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说:西医的糖尿病,就是中医的消渴(三消)症,事实上,中医的消渴(三消)症,根本就不是西医的糖尿病!西医的糖尿病只是发明了血糖、尿糖的检查,而在糖上做文章,玩糖的数字游戏,结果没法向病患者交代,反而牵强附会地拿中医的消渴(三消)症,来自圆其说,掩其医学的不是,做为欺骗病患的掩耳盗铃之学说。
中医学的消渴症根本就与糖、胰岛素无关,西医的糖尿病以糖与胰岛素的作用而为医学的标的。
糖尿病是多吃、多喝、多尿的三多证状,试问今日被检查到糖尿病的一百个病患中,有几个会有多吃、多喝、多尿的证状呢?事实上,今日被检查到有一点糖尿病的病患,有三多证状者,不到百分之一呢!
从来不曾听到糖尿病的医学报导,为什么会多喝?为什么会多吃?为什么会多尿呢?
让我们从中医的医学来揭穿这幕糖尿病的医疗骗局吧!
三消病因肺燥、胃热、肾虚之别。
医宗金鉴:消渴篇。
上消:属肺,饮水多而小便如常。
中消:属胃,饮水多而小便短赤,且多食。
下消:属肾,饮水多而小便浑浊,量多。
三消皆属燥,热病也,然观年老好饮茶者,夜必多溺,则非三消皆燥热也,亦有寒者矣!
今日许多医学报导劝人多喝开水,亦为造成老人多饮、多尿之病源。
饮水多,小便少而浑赤者属热,是火盛耗水而浑也。
饮水少,小便多而清白者属寒,是火虚不能耗水也。
内经:灵枢五变第四十六篇,黄帝问于少俞曰:善病消瘅(能吃能喝而瘦为瘅)者,何以候之?少俞答曰: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黄帝曰:何以知五脏之柔弱也?少俞答曰:夫柔弱者,必有刚强,刚则多怒,柔者易伤也。黄帝曰:何以候(诊断)柔弱之与刚强?少俞答曰:此人皮肤薄而目坚固以深者,长冲直扬其心刚,刚则多怒,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留,臗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是为情志不调之病。素问生气通天论:大怒则形气绝而血死于上,气为之留,皮肤肌肉为之充塞,而血脉不能通,所以蒸而为热,热则消肌肤而消瘅之病成矣!
高士宗曰:按平脉篇云:肾气微,少精血,奔气上入胸膈,盖精血少,则气逆往上奔,故曰柔弱者必有刚强,谓五脏之精质柔弱而气反刚强,是柔者愈弱,而刚者愈刚强,刚柔之不和也。
朱永年曰:有五脏之消瘅,有肌肉之消瘅。五脏之消瘅,津液内消而消渴也。肌肉之消瘅也,肌肉外消而消瘦也,盖因内者必及于外,因于外者必及于内也,形体为五脏外内之相合也。
消渴的原因在于燥、热之气,影响虚弱的身体所造成,而此燥热之气有三:
1、天气:如夏天,天气热,令人口渴,晒太阳,令人口渴,中暑、中暍令人口渴。
2、食物:煎、炒、炸、辛辣………等燥性食物令人口渴,如花生用煮,不使人口渴,用炒、炸很香,但容易使人口渴,如猪肉用煮、用蒸不使人口渴,用炸则使人口渴,食物因料理之不同,易产生对身体不同的影响令人口渴。
3、情绪:诸气愤郁,气血不顺,蓄积逆流,血脉不行,转而为热令人口渴。
身体虚,热(火)、燥在上焦(上消)耗水,则多饮,在中焦(中消)耗食则多吃,在下焦(下消)因肾虚则多尿。
身体为何会虚呢?热(火)燥是如何进入体内的呢?
