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示点击上方蓝色字体“推拿足道技师招聘联盟”即可一键 污染、紫外线每天都侵蚀着原本娇嫩的肌肤,血液循环不畅导致肤色暗沉,肌肤松弛。 功效:增强面部的血液循环,润泽肌肤,改善细纹。 位置:鼻翼两侧的凹陷处。 按摩方法:食指指腹做圈状按压,连续按摩1分钟。
攒竹穴 长时间面对电脑,脆弱的眼部肌肤很容易出现水肿、细纹和松弛等问题。 功效:促进眼部微循环,增加眼部肌肤的含氧量和吸收力,预防细纹的产生。 位置:两侧眉头的内侧。 按摩方法:食指指腹点压穴位并配合呼吸,连续点压30秒。
养老穴 长期缺乏运动容易导致体内新陈代谢减慢,毒素积累,色斑、皱纹不断出现。 功效:疏通经络,有效改善面部色斑、皱纹和肤色,此外它还是对付青春痘的特效穴道。 位置:手腕外侧凸起处的内侧。 按摩方法:用食指指腹做推揉的动作,并配合舒缓的呼吸,连续按摩一分钟。
全息(脚底养生11招)百病全消:
中医脚底养生,可以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因为脚部特定部位与体内各脏器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脚底部存在着各脏器的反射区,某些脏器发生病变后,可以在其反射区上反映出来。按摩和刺激相应的反射区,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中医脚底养生有两个特点:
其一是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实行,按压搓和敲击的方法很容易掌握,费时不多。
其二是以中医的理论和诊治经验为基础,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具体方法如下:
一、敲击脚底
每天晚上临睡前用拳头敲击脚底,可以消除一天的疲劳。通过敲击给脚底以适当的刺激,促进了全身的血液循环,可使内脏功能得以增强,尽快恢复精力。
正确的敲击法是以脚掌为中心,有节奏地向四周放射进行,以稍有疼痛感为度。也可以盘腿坐在床上或椅子上,把脚放在另一侧腿的膝盖上,这样比较容易敲击。每只脚分别敲次左右,不可用力过度。
二、双脚晃动
全身血液循环不佳,就会发生内脏失调的现象,出现诸如头痛、食欲不振等亚健康征兆,简单的脚部刺激便可促进血液循环。仰卧在床,先让双脚在空中晃动,然后像踏自行车一样让双脚旋转,只要持续5~6分钟,全身血液循环就会得到改善,此法还可以使腿肚和膝盖内侧的肌肉得到伸展,彻底消除腿部疲劳。冬天怕冷的人如果在就寝前施行此法,就会感到全身温暖,有助于改善睡眠。
三、赤脚行走
此法的最大优点是使脚掌心获得锻炼的机会。脚掌心是保持人体平衡的重要部位,大凡身体健康的人都具有结实的脚掌心。行走时尽可能让脚心得到刺激,也可以尝试走走卵石路,让5个脚趾不粘在一起,能够自由地分离和运动,是赤脚行走的一大优点,特别是在大趾和二趾之间留有间隙,可使步履变得轻松起来。为了增进身体健康,在家应该尽可能让双脚从鞋袜中解放出来,实行赤脚行走。
四、脚底浴光
日光浴是增进身体健康的自然疗法让有第二心脏之称的脚底接受日光浴,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保健效果太阳中的紫外线刺激脚底,可促进全身的新陈代谢,增强内脏器官的功能,使身体结实起来凡是实行脚底日光浴的人,夏天不易中暑,一年四季不易感冒天气晴好时,每天可以在室外让阳光直接照射脚底20~30分钟不要隔着玻璃晒太阳,因为大部分紫外线会被玻璃所吸收。
五、脚底摩擦
不少患者向医生抱怨说,他们由于心事重重或者烦躁不安,常常躺在床上睡不着觉,辗转反侧,睁着眼睛到天亮。
其实,因为脚底离心脏最远,末梢血液循环不畅时,双脚怕冷,也容易患失眠症。失眠时可以让双脚合拢起来相互摩擦,使血液循环畅通,待脚部感到温暖,便可以在短时间内酣然入睡。方法是仰卧在床上,举起双脚,然后用劲相互摩擦,如果双手也同时进行摩擦则效果更好。只要用力摩擦20次,脚部就会感到温暖,睡意也就来临了。
六、揉搓脚趾
揉搓脚趾有增强记忆力的作用。可以用手抓住双脚的大趾做圆周揉搓运动,每天揉搓几次,每次2~3分钟。也可用手做圆周运动来揉搓小趾外侧,只要在课间或睡觉前揉5分钟就行了。由于计算能力是与小脑相关的,而小趾又是小脑的反射区,故而揉搓小趾还有助于增强计算能力。
