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冬天的到来,很多人开始睡前泡脚,这样既可解乏,又可促进血液循环、帮助睡眠。虽说有这么多好处,但泡脚也因人而异,有些人泡脚还是需要小心一些的。
泡脚的好处1有助于血液循环热水泡脚能扩张腿脚的末梢血管,增加足部的皮肤血流量,促进血液循环,可改善手脚冰凉症状。尤其对于冬天手脚冰凉的女性,热水泡泡脚更有好处。
2有助于放松身心脚底有很多穴位、反射区、经络。如果经常泡脚、做脚部按摩,更能放松身心,对身体有良好的保健功效。
3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泡脚时,在盆里加入鹅卵石,一边泡脚,一边磨脚,能够促进人体脉络贯通、健脾益气、宁心安神,提高睡眠质量。
对于健康人来说,较低温度、短时间的足浴可提高睡眠质量,但老人或者睡眠质量本身差的人可能并不是很见效。
4有助于缓解头痛热水泡脚时,双脚血管扩张,血液从头部流向脚部,可相对减少脑充血,从而缓解头痛。因此,感冒头痛时,可把双脚浸入到40℃的热水中,泡约15~20分钟。
6类人泡脚需谨慎1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对于有基础血管疾病的人来说,泡脚时间较长、温度过高等会增加心脑血管负担。
此类人泡脚温度不宜过高,否则将导致大脑和心脏供血不足,出现头晕目眩等症状。
2静脉曲张患者脚部温度的升高只会增加局部血流量,不能改变静脉回流的速度,反而可能加重静脉回流负担,导致曲张的静脉进一步扩张,加重下肢充血,使病情加重,很可能把脚越泡越肿。
所以千万不要用热水泡脚,也不宜用热水袋暖脚或洗桑拿浴。
3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患者的皮肤比较脆弱,脚部末梢神经对温度不敏感,正常人感觉很烫的水温,她们却感觉不到,所以很容易被烫伤。
一旦被烫伤,哪怕是一个很小的水泡,若不及时就医,都可能引起足部感染、溃烂,严重的甚至会造成截肢。
4足廯等皮肤病患者很多人误以为泡脚能减轻足癣症状,其实用热水泡脚反而可能导致续发性细菌感染。对于皮肤已经破溃的伤口,热水泡脚更是雪上加霜。所以,一定要敞开伤口,干燥通风。
足部患有疱疹、湿疹等疾病的患者也不要用热水泡脚,因为一旦将皮肤弄破,很容易造成感染。
5儿童如果孩子的脚不是很凉,就没必要泡脚。人体足弓在儿童时期逐渐形成,此时如果经常用热水泡脚,可能会导致孩子足底的韧带变得松弛,不利于足弓的形成和维持,长此以往,会增加扁平足的风险。
6经期的女人女性经期别自己乱用中药泡脚。女性经期出现的问题比较复杂,如果不能辨清原因就用中药泡脚,不但不会起到舒缓的作用,还可能会加重痛经等症状。
在水里加料可以治病01橘皮泡脚
橘皮用来泡脚有暖身的效果,尤其适合体质偏寒、怕冷的人。
(1)鲜橘皮不能直接用,要先用清水冲洗掉表面的污物,并放在通风、阴凉的地方干燥1周。
(2)泡脚前,把柑橘皮装入棉布袋里,再放入热水中浸泡。
(3)等水变温,就可以享受清香怡人的橘皮足浴了。
02生姜泡脚
生姜祛寒解表,能够刺激毛细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怕冷、容易手脚冰凉的人可以用生姜泡脚。
(1)取15~30克的生姜,约为中等大小的姜半块,将其拍扁,放入锅中加入小半锅水,盖上锅盖用热水煮上10分钟左右。
(2)煮好后,将全部姜水倒出,加入适量冷水至40℃左右,以不感觉到烫为宜。
(3)洗脚时水要没过踝部,最好边泡边搓双脚。
03盐茶水泡脚
茶叶本身有收敛和吸附异味的作用,茶叶中的儿茶素具有消毒、杀菌、除臭功能;食盐的水溶液,可以让脚部细菌失水失活。
(1)在洗脚水中加入25克茶叶和少量食盐,有助于缓解轻度脚臭。
(2)水量以刚好没过双脚为宜,浸泡并用双脚互相搓洗5~10分钟。
(3)用粗盐抹在脚尖、脚趾之间及脚底部分,并用手搓揉5~6次,休息5分钟后用水冲净即可。
04艾草泡脚
用艾草泡脚能够改善肺功能,对于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人很有益处。
(1)取一小把干艾草,约30~50克,放入锅中加入小半锅水,盖上锅盖用热水煮上10分钟左右。
(2)煮好后将水倒出,加入适量冷水至40℃左右。
(3)用艾草泡脚每周2~3次即可,不宜过于频繁。
05红花泡脚
红花能够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冬季容易发生冻疮和皮肤皴裂的人,可用红花泡泡脚。
(1)取红花10~15克,放入锅中,加小半锅水,盖上锅盖用热水煮上10分钟左右。
(2)煮好后倒出,加入适量冷水至40℃左右即可泡脚。
小贴士:
1.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以15~30分钟为宜。
2.泡脚水温不宜太高,一般维持在40℃左右为宜。
3.饭后1小时内不宜泡脚。
4.太饱太饿时都不宜泡脚。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uritiustour.net/jbszzlff/1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