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严重和治疗费用最高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不仅发病率高达15%至20%,每年非外伤性截肢的患者中有70%以上是糖友。
据我国年的调查显示,患糖尿病足的糖友平均住院费用约为2.4万,平均截肢费用约为3.4万,为所有糖尿病并发症之首。
引起糖尿病足的罪魁祸首其实是糖尿病神经病变和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
这两个“凶手”导致糖友足部伤口久治不愈,发生溃疡或深部组织破坏;而且非常狡猾,“行踪”隐秘,出现“破绽”(足部出现伤口或溃疡)的时候,可能已经是它们作案成功(1级糖尿病足)的时候了。
糖尿病足如何分级?
分级临床表现
0级有发生足溃疡危险因素,足部出现麻木、发凉等
1级表面溃疡,临床上无感染
2级较深的溃疡,常合并软组织炎,无脓肿或骨的感染
3级深度感染,伴有骨组织病变或脓肿
4级局限性坏疽(趾、足跟或前足背)
5级全足坏疽
糖足入侵身体的7大信号灯
为了避免糖足侵犯,学会糖足的早期症状,也是每个糖友的必备技能之一。
1.间歇性坡行是信号
即糖友在走路时,足部出现疼痛,不得不停下休息,休息后症状有所缓解,但再走一会,又会进入新的一轮疼痛,或者表现为一瘸一拐地走路,便是“间歇性坡行”。
2.休息下来反而疼
与第一种情况相反,这类疼痛不是发生在行走的时候,而是在停下休息时,通常是因为下肢供血不足导致的。经常出现在夜间甚至是已经入睡后,足部突然感觉到如针戳般的刺痛感,要很久才会慢慢缓解。
3.踩在棉花上
走路时,有种踩在棉花上的感觉,觉得足部发软无力,足底的感觉比较微弱。
4.走着走着成了鸭行步
由于神经病变导致的骨骼和肌肉的变化,表现为走路渐渐成了外八字走,像鸭子的步伐。
5.莫名其妙脚麻了
足部并没有很久没有活动,却感觉到麻木。用手揉搓时,感觉关节有些僵硬、发凉。
6.常感觉脚很痒
时常感觉足部皮肤瘙痒,足部皮肤摸起来感觉比较干燥,出汗相对于之前有所减少或无汗。
7.足部颜色变化
足部从原来红润的肉粉色,变得轻微有一些发紫,可能表现为青紫色。
3招糖足自查法
不过也有糖友问,如何在有这些明显表现前,更早地发现他们,或者对于一些感觉不那么敏锐的老年糖友,应该如何自查才能发现早期糖尿病足呢?
1.棉花法
用棉花捻成尖端状,轻轻挠挠脚背及脚底皮肤,看看自己是否感觉会感觉到痒,如果没有感觉则表示轻触觉消失或减退;
2.大头针法
用大头针(或缝衣针)钝的一端触碰脚部皮肤,看是否有感觉,如感觉差表示触觉减退;
3.抬腿法
高抬足部,将下肢抬高30~60秒,看到足部背面明显变得苍白,如有则也表示血管有狭窄或梗阻。
当然,不论是哪种发现方法,一旦出现了上述这些情况,就表示已经患上初期的糖尿病足,需要及时治疗了。
温馨提醒
多维苦荞胶囊
多维苦荞胶囊是原亚洲糖尿病康复研究院院长陈政博士历经20年研发的,陈政博士在香格里拉海拔米以上高寒地区发现了43种野苦荞,通过上万次提取、实验、分析,最终发现有8种苦荞中富含一种特殊的物质D-手性肌醇,D-手性肌醇能清除胰岛细胞表层的脂类物质,恢复细胞的通透性,使血液里的糖分能够进入细胞被转化成能量,细胞吸收通道一旦恢复打开,糖分就会完全进人细胞变成能量,血糖指标就会马上下降,由此引发的各种并发症便会自然改善直至消失,适用于各种二型糖尿病的预防和改善。
今年白癜风最新治疗方法白癜风前期转载请注明:http://www.mauritiustour.net/zyzljbsz/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