七、按压脚根
长期伏案工作或坐办公室的人容易形成驼背,纠正这种姿势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刺激脚后跟。背部之所以弯曲,是由于支持内脏重量的脊椎两侧的肌肉变得衰弱,只有刺激脊椎两侧的肌肉,才能使背部挺拔起来。脊椎两侧的肌肉通过膀胱经与脚后跟相连结,刺激脚后跟可以纠正驼背的姿势。方法是用手指强力按压脚后跟,直至感到疼痛时为止。
八、单脚站立
单脚站立可以起到锻炼脚底的作用。方法非常简单,就是采用金鸡独立的姿势,踮着脚尖站立。初时也许很不习惯,甚至可能感到非常痛苦,可以先让双脚后跟稍微离开地面一些,习惯以后再踮着双脚的脚尖站立,最后过渡到踮着一只脚的脚尖站立。单脚站立时,可先踮着右脚的脚尖站立1~2分钟,然后再踮着左脚的脚尖站立1~2分钟,反复轮流进行,踮脚时最好双手扶墙或抓紧栏杆,切记要注意安全。
九、踮脚登楼
生日常生活中,踮脚登楼是一个能使人全身得到锻炼的好时机。踮着脚尖登楼,有利于调节血压,使人精神饱满。与在平地上行走相比,登楼的运动量更大,可使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得到锻炼,腰部肌肉和腿部肌肉也得到增强,全身各项功能都有所改善。由于在整个过程中都尽可能踮着脚尖登楼,可使脚的前半部得到锻炼,与之相关联的内脏和大脑功能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踮脚登楼时思想要高度集中,当心因迈步不稳而摔倒。
十、脚踩网球
在椅子上,用脚转动网球,当脚部感到疲劳的时候,用网球刺激脚底,可使之得到缓解。开始转动网球时,脚底会感到相当疼痛,如果坚持一段时间后,这种疼痛感就会逐渐变为舒适感,脚部的疲劳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消除了。这种方法还有利于消除便秘。
十一、刷洗脚底
如何使皮肤白皙又细嫩,是女性最关心的事其实,只要刺激脚底,就可以使皮肤健美。具体方法是在洗澡时用刷子摩擦脚底,通过刷子的刺激,可促进体内相关激素的分泌,天长日久,就能够使皮肤白嫩起来。实行这种养生方法,选用天然纤维制成的刷子即可,因为天然纤维制成的刷子比较柔软,不会损伤脚底。
女性永远年轻漂亮的养生大穴:“三阴交”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如今日子越过越好,保养的方法也层出不穷。很多人,花了大把的时间和金钱去美容院,却眼睁睁的看衰老爬上自己的脸庞和身体。内心充满了愤怒、失望、怅惘……
其实,人体的“三阴交”穴就可以帮助我们维持年轻,延缓衰老,推迟更年期,保证女人的魅力。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脚踝骨的最高点往上三寸处(自己的手横着放,约四根手指横着的宽度)。三阴交对女人、对人体究竟有什么神奇作用呢?
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正坐或仰卧位,在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取穴。
健脾胃,益肝肾,调经带。
1、保养子宫和卵巢人体的任脉、督脉、冲脉这三条经脉的经气都同起于胞宫(子宫和卵巢)。其中,任脉主管人体全身之血,督脉主管人体全身之气,冲脉是所有经脉的主管。每天晚上5点—7点,肾经当令之时,用力按揉每条腿的三阴交穴各15分钟左右,能保养子宫和卵巢。促进任脉、督脉、冲脉的畅通。女人只要气血畅通,就会面色红润白里透红,睡眠踏实,皮肤和肌肉不垮不松。
2、紧致脸部肌肉,使脸部不下垂看看张曼玉和赵雅芝,现在脸都紧紧的,没有松垮下来,因为她们的饮食都很规律,脾没有受到伤害。再看看大美人关之琳,经常在家开Part,饮食无节制,喝酒无节制,伤了脾,脸部现在松弛得非常明显,老态骤然显现。经常伤害脾,脸上及全身肌肉都会更快的松弛。如果想在40岁之后,还能对抗地球的引力,保证脸部和胸部不下垂。除了饮食要规律之外,还要经常在晚上9点左右,三焦经当令之时,按揉左右腿的三阴交穴各20分钟健脾,因为三阴交是脾经的大补穴哦。
