反,湿疹皮肤很怕干,要经常保持滋润才行。
“保湿产品得多用,别心疼”
再来看看湿疹偏爱的宝宝类型,如果宝宝的亲属中有湿疹、鼻炎、哮喘病史,那么bingo了,宝宝容易得;另外,宝宝自身免疫系统不成熟,干燥的空气会让皮肤出现裂缝,这时候过敏原就会趁虚而入,也容易引发湿疹。
我们选择不了亲人,但是可以把“裂缝”堵上!待皮肤恢复了屏障功能,过敏反应就会减轻。
怎么堵呢?徐哲建议,至少一天使用两次保湿产品,一定要涂厚厚的一层,千万别心疼!
“对付湿疹,软膏>霜>露”市面上的保湿产品,根据油和水的含量通常分为Ointment(软膏)、Cream(霜)、Lotion(露)三种剂型,软膏含油量最高,接下来是霜,最后是露。当然,越油的产品对付干燥皮肤就越有效果。
霜和露经常会加入防腐剂和表面活性剂。此前优恪网检测了12款畅销的婴儿润肤产品,9品牌获差评,新安怡、施巴两款上优榜(??点击查看)。
4种问题防腐剂拉低了评级,包括甲醛及甲醛释放体、卤代有机化合物、羟苯酯类及甲基异噻唑啉酮类。当擦到破损皮肤上时会有灼热感,但是保湿油膏就不会感到烧。因此,保湿油膏是最推荐的。
“天热后适合用霜,褶皱部位可用爽身粉”当然,在产品的选择上也不能太死心眼。
眼瞅着到夏天了,如果使用很油的产品,由于高温和潮湿,湿疹是没有了,痱子又起来了。这时候,保湿霜会比保湿油膏更好一些。
做好保湿工作,可以让湿疹护理事半功倍。不过,用量那么大,选对一款便宜、大碗又好用的产品很重要。优恪网在德国采购了多品牌的婴儿霜,大牌婴幼儿护肤霜无一优良,施巴、贝亲领衔差品榜(??点击查看哦),如果有朋友去德国出差,抓紧代购喽。
对于局部褶皱部位,徐哲建议还可以使用爽身粉,但注意,一定要选择纯玉米淀粉成分的产品。
“湿疹后不敢给宝宝洗澡,纳尼!”
《礼记?内侧》中有云:“头有创则沐,身有病则浴”。可见,中国人自古就有洗澡祛病的光荣传统。对于湿疹儿童来说,这招同样管用!
“良好的洗澡规律对于保持皮肤湿润度很有必要。”徐哲说,很多家长都有误区,不敢给孩子洗澡,前来就诊的儿童有的甚至两个月没有洗澡。皮肤上的有害微生物无法被清除,导致病情越来越严重。
不过,对于湿疹患儿,尤其是1岁以下的婴幼儿来说,一定要控制水温在40℃以下。过热的温度会破坏他们原本娇嫩的皮肤;瘙痒感虽然能暂时被压住,但热乎劲一过去,反而会变本加厉。
洗澡时,家长往往会选择性质温和的液态类产品,不能刺激到宝宝的皮肤和眼睛。优恪网此前送检了10款婴幼儿洗发沐浴产品,4款获得优(A)。想知道你给宝宝选择的对不对?戳报告??:问题防腐剂、香料频出,10款婴幼儿洗发沐浴露仅4款优评
激素类药物一律不能吃?莫偏激!
对于轻度湿疹,用低敏的护肤产品并经常保持皮肤湿润,就可以有效控制。但对于中、重度湿疹的治疗,外用激素药膏是首选。
一提到“激素”二字,很多家长就如临大敌,唯恐用药后对宝宝产生“性早熟”“内分泌失调”等副作用。
大错而特错!在医生指导下,有规律地使用具有抗炎作用的外用药是绝对安全的;而一味延误治疗,后果是你和宝宝都不想要的。
治疗宝宝湿疹使用激素类药膏的原则有哪些?优恪君整理如下:
一1、只涂抹在得湿疹的部位,避开正常皮肤。
2、如果可能避免涂抹在皮肤褶皱处(腋窝、腹股沟、大腿、胸下),特别是慢性湿疹。
3、避免涂抹在眼睑处。
4、脸部使用轻度的类固醇药物,皮肤科医生会开。
5、一天涂抹不超过2次。
6、作为洗澡的一环,洗澡以后就涂抹并按摩片刻使皮肤充分吸收。
7、建议用完类固醇药物再涂上一层保湿产品。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uritiustour.net/jbszzmz/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