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病治病强身的穴位
太阳穴
位于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
作用:解除疲劳,振奋精神,止痛醒脑,防治失眠。
听宫穴位于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作用:耳鸣耳聋、齿痛、目眩头昏。
印堂穴
位于人体额部,在两眉头的中间。
作用:调理鼻炎、缓解视疲劳、改善嗅觉等。
风池穴
位于头额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处。
作用:
1、防治颈椎病
2、疏肝理气
3、治疗偏头痛
风府穴位于颈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作用:1、脑血管疾病2、老年痴呆
3、治疗眼睛干涩
天柱穴
位于后头骨正下方凹处。
作用:调理颈椎病、高血压、肩周炎、强筋骨。
膻中穴位于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之中点。
作用:1、心血管疾病
2、熬夜疲乏3、改善胸闷,心烦,心绞痛
巨阙穴
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6寸。
作用:缓解打嗝、心绞痛、心痛、惊悸、胸满气短、咳逆上气等。调理失眠多梦、健忘、癫狂、痫证等。
章门穴
位于腋中线,第一浮肋前端,屈肘合腋时肘尖正对的地方就是。
作用:缓解腹痛、腹胀、肠鸣、泄泻、胸胁痛。
调理高血压,排解油腻。
期门穴
位于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作用:保护肝脏。
辅助治疗荨麻疹、肝病,促进肝功能恢复速度。
曲骨穴位于腹下部耻骨联合上缘上方凹陷处。
作用:缓解妊娠斑、暗疮、调经止痛等;
通利小便,调理尿频尿急。
劳宫穴位于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位于中指和无名指指尖处。
作用:清泻火热、开窍醒神、降心火。
缓解中风昏迷、中暑等急症。
鱼际穴
位于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作用:清宣肺气,清热利咽,,防治哮喘。
合谷穴
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1、美容养颜;
2、缓解鼻炎;
3、缓解晕车;
4、缓解疼痛等。
大陵穴
位于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作用:缓解心痛、胃痛、胸胁痛、癫狂、腕关节痛
治疗口臭、呃逆、吐血、养护心脏。
内关穴
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1、心血管疾病
2、失眠
极泉穴
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
作用:
抒压,解除疲劳,改善胸痛、心悸、心律不齐。
曲池穴
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作用:
治疗湿疹、调和气血、缓解痛经。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足三里穴
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作用:1、消化道疾病
2、膝关节痛
3、健脾祛湿
三阴交穴
位于胫骨后缘靠近骨边凹陷处。
作用:
保养子宫和卵巢、补血养颜,紧致肌肉;
防治湿疹、荨麻疹、皮炎;
稳定血压、延缓衰老。
行间穴
位于第1、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作用:
调理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等妇科问题。
降血压救急。
内庭穴位于足背当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作用:
清泻肠胃湿热,治疗牙痛、口臭、大便燥结等症。
减肥。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1、缓解不良情绪
2、养护肝脏
涌泉穴
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1、治疗上火
2、养肾补肾
申脉穴
位于人体的足外侧部位,脚外踝中央下端一厘米凹处。
作用:缓解治疗失眠、头痛、眩晕、腰腿痛、足踝关节痛。
太白穴
