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脚保健越来越火,男女老少都在用,觉得泡脚能驱寒祛湿。但是实际上,很多人又因为泡脚,反而加重了寒湿气,那是因为你泡脚的方式不对!那我们应该如何科学泡脚呢?
养生先养脚,祛除寒湿百病消
泡脚养生,已有数千年历史,很多明星也习惯每天泡脚。“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湿邪乃除;秋天洗脚,肺腑润育;冬天烫脚,丹田暖和”。
百病从寒起,寒从脚下生,脚是人体各部位中离心脏最远的地方,血液流经的路程最长,加上地心引力的影响,血液回流时就特别费劲。
湿气不除百病生,如果脚部受凉,就会全身寒冷,让湿气有机可趁,机体抵抗力就会下降,疾病也会乘虚而入。
想要祛除湿寒,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泡脚。足底聚集着各种人体重要穴位,每天泡泡脚,将身体里瘀积的湿寒祛除,还能促进血液循环、排出毒素,对身体有着非常大的好处。
哪些情况泡脚反而生寒湿?
泡脚时,如果保暖工作没有做到位,泡脚后张开的毛孔反而就成了寒湿之气入侵人体的机会:
1
●
水温变冷,没有及时加热保持温度
敞口盆子装水,水温会下降得很快,特别是冬季。水变冷,低于体温时,人体容易受寒。
2
●
室内温度过低,或吹着风扇泡脚
泡脚的过程毛孔逐步张大,室温低时,寒气会通过扩张的毛孔进入体内。体质差的人很容易着凉。如果一边吹着风扇或空调,汗出当风,寒湿、风湿就会进入体内。
3
●
泡完脚出汗,马上洗澡
泡脚后体温上升,平常洗澡的水温会比泡脚后身体的温度低,寒湿容易侵入人体,这跟蒸桑拿后不能立刻洗澡是一样的道理。
4
●
女性经期泡脚
这时候泡脚,特别是出汗过多、气血流动过快的情况,容易导致月经量增大,就会导致本身体虚的人更加虚弱,外邪也更容易入侵。
热水泡脚,不是谁都适合
以下8类人群,不适宜用热水泡脚,如果要泡脚,一定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
?心脑血管疾病者
?低血压等体质虚弱人群
?下肢静脉曲张者
?糖尿病者
?肾衰竭者
?严重下肢水肿与尿少者
?严重出血性疾病者
?脚部有外伤、水疱、感染、溃疡者
怎么泡脚才能真正祛寒湿?
足浴是中医的一个外治法,最早是一种用于“治病”的手段。但是要达到效果,一定要注意这几点:
?维持水温不要低于体温。感觉到“不够热”就加热水,可以烧好一壶热水放在旁边,一点一点加。小朋友泡脚时要注意安全,热水壶要放在孩子够不着的地方。
?微微出汗即可,快速擦干换衣。泡脚不宜时间过长,汗为心之液,汗出过多、水温过高容易导致心悸、失眠。
?控制室温,不要对着风扇或者空调吹。
?泡完脚不能洗澡。擦干脚,换好干净的衣服,安静休息是最好的。
?泡完脚不要光脚满地跑。寒从脚下生,泡完脚后脚底是最需要保暖的。
?生病期间、女性经期不要泡脚。有些病症通过泡脚可以缓解,比如风寒感冒、瘀血体质引起的关节痛,但是要在辨证正确的前提下进行,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此方法。
这样做让泡脚的效果提升10倍!
足浴在临床上是有一些讲究的,如果日常泡脚做到这些方面,驱寒祛湿、温补气血的效果会有大幅度的提升:
泡脚水至少没过三阴交
三阴交是肝、脾、肾经的交汇之处,是一个养生保健的要穴,对于妇科病证的调理甚有疗效。
盆里放些鹅卵石,边泡边踩
脚底有人体五脏六腑的反射区,泡到脚部皮肤微微发红时,可以站起来一边踩石一边泡脚,或一边泡脚一边按摩脚底的穴位,泡完脚再按摩脚底也是可以的,一边泡一边按摩效果最好。可以集中按摩涌泉穴或一些让你觉得酸痛的穴位。
用桶泡胜于用盆泡
用桶可以让水没过足三里穴,小腿上的穴位也是很丰富的。泡脚时可以用大毛巾盖住大腿与膝盖,一方面可以保温,一方面能让水蒸气熏蒸经络与穴位,温通经络、通行气血的效果更好。
水里加点“料”,效果更好
1.艾叶:缓解痛经
首先取艾叶30克,生姜克,白酒毫升。将艾叶冼净,生姜切成厚片,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煎煮30分钟后,去渣取汁,倒入盆中,加白酒,先熏蒸后泡足。每天泡15-20分钟,到身上出汗为止,对缓解痛经很有效。
2.苏木:缓解疲劳
把苏木煎煮30分钟,兑凉水至40℃后泡下肢,后背微微出汗。泡完后,再掐掐自己的脚趾肚,略微酸胀即可。苏木泡脚能加快代谢产物排出,养血安神。
3.莱菔子(萝卜籽):除湿化痰
取萝卜籽30-40克,放入药锅里用沸水煎煮15分钟,将煎好的水连同萝卜籽一同放入脚盆中,待水温合适后即可泡脚,可以起到除湿化痰的功效。
4.桂枝:防手脚冰凉
桂枝15克,加水煎煮后,待水温合适即可泡脚。桂枝具有温经通络的作用,加入桂枝泡一泡,手脚冰凉的症状会好很多。
5.花椒:促进睡眠
用一个棉布包50克花椒,用绳系紧,加水煮开后用这个水泡脚即可。花椒包可反复利用,用一个星期左右再换新的即可。用花椒泡脚也是国医大师陆广莘养生最爱,陆老认为,用花椒水泡脚比用热水泡脚促进睡眠效果更好。
6.苦参:减轻脚气
取苦参15克,花椒10克,绿茶10克,50毫升陈醋,倒在毫升的热开水里,再倒入50毫升陈醋,浸泡两小时,用此药汁泡脚30分钟。连续泡一周,一般情况下,脚气就会大大减轻。
7.黄柏:清热燥湿
取黄柏30克,菊花15克。将两药加入清水,煎30分钟,去渣将汁倒入干净的盆中,再加入毫升的热开水,趁药水上蒸时,熏蒸擦洗患眼,之后泡洗双脚,早晚各1次,每次40分钟。黄柏的主要作用是清热燥湿,也就是说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和抗炎作用,对于足部的足癣和湿疹效果不错。
?Theend?
*中药使用方法因人而异,使用前请遵循医嘱。本文部分图文资料来源网络,由汇群养生(HQYSDYH)整理编校发布,如涉及著作权和内容问题,请留言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uritiustour.net/jbszzlff/4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