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医生,你好!最近,自己身上莫名其妙的多了很多红点点,很痒。后来用过治湿疹的药膏后,略有轻缓,但发现手上也开始有了,而且不再是小红点,而是水泡,身上也有那么一些,小水泡破了以后流水,流完水就有一个小眼开始向外脱皮,指缝间最为严重,请教这种问题该怎么治疗?——来自一位网友的咨询
对于这位患者出现的症状问题,其实我们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偶尔出点小水泡,通常很少有人去在意,但很可能是你的身体在向你求救。
很多人到了夏秋交替的季节,手上脚上很容易出现一些小水疱,密密集集的,伴有瘙痒的现象,有时候水疱会自己消失,有些人会挤破它,接着会有脱皮的现象,这种医学上称为“汗疱疹”。
汗疱疹(手部)
目前病因不明,认为跟气候潮湿湿热、饮食肥腻、情绪焦虑紧张抑郁等有关;相信很多人有就诊过,一般没有特效疗法,所以很多人会反反复复出现。
汗疱疹(脚底)
在中医看来,汗疱疹多数与体内有“湿”有关;或是脾虚湿阻,或是湿热内蕴,或是痰湿阻滞,应结合身体其他症状,辨证治疗,能改善或根除症状。
我们来介绍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水泡呢?其实小水泡可能是汗疱疹所致的,是皮肤湿疹的一种,原因通常有三种:
1、体内湿气过重,导致水泡出现
中医认为汗疱疹多因内有蕴热,脾失健运或阴虚内热,汗出不畅所致。中医对“汗疱疹”认识历史悠久,又称“蚂蚁窝”,清代《疡医大全》中记载:“蚂蚁窝多生手足,形似蚁窝,俨如针眼,奇痒入心,破流脂水”。
人的身体内水分含量过高,导致皮肤不能够正常的排泄水分。在处于正常范围内的时候,皮肤能够通过新陈代谢来将废物排出体外,而现在皮肤的这种正常功能已经丧失,部分多余的水分会直接使得皮肤部分地方肿胀起来,形成水泡,也就是人们常见到的手掌起泡。
2、真菌感染
真菌感染后患者有皮肤瘙痒、皮肤起水泡甚至溃烂的现象,受感染部位不同,症状也有所区别。医院一检查就行,一般情况下,可以涂咪康唑、酮康唑等真菌药膏来涂抹治疗。
3、过敏引起
对于一些皮肤敏感的人和极易敏感的人,在季节交替的时候,也许会通过风中传播的花粉或者只是过敏原而引起过敏,手部就会出现水泡的现象。
日常生活中有多注意细节,可以减轻症状,预防复发!
1、日常少吃海鲜、辛辣、刺激、肥腻食品;多吃蔬菜水果、多吃粗粮类食品,有帮助祛湿。
2、可多使用赤小豆、薏仁、魔芋、茯苓、山药、糯米、冰糖这7种药食同源的食物制作成赤豆魔芋薏仁粉,以健脾去湿清热。
赤豆魔芋薏仁粉制作方法:
准备赤豆、薏仁、山药、茯苓、糯米、魔芋适量,冰糖作为调料,可要可不要。
将材料全部打成粉,再混合均匀,需要吃的时候就取适量出来,加水搅拌均匀成糊,一定要搅拌均匀,不然不好煮熟,煮开了就能吃了。
有条件的话可以用细胞破壁机打成赤豆魔芋薏仁粉,这样材料的营养不容易被破坏,觉得自己懒得煮又想经常吃的,可以吃直接打好包装的,开水冲开,搅拌均匀就能吃了。
赤豆魔芋薏仁粉对湿气的作用:
祛湿:薏仁、赤豆、茯苓,三者都是很好的祛湿渗水食材,也能健脾胃,利尿,消炎降火。
健脾:山药、糯米是很滋补的健脾益胃食物,脾胃好了,才能更好的运化体内的水湿。
排毒:魔芋含有一种天然的抗菌素,常食可防治细菌侵袭,起到防菌的作用。
3、生活作息有规律,尽量减少焦虑、紧张、烦躁等情绪出现。
4、尽量避免接触肥皂、洗衣粉、汽油等刺激性物品。
5、尽量保持手脚部位干燥,出汗多时可外涂滑石粉。
6、手上脚上的水疱尽量不要挤破,以预防感染。
7、常艾灸足三里穴,有健脾祛湿的功效。
容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
女人脸上长黄褐斑,可能是“肾气衰减”,吃3物饮1粥,内调祛斑
疾病都是自找的!医生绝不吃这4种水果,没营养还致癌!
眼袋肿大特显老,几毛钱的它,帮你平滑眼袋,眼部紧致更年轻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uritiustour.net/jbszzlff/2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