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容易积累湿气
湿气是中医所说“六气”中的一种,中医认为湿气有“內湿”和“外湿”。
内湿,指饮食不节制,着凉,思虑过度,久坐等导致脾虚,土不克水,导致內湿产生。汗为心之液,肺主皮毛,主宣发肃降,心肺功能下降,水液代谢失常。
外湿:环境中的水分。环境中的水分一般情况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而体内水液代谢失调后,身体和内湿一起起作用,内外合邪,由浅入深对身体进行破坏。使湿气对身体产生危害。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人们在汗出后吹冷风、洗澡,使湿气最易留存体内。
符合症状越多湿气越重
1、头皮屑多,头部出油多,脱发
2、耳内湿粘
3、眼皮下沉有眼袋
4、面部长斑冒痘,面色晦暗发黄出油
5、舌苔厚重且黏腻,舌头边缘有齿痕
6、口臭,睡觉流口水,打呼噜
7、起床后昏沉、疲倦、乏力、嗜睡
8、早起恶心干呕,痰多嗓子有堵塞感
9、慢性咽炎
10、食欲不振,胃胀
11、消化不好,脾胃功能失调
12、虚胖水肿小肚子大,身体发福臃肿
13、手脚冰冷,爱出虚汗
14、长期便秘,小便浑浊
15、大便粘马桶不成形,很难冲下去
16、怕冷怕热,爱食生冷刺激性食物
17、妇女白带多,阴部潮湿瘙痒
18、长疣、湿疹、湿疮
19、脚部起水泡甚至溃烂
20、性机能减退,对房事不感兴趣
如何除湿
医大一院中西医结合肾病科杨洪娟主任提示,如何防治身体湿气重:
怎样去除体内湿气
1、艾灸
寒湿重的(畏寒怕冷、四肢湿冷、夜间出虚汗、饮食头汗出等)首选艾灸治疗。
艾灸疗法是传统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有着温通经络、祛湿散寒、行气活血、补中益气的作用,在祛湿方面,艾灸是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艾灸祛湿,需要坚持,也需要灸对穴位。
2、汗蒸(干蒸)、拔火罐(疏通经络)
汗蒸和拔火罐可以帮助消除疲劳,人会立刻感到全身轻松。汗蒸主要是通过加速体内血液循环,让身体出汗的方法来排湿气。而拔火罐是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养生方式,可以帮助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拔毒泻热。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人是不适合湿蒸的,会出现越蒸越湿的情况。
3、泡脚、适量运动
泡脚可以加速血液循环,帮助祛除体内的湿气。另外,接触高水温,自然就会轻微的排汗,这都有助于祛湿。
另外,适量运动适当流汗,保持房间通风,定期除湿,保持被褥干爽,都有助排除体内湿气。
4、食疗祛湿
中医食疗养生,食用药食同源的食材尤其有效。
湿气主要是脾胃出现了问题,一般祛湿首先就要调理脾胃。当然更好的方式是服用中医师依据个人体质辩证开方做成的膏滋。
注意:目前广泛应用的膏滋并不适合每一个人。
除湿药方
温肾暖足方:以制附子、肉桂、艾叶、红花、干姜等为主要药物,辨证加减可温补脾肾、提高免疫力、缓解疲劳。治疗湿气较重、寒从下袭、下肢湿冷患者。
调理脾胃可食用:茯苓、赤小豆、莲子、山药、芡实等食材。
健康学院为您提供预约专家服务如有需要请致电:
-
审核/标题:王静
文字来源:杨洪娟
编辑/吕玮
图片来源:网络
共建共享全民健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mauritiustour.net/jbszzlff/4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