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常感酸痛,一查竟是帕金森
广东清远的一位55岁男子,一年前突然出现肩颈酸痛,左手使不上力。以为自己是颈椎病,并接受了治疗,但是症状并没有得到根治。直到最近,情绪变得抑郁、左侧肢体无力问题越来越严重的他辗转来到广州就医,医生告诉他,罪魁祸首不是颈椎病,而是帕金森!(图片来源:新闻截图)据医生介绍,该男子除了出现颈肩酸痛、肢体无力以外,还伴有反应迟钝、行动迟缓和睡眠多梦等症状,符合帕金森病的特征。帕金森病年轻化,一分钟自测患病风险
帕金森病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进展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有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新增病例超过10万,近年来还呈现年轻化的发病趋势,有的患者甚至只有20多岁。世界卫生组织专家预测,到了年,中国的帕金森病患者将达到万。在早期,有些帕金森病患者会表现为下肢无力、发沉,走路拖曳,误以为是腰椎病。有些会表现为颈部僵硬、酸痛,误以为是颈椎病。由于人们对该病知识的缺乏,很多患者前期都意识不到自己患上了帕金森,走了很多弯路,错失了早期干预治疗的最佳时机。如果您正在被肩颈腰腿疼痛的问题困扰,不妨抽出一分钟的时间,尝试做以下动作,自查一下是否有患帕金森的风险。若观察到肢体动作不协调,动作迟疑或停顿,或者动作幅度越来越小,就要考虑帕金森病的可能性了,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帕金森,不只是手抖这么简单
一提起帕金森,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抖」。但实际上,有近三成左右的帕金森病人,早期并不出现手颤抖,仅仅表现为身体酸痛、肢体僵硬、动作迟缓、手脚不灵活、面部无表情等,这更容易和其他疾病分辨不清,延误了治疗。更加具体地说,帕金森的临床表现有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两种。帕金森病的典型运动症状除了静止性震颤(即手抖)之外,还有动作迟缓,肢体及躯干的僵直,平衡感下降导致走路不稳、容易跌倒等。非运动症状则包括:嗅觉减退,身体酸痛麻木等感觉障碍;失眠,睡觉时胡言乱语,偶尔还有拳打脚踢等睡眠障碍;便秘、多汗、流涎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抑郁、焦虑、痴呆、幻觉等精神障碍。所以,除了要警惕肢体抖动、运动缓慢等「看得见」的症状外,这些「看不见」的非运动症状同样不可忽视。帕金森能否预防?不幸患病怎么办?
目前,对于帕金森病的预防没有确切的方法,但做到以下几点可能会降低帕金森病的发生几率:1.避免或减少接触对人体神经系统有毒的物质,如农药、杀虫剂,或锰、汞这类重金属。2.避免或者减少使用会诱发震颤麻痹的药物。3.饮食要以清淡为主,搭配绿色饮食,少吃高脂肪食物。4.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不熬夜,适当给自己减压,维持血压、血脂、血糖在健康水平。5.日常坚持适度运动,运动可以防止和推迟关节强直和肢体挛缩,对预防帕金森病发病有积极作用。如果发现自己或家人有疑似帕金森病的症状,医院进行专业评估,判断是否处于帕金森病早期。若患者处于帕金森病早期,应该积极配合专科医生进行规范治疗。而中医对这个病的认识,根据它的临床表现,一般归属到颤证,或者痉病范围之内。《素问》里提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痉项强,皆属于湿。」中医认为其病位在肝,并与脾、肾关系密切,艾灸调理也要从这几方面入手。1神阙穴神阙穴居人体之中央,联系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故神阙穴为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汇海。灸神阙穴可通过调节机体整体情况,改善患者的体质状况而缓解帕金森病的症状。(神阙穴)2百会穴百会穴则是中医调理神志病的要穴,为调动全身阳气的「诸阳之会」,常灸百会穴能提神醒脑、升阳举陷。神阙穴、百会穴配合艾灸期门、足三里、太冲、照海、涌泉等穴,以健脾、养肝、益肾、化瘀,有助于扶正祛邪,从而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期门穴、足三里穴和太冲穴)(照海穴和涌泉穴)最后再提醒一下,由于帕金森患者自身感官能力开始退化,所以在艾灸的时候需要更加注意一些,建议由家人为患者施灸,并随时转载请注明:http://www.mauritiustour.net/jbszzlff/5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