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人体的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穴位,脚底是各经络起止的汇聚处。 生命时报根据有关医学网站,总结出双脚透露的10个健康问题。
1脚寒
脚趾冰凉的一大原因是血液循环差,有时候与吸烟、高血压或心脏病有关。糖尿病失控导致的神经损伤也会导致脚寒。
其他病因还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和贫血。出现脚寒最好看医生,查清病因。
2
脚痛
长时间穿不合脚的鞋子会导致脚痛。然而,脚痛还要当心应力性骨折(又称疲劳骨折)。篮球和长跑等强度过大的运动容易导致脚部骨折,骨关节炎患者危险更大。
脚部灼痛在发生外周神经损伤的糖尿病患者中十分常见。脚部灼痛的其他可能病因包括:B族维生素缺乏、脚气、慢性肾病、下肢血液循环差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脚跟疼痛的最常见病因是足底筋膜炎。关节炎、运动过量、鞋子不合脚等也会导致脚痛。
3
脚肿
站立过久、长途飞行、妊娠等都可能导致脚肿。
脚肿的其他原因还有:血液循环不良、淋巴系统疾病、血栓、肾病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4
脚痒
脚部瘙痒和脱皮可能是脚气真菌感染所致,在20~40岁年龄段较常见。
接触性皮炎也会导致脚部瘙痒、发红和脱皮。另一大原因可能是牛皮癣。
5
溃疡
难以愈合的脚部溃疡是糖尿病的重要信号之一。糖尿病患者每天都应该洗脚并检查脚部异常。
6
脚抽筋
锻炼过量或肌肉疲劳是导致脚部突然抽筋(痉挛)的常见病因。
其他原因包括:脚部血流量减少、脱水,或者钾、镁和钙失衡、维生素D缺乏等。孕期激素紊乱或甲状腺异常也容易导致脚抽筋。
适度锻炼可缓解肌肉疲劳,睡前伸展双脚及经常喝牛奶补钙,都有助预防。
7
脚趾疼痛
痛风容易导致大脚趾突然疼痛,并伴随红肿。骨关节炎和拇僵症也会导致大脚趾红肿疼痛。
小脚趾(通常是第三第四跖骨)疼痛常与摩顿神经瘤(又称趾间神经瘤)有关。
女性患该病的几率是男性的8~10倍。病因通常为外伤或脚趾压力过大。
8
杵状、爪状或勺状趾
肺纤维化和肺癌等肺病是杵状趾最常见的病因,但心脏病、肝病和消化系统疾病以及某些感染也会导致。
爪状脚趾的可能病因包括:糖尿病、酗酒或神经性疾病。运动拉伸、穿特种矫正鞋或手术可以治疗。
勺状趾的病因包括:外伤、缺铁或经常接触石油类溶剂等。
9
趾甲发黄或发白
真菌感染容易导致趾甲发黄和增厚。趾甲黄厚还可能是淋巴水肿、肺病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
趾甲发白的原因包括:外伤、感染等。趾甲完整但大部分变白,则可能是肝病、充血性心衰或糖尿病的症状。
医院检查,如果及早治疗,趾甲多可恢复正常。
10
拖脚走路
走路拖脚可能是因为周围神经损伤导致脚部感觉失常所致。研究发现,大约30%的拖脚走路与糖尿病有关。其他原因还包括:脚部炎症和脑血管疾病等。
教你几种脚部保健方法
1
核心提示:
中医经络学说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穴位,脚底是各经络起止的汇聚处,脚背、脚底、脚趾间汇集了很多穴位;有的科学家还认为脚是人体第二心脏,脚掌上有无数的神经末梢与大脑相连,是人体的保健“特区”,充分开发这个“特区”的保健潜能,对预防某些疾病有一定益处。脚部保健方法有以下几种。
中医经络学说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穴位,脚底是各经络起止的汇聚处,脚背、脚底、脚趾间汇集了很多穴位;有的科学家还认为脚是人体第二心脏,脚掌上有无数的神经末梢与大脑相连,是人体的保健“特区”,充分开发这个“特区”的保健潜能,对预防某些疾病有一定益处。脚部保健方法有以下几种。
2
浴足养生:
浴足养生:浴足与通常的洗脚相似,但不尽相同。开始时水不宜过多,浸过脚趾即可,水温在40—50℃。浸泡一会儿后,再逐渐加水至踝关节以上,水温保持在60℃左右。同时两脚不停地活动或相互搓动,以促进水的流动。每次持续20—30分钟,以身上感到微热炎上。若用冷热水交替浴足,还可收到治疗头痛、失眠、心绞痛、鼻炎支气管炎、足扭痛等效果。