4、感冒:感冒分为风暑寒湿燥火,却被消炎伤心肾,致心肾虚,风寒内侵,又吃燥性食物(如油炸食物,炒花生、饼干、辣椒………等),致食物之燥与风寒相结合致口干、口渴。
5、房事过度:房事伤肾、风寒乘虚进入心肾,致口渴又吃冰凉食物而口淡,再食燥性食物致肾阴受伤。
三消为体虚,风寒与燥气食物结合在上焦为上消,在中焦为中消,在下焦因行房事或消炎伤肾致肾虚而成下消。
消渴虽有上、中、下消之分,肺燥、胃热、肾虚之别。实际上三消证状,往往同时存在,仅表现程度上有轻重的不同。或有明显的多饮,而其它二者不甚显著,或以多食为主,而其它二者为次,或以多尿为重,而其它二者较轻,故上中下三消之治疗,当辨证以论治。
经云:心传热于肺,传为鬲消,治疗上消者,宜清热润肺,兼清其胃以生津止渴,治中消以清胃养阴,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阴补肾,兼补其肺,使金能生水,为治消渴之基本原则。
金匮要略: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食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又曰:渴饮水干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景岳全书:三消之病,三焦受病也,上消者,渴证也,大渴引饮,随饮随渴,以上焦之津液枯涸,古云其病在肺,而不知心脾阳明之火,皆能熏炙而然,故又谓之膈消也。中消者,中焦病也,多食善饥,不为肌肉,而日加消瘦,其病在脾胃,又谓之消中也。下消者,下焦病也,小便黄赤,为淋为浊,如膏如脂,面黑耳焦,日渐消瘦,其病在肾,故又名肾消也。此三消者,古人悉认为火证,然有实火者,以邪热有余也。有虚火者,以真阴不足也。治消证而不辨虚实,则未有不误者矣!
医学心悟:三消之证,皆燥热结聚也,大法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二冬汤主之,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生地八物汤主之,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地黄汤,生脉散并主之。夫上消清胃者,使胃火不得伤肺也。中消滋肾者,使相火不得攻胃也,下消清肺者,滋上源以生水也,三消之治,不必专执本经,但滋其化源,则病易痊矣!
消渴症发生,小便泡沫多,如膏如脂,如麦麸片,如浓油………等许多营养的流失,不止糖份——尿糖,而今日医学只发明了对糖份的检查,却不明各种营养流失的真正原因,而以糖份的多寡做为治疗的依据,致杀人如麻的医疗科学产生——糖尿病。
我们看得见、听得到“糖尿病”昏迷,发生危险的病患,都是因为用胰岛素将血糖降得太低,导致心脏因缺乏糖份的供应而造成昏迷,造成生命危险的境地,昏迷的病患,只要喝口糖水,或塞口糖到病患嘴里,心脏得到糖的供应,即可脱离昏迷、危险。
从来没有听到、看到过因血糖、尿糖被检查到数据太高而发生昏迷、危险的,病患的危险、致死的原因,皆因打胰岛素造成缺糖而昏迷时,没有及时供应糖份后发生,如蒋孝武先生便是。
我们看得到、听得到造成视觉障碍、脚拇趾或皮肤溃烂、下体疮痒的糖尿病患者,都是被检查为糖尿病病患者,而被使用胰岛素治疗数年或数十年以上的患者,此类病患几乎都具有被胰岛素治疗数年或数十年以上的糖尿病病史。
从没有看到、听到过没有检查过糖尿病的人,会忽然有视觉障碍、昏迷、皮肤溃烂、下体瘙痒的病患而为糖尿病患者,更没有看到过吃糖、吃饭会发生昏迷,危险的病患。
今日的医疗,糖尿病的推销(预防)广告,都是有意、无意对大众暗示恐吓、威胁,糖尿病会造成尿毒症、视网膜障碍,身上坏疽。此糖尿病所生之坏证,实际都是因检查而被用胰岛素治疗数年或十数年所生之恶果——胰岛素中毒。
从前面数据悟得之后,被西医检查为糖尿病来求诊的病患,笔者必先要病患喝碗糖水,更需要每天都必喝一大碗糖水,并把饭吃饱,结果:能照笔者吩咐吃饱、喝碗糖水的病患,从没发生过问题,且都体强力壮,健康正常,恢复昔日的欢笑,而不必再苦恼为糖尿病所困。
有的病患不敢喝,或拒绝喝糖水的病患,笔者即拒绝为其治疗,观念不改过来,是一个病患也无法治疗痊愈的医学理论。何以会造成今日的惨况呢?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了解真相。
李先生七十二岁中坜人,在一年前(一九八三年)听人说而去做健康检查,医生告诉他“糖尿病有一点!”以后,即力行医生的指示,一年后请笔者至其住处诊断,其太太称,已半年不能起床,两个月不会翻身,笔者要李太太弄碗糖水给他喝,李太太说:“医生交代,糖尿病不能吃糖。”笔者说:煮碗猪肉稀饭给病患吃。李太太说:“医生交代,肉类胆固醇太高,所以不能吃肉,饭也只能吃一两口。”笔者问:平时吃什么?答:“都是吃青菜、冬粉。”
遇到这种白痴,笔者听后,摇头叹息,不得已,只得破口大骂:半年不能起床,两个月不能翻身,这不能吃,那不能吃,要死也要让他吃饱来死,不要让他饿死,当饿死鬼!一语惊醒梦中人,李太太煮了猪肉稀饭,病患吃了之后说:很好吃,笔者说:很好吃,表示身体需要。病患吃糖、吃饭后,经笔者治疗三个星期后,已能到公园散步。
李先生一念之差,听人说而去做健康检查,致卧病半年的下场,今日不知道有多少病患与李先生相似?不知道有多少人要被饿坏、饿死的呢?