3、调月经,去斑,去皱,祛痘三阴交是脾、肝、肾三条经络相交汇的穴位。其中,脾化生气血,统摄血液。肝藏血,肾精生气血。女人只要气血足,那些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不来月经等统称为月经不调的疾病都会消失。而女人脸上长斑、痘、皱纹,其实都与月经不调有关。只要每天晚上9点—11点,三焦经当令之时,按揉两条腿的三阴交各15分钟,就能调理月经,祛斑、祛痘、去皱。不过,要坚持才有效果哦,坚持每天按揉,按揉一个月之后,才能看得到效果。如果指望一两天就看到效果,只能是做梦了。
4、改善性冷淡很多女性面对高压的生活节奏,或者因为自身饮食结构或生活习惯不合理,导致性冷淡。这样不但自己少了很多生活的乐趣,还影响夫妻感情,容易导致家庭不稳。三阴交是一个大补穴,能补气补血,提升女人的性欲,让女人逃离性冷淡,重温浪漫人生。每天晚上5点—7点,肾经当令之时,按揉三阴交,提升性欲的效果最好。坚持一个月,定能收到你想要的效果。
5、调治肌肤过敏,湿疹,荨麻疹,皮炎三阴交是脾经的大补穴。脾最大的功能之一是能够把人体的水湿浊毒运化出去。每天中午11点,脾经当令之时,按揉左右腿的三阴交各20分钟,能把身体里面的湿气、浊气、毒素都给排出去。皮肤之所以过敏,长湿疹,荨麻疹,皮炎等毛病,都是体内的湿气、浊气、毒素在捣乱。只要按揉三阴交,把这些讨厌的调皮鬼赶出去,不出一个半月,皮肤就能恢复光洁细腻,干净无暇了。
6、保持血压稳定三阴交是一个智能调节穴位。当你血压过高或过低,每天中午11点—13点,心经当令之时,用力按揉两条腿的三阴交各20分钟,坚持两三个月,能把血压调理至正常值。
另外,三阴交还能调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白带过多,子宫下垂全身水肿,眼袋浮肿,小便不利,脚气,失眠等症。
每天都要按揉三阴交,每条腿的三阴交至少按揉或用经络锤敲打10分钟以上。
对于穴位的按揉,不要指望一两天出效果。一定要坚持才有效果。父母生我们时,三阴交这个大补穴已经在我们身上了,等于是父母给我们往抗衰老银行里存了一笔巨额财产。既然是父母无私的赠与,我们为什么不好好利用呢?每天坚持按揉链条腿的三阴交各15分钟以上,还惧怕岁月的侵蚀吗?如果感觉用手指按揉比较累,可以用经络锤敲打,或者用筷子头按揉,效果也一样哦。
去眼袋6步按摩法:
①按压晴明穴,位于内眼角;②按压攒竹穴,位于眉头骨;③按压鱼腰穴,位于眉骨中央。每侧各3次,每次3秒钟即可;④按压丝竹穴,位于眼眶骨末端;⑤按压太阳穴,位于眼眶稍后的位置。轻柔10秒,很舒服的感觉;⑥承泣穴,下眼眶中间位置。ps:出现酸酸的感觉是很正常的,不必担心噢。
附属图片:
穴疗痛经
痛经(dysmenorrhea),系指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并有全身不适,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经过详细妇科临床检查未能发现盆腔器官有明显异常者,称原发性痛经,也称功能性痛经。继发性痛经则指生殖器官有明显病变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肿瘤等。
水泉穴
痛经患者可在双足跟骨之内侧前上部凹陷处“水泉”穴按摩自疗。
在足内侧,内踝后下方,当太溪直下1寸(指寸),跟骨结节的内侧凹陷处。
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在太溪直下方1寸,当跟骨结节之内侧前上部凹陷处取穴。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屈肌支持带、踝管及其内容。皮肤由隐神经的小腿内侧支分布。皮下组织内的浅静脉流向大隐静脉,向后外方则归流小隐脉。深筋膜发达,局部增厚,在内踝与舟骨、距骨、跟骨内侧面之间形成屈肌支持带,韧带和跟骨之间形成隧道似的踝管。管又由韧带深面的纤维向跟骨面发出间隔,将通过管内的肌腱之间和血管神经束分开。在踝管内,自前向后排列纤维鞘的内容有:胫骨后肌(腱)、趾长屈肌(腱)、胫后动静脉及胫神经、(踇)长屈肌(腱)。胫后动脉和胫神经在未入踝管前,发出跟内侧动脉和神经布于跟骨内侧面。
足少阴经之郄穴。
清热益肾,通经活络。
妇产科系统疾病:月经不调,闭经,月经过少,子宫脱垂,不孕症;
以拇指腹侧先作向心方向推按,再做顺时针方向揉按,手法以局部有酸胀、麻痛感为宜。每侧每次按摩施术5~10分钟,可手到病除.