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
1、排解疲乏无力
2、脂肪肝
照海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
作用:
治疗失眠、便秘、脚气、痛经、月经不调、疝气等。
颈椎不适:肩中俞“肩中俞穴”位于背部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两寸。
专家介绍:肩背痛、颈椎病的时候,可以常按压这个穴位,可以促进颈部、脑部的血液供给。对于咳嗽、气喘、看不清东西时,也可以按压这个穴位,效果不错。按压的时候,感到酸胀为宜。
肩部不好:肩井“肩井穴”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
专家介绍:肩周炎、五十肩、肩颈方面的疾病找“肩井穴”。肩部的问题,就找肩井来按压,必定可以手到病除。除此之外,头部的酸痛、眼睛疲劳、耳鸣、落枕等问题,也可以按压肩井穴来缓解。
感冒:风池“风池穴”位于后颈部,与耳垂齐平后发际的凹陷处。
专家介绍:血压高了,按什么穴位?感冒了,按什么穴位?落枕了,按什么穴位?记不住东西了,按什么穴位?一个穴位,就可以负责这么多问题,它就是风池穴。按压风池穴,可以增加颈部、脑部的血流量,缓解颈部僵硬,增强有关大脑功能的问题,如记忆力等。
上火咽痛:曲池“曲池穴”位于肘部,屈肘最高点。
专家介绍:火锅、馋嘴蛙、一盘盘诱人的食物,结果却是上火发炎,咽喉也疼痛不舒服,该怎么办呢?按按曲池穴,就可以达到清热祛火的目的。这样,对于因热、干导致的便秘,也有很好的缓解作用。此外,风池穴也可以降压,但降压效果最好的,其实是曲池穴,如果血压居高不下,除了药物调理外,试试这最管用的曲池穴,看能不能把高高在上的血压降下来。
滋养大脑:百会“百会穴”位于顶中央凹陷处。
专家介绍:要养生,少不了百会穴。想要滋补大脑,不用花钱买什么脑白金、黄金搭档等保健品,自己身上就有个滋补大脑的穴位,就是百会穴。大小便憋不住,很是尴尬,是影响社交的危险分子。如果有这种情况,按压百会穴,也可以进行缓解。
心痛胃痛:内关“内关穴”位于腕臂内侧,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腕横纹上2寸(见上图)。
专家支招:因为晕车,很多人害怕旅程,想尽办法,嘴上吃个黄瓜、肚脐上贴上姜片,可有时也不管用。不妨试一试内关穴,对于晕车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心绞痛发作,身上也有一个救命药,就是内关穴。如果突感心前区和胸骨后剧烈疼痛,放射至左肩及左上肢内侧,胸痛有紧闷及压迫感,有窒息感觉等,应停下所有活动,坐下或躺下,用指掐内关穴,起到急救作用后,再及时拨打。
手脚麻木:太冲“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
专家支招:太冲穴有个俗名,叫“出气包”,顾名思义,生气的时候,就拿它出出气,按、压、揉,从而达到疏肝解郁,畅通气血的目的,避免生气伤了身。如果按压这个穴位的时候有压痛感,那一定有问题,如果没有感觉,也不妨多按揉,有时麻木、气血不通等也可能导致没有压痛感。适度微痛、循序渐进为宜。
肾虚腰痛:肾腧“肾俞穴”位于后腰与肚脐正对的穴位为命门,命门穴旁开1.5寸就是肾俞穴。
专家介绍:这是补肾抗衰老的好穴位,其实,不仅男性,老人、妇女等也应常按揉这个穴位,可以缓解腰酸腰痛,治疗肾虚。
痛经美容:三阴交“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上缘三指宽,在踝尖正上方胫骨边缘凹陷中。
专家介绍:女性想要美容,除了贵重的养颜圣品,不妨求助一下身上的美容穴,三阴交。杨力说,没事按一按,揉一揉,就可以保护女性的子宫,让皮肤从内而外的水嫩,减缓皱纹的发生。如果痛经的话,也可以求助于三阴交,按揉几分钟,疼痛就会缓解,但不痛的时候不要按。孕妇要注意,不要按揉这个穴位。
补阳强身:足三里“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胫骨旁开一横指。
专家介绍:滋阴要找三阴交,补阳就要找足三里了。不仅可以补阳补气,还可以增强体质,增强免疫力。
人身自带的药库
1六味地黄丸:复溜穴此穴滋肾阴效果极好,相当于六味地黄丸的功效!
2逍遥丸:太冲穴、阳陵泉按摩患者肝经的太冲穴和胆经的阳陵泉,和吃中药逍遥丸效果一样,且更为迅捷。
3牛黄清心丸:神门穴、大都穴先按摩心经的神门穴,再按摩脾经的大都穴。如果心中发热烦燥,常用牛黄清心丸,但这药若常吃,“是药三分毒”,不用说也可想而知了。
4补钙药:大都穴脾经大都穴,是补钙要穴。同时,这个位置也是颈椎反射区。
5十全大补汤:太溪、复溜而太溪、复溜两穴用按摩法,效果很好,也无禁忌,常相配而用,哪个穴位敏感就先揉哪个穴,然后再把不敏感的穴也揉敏感了。
