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开春以来在广东省局部肉鸭养殖场开始逐渐流行一种脚软、骨脆、嘴短、舌长为主要症状的传染性疾病,导致生长缓慢,生长周期延长,料肉比高,且出栏(屠宰)易出现断翅短腿的残鸭,采购商和屠宰场拒绝采购,使养殖者遭受严重经济损失,并逐渐成为危害肉鸭养殖的重要疾病之一,导致养殖业闻风丧胆。这种病叫肉鸭细小病毒病。
年以来在我国北方山东、河南、河北江苏、福建等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但在肉鸭养殖比较密集的地区发生率较高。
感染细小病毒的鸭表现为嘴较短或变尖,舌头外露或舌尖平整。
一、番鸭细小病毒有哪些症状?
1、本病是以鸭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脚软、骨脆、嘴短、舌长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病。
2、初期未发现异常,体温不高,病鸭表现为精神萎顿,站立不稳,行走时双脚向外岔开,呈八字脚,严重的可出现跛行。
3、后期表现为嘴(上下喙)较短,鸭舌弯曲突出外翻(舌头露出来),明显个体偏小,容易断腿断翅,鸭群大小不均匀,舌头变长。部分患鸭有腹泻现象,死亡率较低。
解剖病鸭,可发现病鸭表现为骨质脆弱(易断),骨髓空心、容易断裂。淋巴、心肌出血,肝脏萎缩,腺胃肿大,肠道出血,关节积液等。
二、番鸭细小病毒的流行规律:
1、本病主要感染10-20日龄的雏番鸭,40-50日龄均有感染发病,病程长,康复的鸭均带毒。
2、只要是这该棚出现过本病的,场地未做好有效的防控措施,下批再饲养时感染的机率性很大。
海大集团针对该疾病开展科学的诊断
针对这一严重影响养殖户养殖效益的疾病,海大研究院组织科研力量,对该疾病进行了病源鉴定工作,经过病样采集、病毒分离检测、实验室确诊、动物回归实验等程序,确认检测的病毒为番鸭细小病毒病。
番鸭细小病毒预防措施
1、加强鸭舍日常管理,尤其是加强消毒防疫及现场卫生管理工作;
(1)定期清理场地粪便;降低对鸭群二次感染;防止粪便有害气体的产生。
(2)养殖区域定期消毒;消毒应选择广谱高效对鸭、鱼等副作用的产品,如“海大聚维酮碘溶液”。
2、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防止继发感染其他鸭病;
番鸭细小病毒-小鹅瘟二联苗的免疫:
(1)雏鸭:1-3日龄,0.5ml/只,皮下注射;
(2)种鸭产蛋前和产蛋中期1-1.5ml/只,皮下注射;
3、定期进行细小病毒的抗体检测,尤其是产蛋初期(25周前)的种鸭/蛋鸭,对抗体较低或者抗体水平参差不齐的鸭群进行补充免疫。
1、根据区域(场地)发病史,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如使用多维、维生素D、抗病毒中药等提高免疫力;
番鸭细小病毒治疗
1、对发病鸭场进行封闭管理,严防人、物交叉感染,该病水平传播迅速,一般情况下一个星期内可以感染全场。
2、对受威胁的健康鸭群进行紧急接种,皮下注射番鸭细小病毒-小鹅瘟二联苗,并加大消毒力度。
3、感染初期:鸭群注射高免卵黄抗体或高免血清,1-2ml/只。1天1次,连用2天。高免卵黄抗体或高免血清中添加头孢、阿米卡星等抗菌药物,可有效控制细菌继发感染,缓解病情,效果更佳。
4、感染后期:对已出现临床症状(断脚、断翅,舌头外露,喙变形)没有治疗价值的病鸭进行淘汰。
治疗原则:选择抗病毒、抗菌、解热镇痛原理;特别注意及时补充维生素D和微量元素。
1、抗病毒:抗病毒类药物如海大新农温易清、抑感宁、荆防败毒散等;
2、病毒病与细菌病混合感染,往往加大治疗的难度,所以为了防止继发细菌病的感染,可以考虑在防治过程中辅加抗生素(选择对细菌疾病较敏感的药物如:氟苯尼考、硫酸新霉素、恩诺沙星等)。
3、保肝护肾:增强肝脏的能量和解毒功能,提高采食量,如海大禽普健。
4、解热退烧作用:恶性传染病都伴有高烧的症状,不考虑解热退烧,治疗效果都会打折扣,如海大阿普欣。
5、维生素D的功能是维持机体内钙、磷的正常代谢。特别是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调节肾脏对钙、磷的排泄;控制骨髓中钙与磷的储存和血液中钙、磷的浓度等,从而促进骨髓的正常钙化。
6、修复肠道黏膜,补充肠道有益菌,加快促进钙磷的吸收,如海大优菌源
东莞海大黄光辉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uritiustour.net/jbszzmb/2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