乳房
气血瘀滞乳房疼,就去按摩肩井穴
针对疾病:乳房疼痛、乳腺增生
适宜人群:肝气郁结型
操作方法:手指按住肩井穴做回旋转动按摩,长期坚持。
肩井穴是足少阳胆经上的重要穴位。肩,指穴在肩部;井是指地部孔隙。“井”字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四通八达,上下左右全出头,事实上,肩井穴也确是一个四通八达的通经活络的要穴。所以女性乳房胀痛、乳腺增生,肩井穴处就会比较疼痛。这时候赶紧多揉肩井穴,把它揉到不疼了,那些让女性害怕不已的乳腺问题就没有了。肩井穴是治疗乳腺炎、乳房痛等乳腺疾病最有效的穴位之一,因为胆经的循行,正好从乳房的旁边转一圈,肩井穴又是胆经里最四通八达的穴位,乳腺疾病找它当然没问题。
让你摆脱肩周炎、关节炎之苦:肩贞穴
针对疾病:肩周炎、关节炎
适宜人群:此证患者皆适宜
操作方法:用中指掐按肩贞穴,一天3次,一次5分钟,按摩半个月以上。
冬天是很多慢性病高发的季节,像关节炎、肩周炎、过敏性鼻炎等都容易在冬季复发。
肩贞穴是小肠经气血上行必经的地方,如果这个时候揉一揉小肠经里的肩贞穴,气血通了,就把肩痛的问题都解决了。按摩肩贞穴的时候最好同时把心经也揉了,因为心经和小肠经是相表里的,心经把血液源源不断供应给小肠经,小肠经的气血一充足,血虚就不会发生了,肩膀也就不会感到疲劳和酸痛了。
虽然治疗肩周炎有很多的方法,但是按摩治疗效果比较明显,并且也是其他方法不能替代的。按摩穴位可以对肩周炎标本兼治,标是指把疼痛和功能受限的问题解决了,本是指把气血不足、风湿侵袭的问题消除了,通过标本兼治效果很好,并且见效也快。按摩完肩贞穴以后,接着再按摩手三里、合谷穴治疗肩周炎的效果会更好。
肩膀酸疼全因内脏差,手三里穴要疏通
适宜人群:中老年人、办公室工作者
操作方法:用对侧手的拇指按揉手三里及肩井穴,也可将握成空拳,用力击打此处,刺激时间每个穴位3分钟。两臂交替进行。
按摩手三里和肩井,一般按个十多分钟就能见效。手三里也是大肠经上的穴位。足三里穴是人体的长寿要穴,对人体的许多疾病都有很好的调治效果。其实,手三里的养生功效也是不容小觑的。因为大肠经从食指上行,然后沿着胳膊的外线一直走到肩,过大椎穴,再进入缺盆穴。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疾”的原则,所以肩臂酸疼也属于它的治疗范围。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肩膀、前臂都是它循行的部位,当人体的肠胃不好的时候,阳明经的气血就不那么充沛,相应的它所循行的部位就会处于相对虚弱的状态,如果这时候再加上疲劳的话,那么自然就会肩膀酸痛,甚至抬不起胳膊了。
肩膀不好的人,多有肠胃不好;而肠胃不好的人,也大部分都有肩周炎、颈肩综合征等疾病也验证了这个理论。因此当出现上述表现的时候,刺激阳明经上的大穴——手三里,则能起到调节大肠功能和改善其周围气血供应的双重作用。由此则通过肩膀的气血充足,肩臂酸疼、麻木的症状自然也就大大减轻了,效果当然立竿见影。
人老腰不老,飞扬穴引膀胱气血治腰痛
针对疾病:腰肌劳损
适宜人群:中老年人
操作方法:用手指按揉飞扬穴和委中穴,每次5分钟,不拘时做。
慢性腰肌劳损,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久坐、久站,腰部承受的压力太大,都有可能导致腰肌劳损,这种病没有明显的外伤,所以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痛的时候揉几下,感觉就会好点,所以好多人都不把这个病当回事。
但从中医的角度来说,问题就没有那么简单了,腰肌劳损最主要的原因是腰部经络受阻,气血瘀滞。腰是人体的轴心,连接上半身与下半身,是人体阴阳相接的中心点,如果腰出问题了,身体就会阴阳失调,水火不济,出现各种各样影响健康的问题。而且“腰为肾之府”,腰部出问题了,肾也很难好。所以,对慢性腰肌劳损一定不要掉以轻心。