3
晒脚强体:
晒脚强体:早晨或傍晚脱掉鞋袜,将两脚心朝向太阳晒20—30分钟,专家称之为脚心日光浴。此法的妙处在于让阳光中的紫外线直射脚心,促进全身代谢,加快血液循环,提升内脏器官的活力,使其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此法对佝偻病、鼻炎、贫血、低血压等疾病有较好的疗效。
4
摩脚美容:
摩脚美容:面部皮肤疾患一部分是由病原微生物所致,如扁平疣、毛囊炎、疖疮等,其余大多与人体内环境的失调及系统的功能紊乱有关,如痤疮、黄褐斑、湿疹等。研究表明,利用足反射的全足按摩美容法,可以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及局部器官、组织、细胞的自动调节,使机体内环境达到平衡,收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具体做法是每次先将全足按摩3—5遍,再有针对性地按摩,如痤疮多按摩足外侧的孵巢(睾丸)反射区;黄褐斑可按摩右侧足底的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生殖腺等反射区:湿疹则按摩足背部的面部、胸部淋巴腺等反射区。每日或隔日一次,每次30—40分钟。
5
赤脚健美:
赤脚健美:在家中脱掉鞋袜赤脚行走,到少可以获得以下几点好处:一是可锻炼脚心不着地的“部分”,而这部分又是人体平衡的重要支撑点,如果人体平衡功能不强,体内各部位负担不一,就会导致健康质量下降。二是打赤脚可使五个脚趾保持一定间隔自由运动,而不是像穿上鞋袜那样紧紧贴在一起。正是因为脚趾之间协调的动作,人的行走姿势才健美、自然,故赤脚锻炼不仅强身,而且健美形体。
6
动趾健胃:
动趾健胃:日本医学家最近研究发现,经常活动脚趾可以健胃。经络理论认为,胃的经络通过脚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间,胃经的原穴也在脚趾的关节部位,故脚的二趾、三趾粗壮有弹性。另外,胃肠功能强的人,站立时脚趾抓地也很牢固。
胃肠功能较弱的人,不妨经常锻炼脚趾。每天抽出一点时间,练习用二趾和三趾夹东西,或在坐、卧时有意识地活动脚趾,持之以恒,胃肠功能就会逐渐增强。
7
捶脚健身:
捶脚健身:用一根捧捶轻轻捶击脚心,每次50―下,使之产生酸、麻、热、胀的感觉,左右脚各做一遍。通过捶击来刺激脚底神经末梢,促进血液循环,可收到健身防病之效。
晃脚解乏:取仰卧位,两脚抬起悬空,然后摇晃两脚,最后像蹬自行车那样有节奏地转动,每次做5―6分钟。此法可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解除疲乏感。
8
搓脚舒筋:
搓脚舒筋:脱掉鞋,把一个网球大小的球状物顶在脚心,来回滚动一两分钟,这样能够帮助你防止足弓抽筋或者过度疲劳。
暖脚防病:适当保暖“寒从足起”,冬天要特别注意。脚掌远离心脏,血流供应少,表面与上呼吸道,尤其鼻粘膜有着密切的神经联系。所以忽视脚腿的保暖,易伤风感冒。秋冬时节,耐寒力差的老年人一定要注意足部的保暖。
9
修脚去病:
修脚去病:趾甲趾甲只要略微与甲床脱离,那地方就可能受到真菌的感染,解决的办法就是勤剪趾甲,以免趾甲意外断裂。
另外,趾甲尖向内弯曲生长并戳到肉里,通常是由于剪趾甲不当造成的,所以剪趾甲不要留下一个尖,而且两个边角处不要剪得太短,否则趾甲就能穿破皮肤而向肉里生长。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编委:方虹张海云杨江红王云生陈新琳许凤莲
编辑:李勇柴秀英吕超学李万恒许文芳
技术:罗海萍马雪花许蓉史瑞琦
推广:李万恒许文芳李勇乔卫平巫鹏
李俊文付常青武海飚李元芝王显扬
策划:方虹张建平
主编:张汉桥
监制:杨军罗海萍
联系方式:白癜风会不会传染北京治疗白癜风好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uritiustour.net/zyzljbsz/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