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是由真菌引起的,只要选准药物,按说明书足疗程使用,彻底杀死皮肤内的真菌,并避免接触真菌环境,脚气是可以治愈的。赖维教授分析说,一个原因在于患者一般是有了症状就用药,症状缓解便停药,没有完成说明书规定的治疗脚气的疗程。
另一个原因则是目前国内常用的脚气药多为抑菌药,疗程大约需要4-6周,患者一般无法坚持。用药不按疗程,导致皮肤内的真菌没有被杀死或者被清除,一旦环境适合,真菌便会在皮肤内继续生长繁殖,脚气症状便会卷土重来。
误区二:不痒,就是脚气治好了
赖维教授介绍,痒是脚气最常见且最难忍受的症状,它是真菌在皮肤内生长,损坏皮肤组织引起的皮肤炎性反应。除了瘙痒,真菌还能引起红肿、发热、脱皮等多种皮肤炎性反应症状。
只有当皮肤内的真菌快速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对皮肤组织造成一定破坏,才会引起相应的瘙痒等皮肤炎性症状。一般在用药2-3天后,真菌得到抑制,生长繁殖速度变慢,炎性症状就会得到缓解,但是并不代表皮肤内的真菌被彻底清除。市场上的抗真菌药物必须严格按照疗程使用,才能够起到“杀菌治脚气”的效果。
误区三:用激素类药物治疗脚气
赖维教授称,因为痒是脚气最难忍受的症状,所以很多脚气患者会使用一切可以止痒的药物来治疗脚气,最常见的一类药物就是用来治疗皮炎和湿疹的激素类外用药。
用激素类药物治疗脚气,相当于“治标不治本”,它们只能暂时缓解脚气因真菌生长引起的瘙痒、红肿等皮肤炎性症状。激素类药对真菌无杀伤作用,相反的,如果长期使用激素治疗脚气,其成份会滋养真菌生长,相当于为真菌“施肥”,会使真菌感染引起的皮损越来越严重。长期使用会导致脚气症状反复发作,甚至会引起深层的皮肤真菌感染等更严重的病症,加大疾病治疗的难度。
误区四:泡脚剂就能治疗脚气
治疗脚气不能单独使用泡脚剂,并且不是所有的脚气类型都能使用。赖维教授认为,由于浸泡的用药方式,它所含的抗菌成份不能在脚上长期停留,杀菌不彻底,需要配合抗真菌乳膏使用。而泡脚剂的主要有效成份是起剥脱角质作用的,对于“角化过度型”脚气,脚上皮肤又厚又硬的,可以先用泡脚剂去除角化的皮肤,再用抗真菌药物杀灭皮肤深层的真菌。因为泡脚剂刺激性大,“水疱型”或“趾间糜烂型”脚气,如果皮肤正在糜烂破溃状态,用泡脚剂很容易造成皮肤损伤、感染。
脚气在医学上称之为足癣,脚气会有哪些症状?脚气有三种不同的表现症状,故按症状分为了水疱型、浸渍糜烂型、角化过度型三种,症状表现如下:
01糜烂型脚气:表现为局部表皮角质层浸软发白。由于走动时不断摩擦表皮脱落,露出鲜红色糜烂面;严重者趾缝间、趾腹与足底交界处皮肤均可累及,瘙痒剧烈,多发于3.4.5趾缝间,常见于多汗者。多见于脚部多汗或经常穿透气性差的雨鞋、胶鞋的人。02水疱型脚气:好发于足缘部。初起为壁厚饱满的小水疱,有的可融合成大疱,疱液透明,周围无红晕。自觉奇痒,搔抓后常因继发感染而引起脚癣、丹毒、淋巴管炎等。水疱型脚气往往剧痒难忍,有时需将水疱抓破才能缓解。03角化型脚气:好发于足跟。由于真菌型脚气没治好,多种病菌复合感染成脚癣造成皮肤粗厚而干燥,角化脱屑、瘙痒,易发生皲裂。本型无水疱及化脓,病程缓慢,多年不愈。角化过度型脚气的特点为角质增厚、脱屑、干燥,累及整个为掌跖甚至向脚背蔓延,双脚对称发病。04真菌型脚气:好发于第三与第四,第四与第五趾间。初起趾间潮湿,浸渍发白,干涸脱屑后,剥去皮屑为湿润、潮红的糜烂面,有奇痒,易继发感染。05浸渍糜烂型脚气:脚气的三种不同症状,浸渍糜烂型脚气主要表现为第三和第四趾间,也有波及全趾间皮肤,部分趾间皮肤皲裂,有时露出红色糜烂面,有臭味,可引起丹毒、癣菌病等合并症。趾间糜烂、角质层浸渍发白是浸渍糜烂型脚气最显著的特点。脚气治疗应该““对症下药””
01
水疱型:苦参30g,蛇床子30g,大黄30g,黄精30g,明矾(后下)30g,甘草10g,加水煎煮30分钟。苦参性寒,味苦,具有清热燥湿、祛风杀虫之功效;蛇床子性温,味辛、苦,具有燥湿杀虫止痒之效,苦参配蛇床子外用可增强燥湿杀虫止痒之功;大黄外用可泻火解毒,凉血消肿;黄精可外用专治脚癣;明矾性寒,味酸涩,外用主治痔疮疥癣、水火虫伤;诸药配伍具有清热燥湿、杀虫止痒之效。
2角化过度型:黄精30g,地肤子30g,明矾(后下)30g,加水煎煮30分钟。地肤子性寒味苦,具有清湿热的功效,配伍黄精、明矾外洗具有杀菌抑菌之效,还可使角化的皮肤软化。
3浸渍糜烂型:四黄洗剂(黄连、黄柏、黄芩、大黄各30g)加水煎煮30分钟,以纱块湿敷20分钟。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强的特点;黄柏性寒味苦,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效;大黄外用可泻火解毒,凉血消肿;四者合用具有清热解毒,收敛止痒的效果。
注意:每次浸泡25分钟,每日1次,7日为一个疗程,一般连续治疗3-4个疗程。治疗过程中饮食宜清淡,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勤换袜子保持脚部干爽。
治疗脚气可以选择的药膏有很多种,没有最有效的药膏,如果药物对真菌有杀灭作用就说明这种药物有效果。患者感染了真菌,如果对药物产生了赖药性,建议换另外一种药物治疗。
脚气好了后要注意日常的预防
日常预防1.要注意清洁,保持皮肤干燥,保持足部清洁,每天清洗数次,勤换袜子。
2.洗脚盆及擦脚毛巾应分别使用,以免传染别人。
3.平时不宜穿运动鞋、旅游鞋等不透气的鞋子,以免造成脚汗过多,脚臭加剧。趾缝紧密的人可用干净纱布或棉球夹在中间或选择分趾袜,以利于吸水通气。
4.勿吃容易引发出汗的食品,如辣椒、生葱、生蒜等。
5.情绪宜恬静,兴奋和激动容易诱发多汗,加重脚气。
6.脚气是一种传染性皮肤炎,避免搔抓,防止自身传染及继发感染。
本文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