要说缓解腰痛可以立竿见影的,还就非飞扬穴莫属了。飞扬穴是膀胱经里的重要穴位。膀胱经在后背上有很多俞穴,俞,其实就是通道的意思,这些俞穴各自通着自己的脏腑,就像每一个工厂都有自己的排污管道一样。作为膀胱经的穴位之一,飞扬穴也有这种功能。飞,是指穴内物质为天部之气。扬,指穴内物质飞扬上行。飞扬也就是指膀胱经气血在此吸热上行。慢性腰肌劳损是由于腰部的瘀血凝滞,脉络受阻,此部位长期处在缺少滋养的状态下,所以稍有劳累,腰部疼痛也就不奇怪了。通过揉按飞扬穴来打通经络,引膀胱经气血上行,腰部气血通畅得以滋养,疼痛自然就缓解了。肾和膀胱相表里,腰部也同为肾之府,膀胱经气血通畅了,对肾脏也是最好的保健。
如果说飞扬穴是治疗腰肌劳损最快、最立竿见影的穴位,那么委中穴就是最好找的穴位。委中穴治疗腰肌劳损的效果虽然不如飞扬穴那么快,但是它比较受“官方”的认可,之所以说它“官方”,是因为在经穴歌里就有“腰背委中求”的说法。如果想快速又有效地缓解腰肌劳损,飞扬穴和委中穴结合按摩的方法最好。委中穴的位置很好找,也就是在膝盖骨后面正中间的位置、膝盖背面最软的地方,这两个穴位离得并不远,按摩这个以后那个就捎带着也按摩了。
腰肌劳损,说到底还是和人体的活动是有很大关系的,为了让腰肌劳损能彻底消除,还有一个最简单的运动方法,那就是:倒走。对于腰肌劳损的恢复和治愈,“倒走”是最有效的。
坐骨神经痛是肝肾不足,秩边穴气血要打通
适宜人群:中老年人
操作方法:先用深沉力度揉按秩边穴,接着按顺、反时针方向旋转揉按各60圈,直到皮肤发热以后,再用手掌拍打穴位的周围,使周围的肌肉也放松,5分钟见效。长期坚持,可预防复发。
坐骨神经痛的主因就是“寒气入骨内伏”。坐骨神经痛找秩边穴最合适了,秩边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一个针对性很强的穴位,该穴位于人体的臀部,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我让患者在床上侧卧,下边的腿伸直,上边的腿半屈着,对着秩边穴揉按,揉按的时候用力要深沉,最好达到肌肤深层,接着按顺、逆时针方向旋转揉按各60圈,直到皮肤发热以后,再用手掌拍打穴位的周围,使周围的肌肉也放松。
坐骨神经痛是中老年人一种常见的病症,尤以男性患者为最多,它与体质强弱、生活环境、气候条件等密切相关。现代人的工作非常繁忙,在外面的时间很多,很容易肝肾不足、气血两虚,再加上冬天寒气的侵袭,就可能导致腰部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而引发坐骨神经痛。
由于秩边穴在臀部,臀部外散的水湿之气由此传于膀胱经,所以秩边穴里有来自腰臀部肌肉层中气化的水湿之气,这些水湿之气在秩边穴里散热冷缩并循膀胱经而行,而坐骨神经正好在秩边穴的外侧,如果秩边穴里的气血不通,坐骨神经痛就是必然的了。揉按秩边穴,可以更好梳理气血瘀滞,从而消除疼痛。另外,前面说过肾和膀胱相互表里,其实就如同亲兄弟,膀胱气血通畅,自然肾的气血供应也上来了,肾脏不虚则肾府——腰同样也安定了。
坐骨神经痛是一个慢性病,虽然有时候暂时止住了疼痛,但如果不注意改变生活习惯,还是会复发的。由于患者在室外工作的时间比较多,给大家推荐一个通过运动巩固疗效的办法。
这个办法就是“卧、坐、站”3种姿势下进行的坐骨神经痛锻炼方法:
①卧位:先仰面躺下,交替屈伸双腿,再交替抬腿。
②坐位:患者端坐在床沿或椅边,伸直双腿,足跟着地,足尖跷起,双手平放在大腿上,在逐步向前弯腰的同时,两手推向足部。初练时,两手或许仅能推到小腿,练习一段时间后,能抵达足背和足尖。
③站位:患者两手叉腰直立,先轮流直腿向前抬起,接着尽量分开两腿立,轮流弯曲左右膝关节,使身体呈弓形下蹲。这套动作中站立的动作可以在外面进行,躺下和坐下的动作可以在患者工作之余进行。
千聊
在此感谢千聊提供技术支持,千聊是北京中科医院坑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uritiustour.net/yfjbzs/1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