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
HANLU
露
寒露秋意渐浓
枝头蝉噤,塘上荷残
万物流露出秋的萧瑟
顺应天时,调和阴阳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传统节气
/10/8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寒露”的气温较“白露”更低,露水寒冷,即将凝结成霜,故名“寒露”。“寒露”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早晚温差明显加大。
养生要旨
01
秋冬养阴
寒露时节,昼热夜凉,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人体生理活动与之相应,机体的阳气内收,因此,此间养生必须注意保养阴气,也就是中医所说的“秋冬养阴”。
02
补水防燥
“燥”为秋之主气,故秋季要注意防燥,养护体内阴气。燥胜则干,燥气易损人体津液,出现口燥咽干、口唇干燥等症。燥邪还易伤肺,肺络受损,会出现干咳少痰、痰黏难咳等症。
03
结束“秋冻”
一般来说,寒露之后降温幅度会增加,昼夜温差也会加大,这个时候对大多数人来说,尤其是抵抗力较弱的老人和孩子,已经不适合进行所谓的“秋冻”,否则很容易着凉,中老年人要特别留心,最好推迟晨练时间,减少日常锻炼频率,多注意休息。
04
足部保暖
常言道:“寒露脚不露。”寒露节气前后要注重足部的保暖,凉鞋基本可以收起来了,以防“寒从足生”。由于两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较少,又因为脚部的脂肪层较薄,特别容易受到寒冷的刺激。脚部受凉,特别容易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导致人抵抗力下降。
饮食进补
水果
水果中富含水和糖分,可以滋阴养津,梨和苹果是时令水果,具有润肺的功效。
银耳
银耳具有补脾开胃、养阴清热、润燥之功,并且它富有天然特性胶质,长期服用可以润肤。
蜂蜜
《本草纲目》云:“蜂蜜当药之功五,清热解毒也,补中也,祛毒也,润燥也,止疼也。”
中医认为,蜂蜜味甘、性平,归脾、肺、大肠经,具有补中缓急,润肺止咳,润肠通便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脘腹作痛,肺虚咳嗽,燥咳咽干,肠燥便秘等。蜂蜜可与多种食材搭配,如蜂蜜生姜水可缓解痛经,鲜百合蜂蜜适宜于失眠患者,芹菜蜜汁适宜于肝炎患者,蜂蜜萝卜对治疗消化不良、反胃、呕吐、咳嗽有益。
每天用温水冲服一杯蜂蜜水,生津止渴,润肺开胃。
禁忌:不宜与生葱同食,未满一周岁的婴儿不能食用,糖尿病患者慎用。
土豆
《本草纲目拾遗》云:“功能稀痘,小儿熟食,大解痘毒。”
中医认为,土豆味甘、性平,归胃、大肠经,有和胃、健脾、益气的功效,可以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还有解毒、消炎之功效,主治胃火牙痛、脾虚纳少、高血压、高血脂等病症;还可辅助治疗消化不良、习惯性便秘、神疲乏力、慢性胃痛、关节疼痛、皮肤湿疹等症。
禁忌:吃土豆要去皮吃,有芽眼的地方一定要挖去,以免中毒。不宜与柿子、雀肉同食,孕妇和脾胃虚寒者也不宜食用。
tip
深秋多喝汤
#百合红枣汤#
做法:
百合25克,红枣25克,红糖适量。
将百合、大枣洗净,放入铝锅内煮沸,加入红糖,煮至百合熟透即成。
功效:红枣健脾胃,滋阴血;百合润肺止咳,两者组合可生津润肺,补血安神、养颜美容。
禁忌:不适合脾胃虚寒、腹泻的人群,不宜与猪肉同食。
#山药枸杞汤#
做法:
鲜山药克,干莲子肉20粒,枸杞子20克,银耳6朵,冰糖少量。
鲜山药去皮,切段,与其余配料共同放入无油的瓦罐中,加清水浸泡,用小火慢炖2小时,汤液黏稠即起锅。
功效:补益肝肾、补益脾肺。
禁忌:不适合感冒发烧、腹泻、上火的人群,不宜与胡萝卜、南瓜、黄瓜、猪肝、虾等同食。
红叶深秋凝景象
蝉噤荷残偶见霜
凉风吹动,更深露重
劝君更惜身体
编辑丨王丹燕
初审丨姜安琪
指导丨张钰
审核丨吕星杰
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uritiustour.net/jbszdzz/7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