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冬季,很多人就会冻手、脚和耳朵,又疼又痒,特别难受。“这是由于冬季天气寒冷,局部血管遇冷痉挛、淤血而导致冻疮。冻疮很容易发生在身体的外露部位及四肢末梢,比如脚趾、脚跟、手背、手指、耳朵、鼻尖等处。”
专家说,“另外,冻疮主要发生在儿童和女性身上,还有一些手足多汗的人容易发生。除此之外,长时间在户外工作的人也易被冻疮盯上。”
要想摆脱冻疮的纠缠,只有早做预防才行。而出现冻疮,就当马上治疗,以免冻疮变严重。那我们该怎样预防和治疗冻疮呢?
民间实用防治冻疮偏方推荐
冬季天气寒冷的时候,许多人会长冻疮。这无疑为我们的健康带来的很大的影响,那么有没有什么比较好的偏方能帮助防治呢?下面为大家介绍民间实用防治冻疮偏方推荐,供大家了解。
民间实用防治冻疮偏方推荐
1、将萝卜切厚片,用火烘软烘热,贴于患处,凉后继续烘热,至患处有发痒感觉,每日1-2次;或将萝卜切厚片,煮熟后,趁热贴敷患处,凉后更换,每日2次。
2、干辣椒适量,水煎,趁热洗患处,每次15分钟,每日2次;或将新鲜尖辣椒切细丝,入50°以上白酒(或75%酒精)中浸泡10-20天,使用时用酒或酒精涂搽患处,每日2-3次。
3、大蒜瓣去皮,入锅内蒸熟,在患处来回涂搽搓揉,直至蒜瓣搓碎揉烂不能再用为止,每日3-4次;或把蒜瓣捣泥,用火烤温热后,均匀涂于患处,纱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用3-4天。
4、大葱法大葱白(连须)克,或者配茄根、老姜、干辣椒等适量,熬水,趁热先熏再洗泡患处,每次20分钟,每日2次。面颊、耳廓部位者,也可用毛巾蘸水湿敷患处。
5、取鲜生姜适量,在火上烤热后随即切薄片,来回涂搽患处,至发热为止,每日2-3次;也可将鲜姜捣汁,加热熬成糊状,凉后涂于患处,每日2次。
其它防治冻疮的偏方推荐
1、将老丝瓜烧成炭,研磨为细末,用猪油调匀后涂抹患有冻疮处,30分钟后洗净。每天一次即可。
2、将羊油熬化,涂抹于患有冻疮处。涂抹后无需洗净,每天可多次涂抹。
3、山楂去核捣烂,敷于患处,用纱布包扎3天,对于复发性冻疮有很好的疗效。
4、将烧焦的柿子皮用蜂蜜或植物油调匀后外敷。
民间也有些比较简便的方法治疗冻疮,像用茄子的根茎煮水泡患处。
具体做法:先将茄子的根茎切断,放入水中煮开。然后熬十五分钟左右,沥净,茄子水稍凉后,用它来浸泡患处,每日一次。
另外,还可以用生姜块擦拭患处,其做法是,把生姜块放在火上烤热,切成片后直接擦拭患处。其目的是因为生姜具有驱风散寒的作用,对冻疮会有好处。
还有使用花椒或辣椒煮水,然后用水浸泡患处。这是因为像胡椒,辣椒属于偏辛热的,有温通散寒的作用,对局部冻疮皮肤的血液循环有好处。
需要注意的是用花椒或辣椒煮水的方法,只适用于冻疮末破溃的患者。已破溃的患者,应尽快涂抹抗生素软膏,防止感染。
出门前,一定要穿戴好衣物。
最好在身体的易受冻部位,如耳、脸、手、脚等处,擦些油脂或防冻霜以提高局部的抗寒能力。
在中医学上来说,由于冻疮患者大多体质阳虚,故气血运行不畅,凝滞脉络,久而久之肌肤便会失去养分,导致阴寒久伏于脉络。因此,冻疮的复发率很高,往往“一年生冻疮,年年生冻疮”,所以对付冻疮的关键在于预防。
长冻疮除了天气寒冷的原因外,和血液循环也有密切的关系。进入冬天后,人体的活动量相对减少,血液循环、新陈代谢减缓,特别是手背、脚趾、耳廓等末梢循环部位容易产生瘀血引起局部组织坏死,造成冻疮。所以预防冻疮的最好方法就是促进血液循环。
生活起居
防寒保暖是首要。外出时需戴手套、口罩、围巾、耳套等防寒保暖用品,保证不被寒邪侵袭。
手脚部保暖很重要,选择手套袜套时应选择保暖、透气、大小合适的手套袜套,保证穿得暖和,又不会因手套袜套过紧影响血液循环。