有病治病,无病强身,若再同时在肾俞、关元、气海等穴艾灸。那就真成了一剂安全平和的十全大补汤了。
6麦味地黄丸:尺泽、复溜按揉肺经的尺泽,加上肾经的复溜,相当于麦味地黄丸。具有润肺、滋阴、去心火、纳气、平喘、止咳嗽等功效。
7通宣理肺散:风门穴按摩膀胱经的风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加上肺经的孔最就是通宣理肺散。
8牛黄解毒丸:内庭穴内庭穴,人体自生的牛黄解毒丸。内庭是去胃火的,它的作用相当于牛黄解毒。
胃火牙痛、咽喉痛、热性的鼻出血,都可以揉内庭,所以它是一个去热的穴位。
9补中益气丸:中府、太渊穴肺经有个穴叫中府,此乃中气之府,是中气汇集的地方,因此为调补中气的要穴。
太渊穴,是肺经的原穴,穴性属土,土能生金,其补中气之气最强,按摩、艾灸都有显效。此外,只要按摩太白、商丘、太冲三穴就会有补中益气的效果。
10纯阳大药:申脉穴按摩申脉穴,可缓解眩晕、双眼发红肿痛、腰酸背痛、足踝关节痛等症状,对腹泻、消化不良有辅助作用。
11参苓白术丸:太渊、商丘穴参苓白术丸,健脾止泻。肺经的太渊穴,是俞穴,属土,肺经属金,正好是“土生金”,又如脾经的商丘穴,是经穴,属金,脾经属土,也是“土生金”。
这两穴合在一起来用,补肺健脾,功效显著。太渊与商丘就是免费的参苓白术丸。
12大补阴丸:然谷穴有人心烦不寐,老想喝水,还总爱起急,属于阴虚火旺的体质。那么一旦口干舌燥,不妨赶紧揉揉然谷,其功效相当于中药里的大补阴丸,去火补阴。
13吗叮啉:大陵穴吃完饭不消化,揉大陵穴可以从心脏借点血帮助运化,相当于西药吗叮啉,为您增加胃动力。
穴性属土,还有健脾的功效。吃的太多喘不上气来,肚胀,揉公孙穴可促进肠子的蠕动。
14杞菊地黄丸:曲泉穴曲泉穴,是沟通肝肾的要穴。说到功效,按摩曲泉,可滋阴补肝,主治肝肾阴虚、眼睛酸涩,相当于吃了杞菊地黄丸。
15二妙丸:曲泉穴曲泉,另一方面它还是去湿的要穴,相当于中药“二妙丸”,可祛除湿热。
16开塞露:商阳穴这个穴是一个专门治疗便秘的要穴。
具体说来,治疗什么类型的便秘呢?它的作用有点像开塞露这种感觉,就是好像大便已经到了肛门这块了,这个穴就管用了。
17消炎大药:照海穴咽喉部痒痛,有时还伴有干咳、干呕的症状,西医上称为“梅核气”。慢性咽炎的人,消炎药物无法进入粘膜深层,吃药无效...空调吹久了,咽喉肿大、发炎、发烧…
这时你可以按摩照海(和天突穴),可以消炎护嗓。每次指尖掐照海穴3~5分钟,天天不拘时候次数。
推荐:最简单且正确的养生方法
人体内脏病变会在面部有所显现,艾灸(敲打)这里,让憋出来的病通出去
八段锦教学(传统流行版动作示范带口令)一套独立而完整的健身功法,收藏备用
脾胃虚,百病生!健康的根本是调养脾胃
养五脏之道!
调养五脏、防病治病,这五个动作特有效!
五脏健康,疾病跑光!中医教你调五脏+手抖、手麻、手痛的锻炼方法
陈大惠:纵欲,你的五脏就没有营养?!
让你气色绝佳的一套从头练到脚的经络操!
病从脚底除,巧练脚,身体好,疾病全消(附:脚全息图)
实火虚火,如何区分?上热下寒,阳不归位的对治
按摩这四处,让你阴阳平衡气血通畅+热水泡脚注意事项
打开膏肓穴,可祛除一身之疾病
为什么晚餐决定你的体重和寿命?
养生专家的英年早逝,揭示了什么?
《黄帝内经》说尽人体疾病的根源,八大因素,全面提升自己的健康!
黄帝内经里确实讲透了疾病的起因!
黄帝内经告诉你人是怎么得的病
防病治病、心身健康的金钥匙
这个方法能治愈业障病!真人真事:观世音菩萨做手术切除肿瘤,醒来就好了
改善命运的十六个妙方(非常重要)
最简单且正确的养生方法
一个穴位疏通全身气血+拍打通络健身法+66节医疗保健操
拍打通络健身法,三个月打通三焦,保您健康
偏方治好肩周炎,超简单,特效!
调五脏、通经络,防疾病,只需三个动作,超简单!
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心。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55条帮您修心养性的法则,胜似良药。
最高级的治病是调心
16岁孩子梦中亲见阿弥陀佛开示,如何摘掉近视眼镜,快速恢复视力方法!
素食可逆转心脑血管、糖尿病等疾病,自救自愈,从素食开始!说吃素缺乏营养,是认知不够!
这些都是在消耗你的福报!不可不知:身体不健康多半是福报受损
脚是人的精气之根,也是人健康的总根!7招告别手脚冰凉
治晕车的奇效穴位,花生米+大枣=补肾奇效;发了芽再吃营养会翻倍
人体神奇三扇“门”,一个管失眠,一个管肾虚,一个管胃炎!
人“筋”越软,寿越长;每天做一次,延寿十年!
现在人类为什么百病丛生?人的生理结构不适合吃肉!食用素食更健康
按按这三个穴位,可解决落枕、颈椎病、肩周炎!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uritiustour.net/jbszdzz/5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