刘先生四十八岁,士林人,从业出租车司机,被检查为糖尿病,而注射胰岛素,为了健康,并力行医师吩咐,只吃半碗饭,甚至不吃饭,三个月后,卧病在床,不能工作,笔者诊断,是不敢吃饭、不敢吃糖,被饿得手软、脚软,令家人以冷饭配黑糖,一次吃两碗,两天后即起床,一星期后即能出门开车做生意了。
台塑总经理室高级专员余先生,健康检查胆固醇太高,而力行医师交代,吃素、吃冬粉、青菜,三个月后送医急诊两次后,找笔者诊断,笔者把脉后说:回家去买猪脚炖花生吃,余先生说:为什么?笔者笑说:回去试试看便知道。两星期后余先生回来复诊,病已痊愈,笔者笑笑说:以后还要不要健康检查呢?
常遇到照笔者方法治疗而痊愈的病患,告诉笔者说:与他们过去一同住院的病患,告诉他们,你还在吃饭、吃糖、吃肉,不怕眼睛看不见?不怕得尿毒症?你敢相信那没有科学依据的中医说的?笔者只能笑笑说:看看到时候,谁的眼睛会看不见,看看谁会得尿毒症,谁会得坏疽?事实胜于雄辩,别逞口舌之能,不用多谈!
渗湿汤治脾胃虚寒,四肢困倦,骨节酸疼,头晕鼻塞,恶风,多虚汗,痰饮不清,胸满气促,心腹胀闷,两胁刺痛,霍乱吐泻。此药能暖脾胃,辟风寒,祛瘴疫,除风湿。
浓朴(二两)丁香甘草附子(各一两)砂仁干姜肉果(面裹煨透)高良姜(各八钱)
锉碎。每用五钱加姜三片,枣三枚,水一盏煎七分,去渣空心服。
生姜半夏汤治风痰上攻,头旋眼花,痰壅作嗽,面目浮肿。
生姜半夏(各三两)
共捣饼阴干为末。每服四钱,加姜五片,水煎温服。
附子半夏汤治胃虚,冷痰上攻,头目旋晕,眼昏呕吐等证。
川附生姜(各一两)半夏陈皮(去白,各二两)
共为末,每服七钱,加姜七片,水煎服。
平胃汤治老人气喘咳嗽。
葶苈(炒,一两)官桂(去粗皮,一两,另研)马兜铃(去丝蒂,三两)
共为末。每用三钱,水一盏煎七分,于食后细细呷之。
三五七散治贼风入耳,口眼斜之证。
人参麻黄(去节)川芎官桂当归(以上各一两)川乌甘草(各五钱)
上为末。每服二钱,茶下,日三次。
知母黄芩汤治伤寒胃中有热,心觉懊,六脉洪数,或大便下血。
知母(二钱)黄芩(二钱)甘草(一钱)
水煎热服。
当归芍药汤治中暑下血,血痢腹痛。
当归芍药(各二钱)
水煎热服。
菟丝子丸补肾气,壮阳道,助精神,轻腰脚。
菟丝子(一斤,淘净酒煮,捣成饼,焙干)附子(制,四两)
共为末,酒糊丸梧子大,酒下五十丸,十日后强壮。
石膏丸治肾厥头痛,及肾虚咳嗽,烦闷,遗尿。
石膏(一两)硫黄(一两)硝石(一两,合硫黄同研)天南星(一两,用生姜一两同捣)
为末,面糊丸梧子大,食前米饮下五十丸,日二次。
宣风丸治风湿香港脚,走注上攻,两足拘急疼痛,或遍身作痛。
黑丑(取头末,二两)青皮(一两)胡椒(二十一粒)全蝎(二十四枚,去头足)
共为末,蜜丸梧子大。食前,白汤下五十丸,或三十丸。
五膈散治肺伤寒,误服凉药,冰消肺气,胸膈膨胀,呕吐酸水,口中如含冰雪,体倦减食,或成冷劳,胸中冷痰,服此皆效。
人参黄(炙)白术麦冬官桂附子(炮)干姜(炒)远志(去心)台椒北细辛百部(去芦)杏仁(各等分)
