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冬比较早,天气冷得快。进入供暖期以后,火燥之气在身体上的反应比较明显。临床上很多的孩子,包括成人都出现上火的症状:嗓子干痒,眼睛涨、头痛头涨、胃反酸等症状比较多见。
提醒大家无论家里暖气烧的多热,一定要记得穿鞋、穿袜子做好脚部保暖。进出屋一定要及时增减衣物。否则容易因为温差过大,造成免疫力不适应,出现反复感冒的情况。另外要记得多喝水,多吃水果和蔬菜,补充身体内因为燥气丧失的水分。
针对目前的天气变化,使用代茶饮不当容易伤胃气,造成经络不通畅,阳气郁积造成上火。所以今天给大家讲两味用于足部,泡或者贴敷的药材——吴茱萸和黄连。
吴茱萸
性味归经
性味辛、苦,热
归经归肝、脾、胃、肾经
药物作用
吴茱萸主要用于治疗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外治口疮;高血压
“遍插茱萸”中的茱萸不是吴茱萸
唐代诗人王维有诗云“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注意这里的茱萸,指的是山茱萸而不是吴茱萸。
山茱萸
山茱萸功效以益精气,收敛为主。吴茱萸的功效以散寒为主。
散寒止痛的作用,中成药七味胃痛胶囊等,有吴茱萸的成分。
理气和胃的作用,中成药加味烂积丸、木香理气丸等,有吴茱萸的成分。
止泻的作用,中成药儿泻康贴膜、止泻保童冲剂、加味香连丸、固肠胶囊等,有吴茱萸的成分。
降血压的作用,中成药养阴降压胶囊等,有吴茱萸的成分。
吴茱萸的作用总结为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疏肝下气;温中燥湿。
吴茱萸的使用
吴茱萸有温中散寒和疏肝行气的作用,一般日常口服用量在5g以内,外用适量。
降血压
进入立冬,高血压病人容易出现血压不稳定的状况,如果马上调整降压药又可能会出现血压偏低的情况。这时可以用吴茱萸打粉,贴涌泉穴。这种外敷的方法,会使人体在吸收时起到自己平衡的效果,对缓解血压不稳定更安全。
口疮、口疳、咽喉作痛
吴茱萸打粉,用醋调五角钱硬币大小,贴敷于脚心涌泉穴。成人睡觉贴上,早起摘下即可;小儿晚上贴2-6小时不等。
治疗疔疮
吴茱萸平时可以用于人类的多种疔疮类疾病的治疗,把吴茱萸打成粉清水调成膏状,直接擦抹于患处,能让疔疮引起的肿痛减轻,也能让疔疮尽快收口康复。
泡脚
吴茱萸走肝经,由于肝经的循行经过足底,所以吴茱萸也非常适合泡脚。对于头面部虚火,有嗓子痛,有痰,或者嗓子肿说不出话的患者,每天可以取吴茱萸3-5g之间,熬水适量,兑入泡脚水中,水量没过脚踝。3岁以上孩子泡15分钟,成人泡半个小时左右。
使用禁忌
吴茱萸有一定的毒性,无论是中药饮片还是粉末都要远离孩子放置。另外阴虚火旺者忌服。
黄连
性味归经
性味苦,寒
归经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药物作用
黄连主要用于治疗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黄连的使用
贴敷
用于治疗头面部上火,如眼睛发红、牙疼、心烦、口渴等症状。可以用黄连打粉,贴脚心涌泉穴,清热解毒。
泡脚
对于胃肠不好,有口气重,舌苔厚的症状,也可以用黄连熬水,泡脚。(具体泡脚步骤同吴茱萸)
使用禁忌
正虚体弱、脾胃虚弱患者慎服。
本内容与11月16日《生活+》节目同步。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收听本期内容音频回放
编辑:锦鲤
点击蓝字
往期回顾
菊花—不光可以泡茶喝
蝉蜕—它的味道有点甜
金银花桑叶薄荷—去火三宝
麻黄桂枝—祛风寒外感好搭档
麦冬玄参—养阴生津
陈皮半夏杏仁
石斛—养阴生津
玉竹葛根
决明子蔓荆子
睡眠不好仅仅是因为焦虑?1——酸枣仁
睡眠不好仅仅是因为焦虑?2——远志
便秘、流鼻血、口腔溃疡?我们来谈谈去火、凉血——栀子大黄
疏通胃肠之气,交给我来——枳实
让肠胃舒服点——厚朴槟榔
大汗淋漓,我们需要补阴补气——山药黄精
身体提醒我们需要清热生津——芦根白茅根
夏季醒脑开窍——冰片
夏季祛暑又化湿——冬瓜白扁豆
汤汤水水好度夏——莲子百合
汤汤水水好度夏——龙眼肉芡实
熟悉未必了解——绿豆蜂蜜
止咳化痰——川贝枇杷叶
止咳化痰——僵蚕地龙
西洋参会上火吗?——西洋参
香也是一种药——木香沉香
入秋胃胀不适痰多咳嗽怎么办?——佛手香橼
秋季进补要适宜1——太子参党参秋季进补要适宜2——人参高丽参秋季进补要适宜3——沙参丹参
补益脾肺——黄芪
补益脾肺II——白术
秋季咳嗽代茶饮
预防感冒泡脚法——板蓝根
欢迎到各媒体平台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uritiustour.net/jbszzlff/5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