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文明办在江西省吉安市举办“中国好人榜”发布活动,发布了年5月“中国好人榜”,重庆共有3人上榜,其中有1人是涪陵市民张文喜,他获评“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
张文喜是涪陵区新妙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他退休不褪色,身患癌症却依然积极投入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天。
身患肺癌吃止痛药坚持工作
7月6日,记者在医院呼吸科住院部见到了正在接受治疗的“中国好人”——71岁的张文喜老人。
“老伴这段时间的身体状况很糟糕,6月底病情医院。以前多斤的身体,现在只有70来斤。”看着躺在病床上骨瘦如柴的丈夫,张文喜的爱人刘友芳眼泪止不住地流。
区关工委领导看望慰问张文喜
“老张是年2月被检查出患上肺癌,医生经过多次会诊后决定采取保守治疗的方式对病情进行控制。期间进行了化疗,头发都掉光了,他怕吓着孩子们,就让我去给他买一顶蓝色的帽子,说蓝色帽子看起来精神。”刘友芳几度哽咽地讲述着。
年,在新妙镇政府工作几十年的张文喜退了休。退休后的张文喜并没有颐养天年,而是干起了新妙镇关心下一代工作,任新妙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他和我商量后,我们将家安在了留守儿童居多的新妙镇十字村。就这样,他一头扎进了关心下一代工作中。生病后,他吃着止疼药都还在操心着工作的事。”刘友芳说。
追赶20公里定下活动约定
关心下一代工作,对于张文喜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之前从未接触过的工作。新妙镇外出务工人员多,留守儿童多,给关心下一代工作增加了难度。身为党员的张文喜,从不因为“困难”二字而退缩。“党员就要服从党的安排,接了工作就要做好。我的目标就是把关心下一代工作做到涪陵争第一、重庆有特色、全国有影响。”张文喜给自己定下目标。
一次偶然,张文喜得知重庆理工大学的师生将在新妙镇开展“三下乡”活动,这让他心中萌发了主动向重庆理工大学的师生们取经的想法。
不过,等张文喜赶到时,该校师生已到涪陵另一个乡镇去开展活动。为了和对方建立起联系,张文喜一路追赶近20公里,最终与该校相关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口头定下了新妙镇与重庆理工大学联合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的约定。
年,重庆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的学生党员及团干部实践基地正式落户新妙镇十字村。时至今日,重庆理工大学已组织师生千余人次前往新妙镇,开展了上百次丰富多彩的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随着这些活动的开展,该镇关心下一代工作也有了很大的起色,张文喜定下的目标一步一步实现。
独创工作模式在全国宣传推广
从接到关心下一代工作起,张文喜就在摸索中前进,并在工作中结合实际,独创了很多实用的工作方式。如宣传上,张文喜一方面借助镇广播平台向全镇群众宣传关工委工作,让大家知晓“关工委主要是干什么的”“镇关工委、村关工委什么时候要开展什么活动”等等。另一方面,他又借助网络平台,宣传全镇关心下一代工作,号召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加入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在阵地建设方面,他采取“以点带面”的方法,抓住十字村关工委阵地建设这一“牛鼻子”,通过典型示范作用在全镇各村(社区)、学校建立各具特色的留守儿童活动阵地。在队伍建设上,他通过上门走访、邀请等方式,动员和吸纳更多的“五老”,特别是已退休的教师、机关干部及老政法、老科技工作者等,以诚心打动他们,让他们一同加入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为留守儿童的身体、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张文喜与留守儿童在一起
努力终会有回报。在张文喜全身心的投入下,新妙镇关心下一代工作取得了喜人成绩,多次受到全国、市、区表彰。年,新妙镇关工委被授予“全国五好基层关工委”荣誉称号,成为全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新妙镇十字村关工委被重庆市授予“市级五好基层关工委”荣誉称号。张文喜本人被评为重庆市留守儿童优秀“代理家长”,涪陵区对他的表彰更是数不胜数。
相比这些荣誉,张文喜更加看重涪陵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3+1”工作模式在全国产生的影响力。以十字村为原型总结出的涪陵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3+1”工作模式,把过去单纯依靠“五老”对留守儿童进行“一对一”关爱的模式,扩大延伸为以“五老”为主体、以党政领导为主导、以大学生村官和其他社会志愿者为辅助、以留守儿童活动阵地为载体的“3+1”工作模式。这种工作模式把各方面的优势整合起来,做到工作力量、教育对象、教育资源有机统一,克服了传统“代理家长”工作模式的不足,极大地促进留守儿童快乐健康成长。这一工作模式,得到中国关工委和重庆市关工委的充分肯定和重视,中国关工委还专门对“3+1”工作模式进行了宣传。
发挥余热工作就是最好的药
面对身边的同志、家人担心他的病情,张文喜总是笑着说:“工作,就是医治我最好的药!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就算倒下也要有共产党员的样子。能在有生之年发挥余热,为下一代做些事,我觉得很幸福!”
由于病情越来越严重,张文喜时常会因为剧烈疼痛而出现意识模糊,但他心中装着的依然是关心下一代工作。躺在病床上,清醒的时候,他总是对老伴说:“随着荣誉的增多,镇关工委工作更具挑战。如何改进方法把工作做得更好,是我们现在要思考的问题。全镇有0多名留守儿童,他们的成长路上需要各级关工委和更多的‘五老’付出自己的心血!”
得知张文喜又一次住院的消息,7月6日,涪医院看望慰问。“张文喜同志用实际行动坚守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为关心下一代工作作出了贡献。”区关工委相关负责人说,希望有更多人向张文喜学习,为涪陵区关心下一代工作贡献力量。
记者|夏林黄河
总监制:涂猛进|监 制:田涛
责 编:潘力妮|编 辑:卢 维
涪陵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外,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往期回顾:王志杰调研“长涪汇”项目建设相关工作
涪陵区“创文创卫”总结表扬暨深化国家级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动员大会召开
涪陵广大党员:以实绩“赶考”,奋力谱写涪陵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mauritiustour.net/yfjbzs/6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