共为末。水煎服四钱。
撮气散治凉药伤肺,饮食不下,胸膈饱闷,吞酸气逆,久嗽不止。
白术干姜(各二两)黄(蜜水拌炒)附子川椒杏仁(各一两)甘草(五钱)
共为粗末,水煎服四钱。初服冷热相搏,觉烦闷欲吐,少顷撮定,肺气自然下降矣。
麦煎散治幼年心络为暑所伤,每至暑时,即畏热困倦减食。
知母乌梅肉地骨皮柴胡(各二钱)大麦(一撮)
上锉片成一剂,水煎温服缓下。
地血散治妇人心血间有热,饮食不减,起居如常,但发烦热。
茜草当归白芍乌梅柴胡知母(各一钱)
每剂加姜三片,水煎温服。
夺命丹
治中风左瘫右痪半身不遂,口眼斜,言语謇涩。
川乌(酒煮)苍术(米泔浸,各四两)
共为末,酒糊丸梧子大,空心服十五丸,忌见风,暖盖出汗。
窦氏材生于宋之中叶,而书中有河间丹溪遗讹后世之语,又钟乳粉方下,訾丹溪“多服发渴淋”之说为谬,又言制法见时珍《本草》,何缘举元明人之书而及之,其为后人增益无疑,兼知是编非窦氏原本矣。仲景《伤寒论》,古今奉为不刊之典,窦氏顾有指摘其未当者数条,盖由胶执其词,未尝融贯以参领其活泼之用,致意见有差池耳。再后人自当分别观之,能鉴其是,更能正其非,判然不惑,斯为善读古书者。
人禀阴阳二气。以成此身,身之内皆二气所充周也。互以相生,因以相济,而无过与不及之相陵,是以内外和平而无疾病。有疾病者反是。治之者,扶阳保阴,各视其攸宜,损之,益之,以期于至当而无偏焉。是书重在扶阳,或者疑其不免偏见,然余尝观天地间日月盈亏,寒暄递运,雨时若,草木盛衰,而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乃造化自然之枢机。若夫阳常有余,而芸生不厌其有余;阴常不足,而芸生不苦其不足。以此悟扶阳之理视保阴为尤要者,亦本造化当然之轨。则窦氏之书以灼艾为第一,饵丹药为第二,用附子为第三,传此三法以为保命真诀,洵千古不磨之法。何庸排訾其非哉。其议论张王以下六子也,非务为好辩以矫异也。序中已明言,学六子之书,以调治小疾百发而百中。特以数十种大病,垂危之证,非其书中所载诸方可能救疗,而别有救疗之方而言也。惟是药与人有宜不宜之殊,方与证有对不对之异,于古书能善读者,又贵能善用。苟仅能见其外之形似,而未能察其内之神机。惘惘然,执纸上陈言而尝试之,一有不当,人且乘其间而议是书扶阳之法为误而不可遵循矣。嗟,嗟!扶阳正理,何误之有,因用者之不当,而并咎昔人立言之误,吾恐斯人之学亦误于保阴之说,夭枉天下苍生更多而曾不自觉也,可胜叹哉!
二月十三日己丑琢崖又书
版权声明:文章、图片源于网络,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注:本平台所有内容仅为中医公益性分享,内容仅供参考。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uritiustour.net/zyzljbsz/2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