冷水(摄氏10度左右)、热水(摄氏38度左右)交替侵泡,使皮肤增强耐寒能力,改善血液循环,对预防冻疮有很大的作用。
加强日常体育锻炼。例如慢跑、爬山、跳绳、跳舞等。
对于容易长冻疮的部位可以选用摩擦产热的方法。利用每天的空余时间,轻轻搓揉皮肤,直至皮肤微热为止。这也是最简单、最有效的促进血液循环,消除微循环障碍,达到“流通血脉”的方法。
饮食护理
中医认为,冻疮主要由寒冷之气所伤,系阳气不达、阳抑血凝、经脉涩滞、血行不畅而成,治疗方法应以寒者温之、结者散之,采用温阳通络、活血化瘀的食物和药材,效果较好。
如可适当吃点大蒜、生姜、辣椒等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淤、消肿止痛的食物;可多吃羊肉类暖身食物,可以让身体暖合起来;具有理气、通络的白萝卜,可使全身气血舒畅,以减少冻疮的发生;每天睡前一小杯红酒,不仅可以预防冻疮,还可以使皮肤变得更加细腻有光泽。
党参、黄芪、桂枝、当归、丹参、干姜、红花等中药也具有调节血行、经脉的功效。
民间小偏方
进入寒冷冬季,应注意全身及局部的防寒保暖,早戴手套,鞋袜要温暖宽松,保持皮肤干燥。饮食方面要以充足的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为主,保证身体有足够的热量。民间有一些小偏方,对于治疗冻疮也有一定的疗效。
1、在洗手或者洗脚的时候,往水里扔上两个辣椒,这对预防冻伤的效果很好。因为辣椒可以起到温经散寒、活血化淤、消肿止痛的功效。经常用辣椒水洗一洗,能起到很好的防冻作用,尤其是在东北、西北等高寒地区,寒风凛冽,经常容易被冻坏,所以在出门前用辣椒水擦擦耳朵,洗一下手,这样出门以后被冻坏的机率要小很多。此外,辣椒水还能起到抑制手汗和促进手部血液循环的作用。
2、茄子秸、生姜片、大葱、烤热的白萝卜片等对于治疗冻疮效果显著。具体操作方法是将以上任意一种食物煎液熏洗患处。每天三次,每次十分钟。
3、将老丝瓜烧成炭,研磨为细末,用猪油调匀后涂抹患有冻疮处,30分钟后洗净。每天一次即可。
4、将羊油熬化,涂抹于患有冻疮处。涂抹后无需洗净,每天可多次涂抹。
5、山楂去核捣烂,敷于患处,用纱布包扎3天,对于复发性冻疮有很好的疗效。
6、将烧焦的柿子皮用蜂蜜或植物油调匀后外敷。
7、最新研究阿托品、-2等抗胆碱药物外用时具有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以-2为例,具体操作方法是将-2片研磨成粉状,混入常用的冻疮膏里外用,此方法治疗冻疮疗效颇佳。
8、冻疮已形成溃疡时,应用5%硼酸软膏、红霉毒软膏或猪油蜂蜜软膏(猪油30%蜂蜜70%)涂搽溃疡处并用无菌纱布包扎。
专家说,生冻疮的原因除了天气寒冷等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和血液循环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主要是因为冬季活动量减少,血液循环减缓,还有就是衣服穿得太紧。因此,冬季增强体育锻炼,衣着不要太紧,保持衣物干燥,对冻疮的预防很有帮助。
更多精彩~米饭馒头面条都升血糖,那糖尿病人可以不吃吗?专家说出大实话乡下1把“痔疮药”,抹2回,消肿止痛,消灭内、外痔疮不开刀!小腿静脉曲张,藏着致命危险,做好3件事去掉腿上的“小蚯蚓”!白癜风诊疗指南白癜风规范化诊疗转载请注明:http://www.mauritiustour.net/jbszzlff/3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