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花椒和艾叶碎片加水0毫升煮开后再用文火煮20分钟后倒入脚盆中,再将老陈醋和食盐倒入脚盆中,然后略微搅合几下即成为泡脚药水。
人先将双脚在脚盆上进行熏脚,待水温适合泡脚时便可泡脚。在泡脚之前,先将脚巾浸泡在药水中片刻后拿出并拧干,热敷在双膝上后再泡脚。
泡脚的时间一般为10——30分钟左右,一旦水温下降时可及时地添加些热水。每天临睡前一小时泡脚,凡有皮肤过敏或者患有皮肤病的老人慎用此方泡脚。延伸阅读2——一位网友使用“花椒水泡脚”心得我是个中医爱好者,平常体质较弱,寒气大。前一段时间,用花椒水泡了一回脚,反应比较强烈,一句话:就是不舒服,但当时也没多想,过后就停止了,前天晚上我用花椒水又泡了一次脚,我是手脚都泡的,到夜里,感觉浑身不舒服,燥,媳妇说我身上热,我才知道是发烧,而且一晚上反复腹泻了三四次,但倒没有平常发烧那么难受,第二天正好没事在家,早上起来,反复考虑,结合上回的情况,我判断应该是一种排病反应,只是原来我没有认为花椒水泡脚能有这么大的力道,于是我分三次服用了治疗风寒感冒的感冒清颗粒,用以解表,白天又腹泻了两三次,上午和下午测量体温,都是37.5度,到昨天也就是第二天晚上,有忽冷忽热的现象,有点头痛,九点左右,又继续进行了花椒水泡脚,夜里感觉比前一天好多了,今天也就是第三天身体基本恢复正常,只是稍稍有点头痛,没再吃药,手脚不再感觉冰凉,也没有平常发烧的疲劳感。
传统中医认为花椒:温中止痛;除湿止泻;杀虫止痒。主脾胃虚寒之脘腹冷痛;蛔虫腹痛;呕吐泄泻;肺寒咳喘;肺寒咳喘;龋齿牙痛;阴痒带下;湿疹皮肤瘙痒。我分析,这次的实践,基本上可以确定是一次排病反应,由于大量输入花椒的有益成份和正气,结合热水的作用,产生了通经络、逐寒、去湿的作用,使身体由三阴病向三阳病转换,病邪和寒邪由脏腑转移到了体表,出现了体温升高的现象;再一点由于正邪反复争夺,身体也出现了寒热错杂的一些症状。由于坚持治疗,最终基本将寒邪逐出体外。通过这次实践,有几点值得探讨:一是花椒的作用不容小视。花椒去寒的效果明显,大有回阳的作用。而且温而不猛,感觉也没有附子那么燥,价格又便宜,实在是个好东西。另外,花椒主要走的是脾经和肺经,脾乃后天之本,而从五行上讲肺应该是肾之母,这样应该对肾脏也多有益处,实在是健身去病的好东西。
二是泡脚的作用不可小视。三阴病较为复杂,多数集中在肾、肝和脾等中下焦,有人说中下焦病适合用泡脚的方法,现在看来果然不假,以前小视了泡脚。
三是排病反应作为中医治疗中经常出现的情况,应该广为宣传,否则大多数人会在中医治疗的关键时刻放弃,反而会说中医不好。本人初学中医,认识肤浅,是否正确,请高手指教。另外,如要模仿,请一定在中医师指点下进行。
附:花椒的其他用法
止牙痛——花椒白酒漱口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花椒味辛、温,能除寒痹,坚齿明目,还有麻醉、消炎、止痛的作用。用白酒泡花椒再漱口,对牙龈炎造成的牙痛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约10克花椒,倒入半杯开水,盖住泡上5分钟,然后倒入一两白酒,再盖住,等其冷却并过滤掉花椒后,喝一口含在嘴里,像平时漱口一样,一会儿低头,一会儿仰头。如此反复10多分钟,牙痛就能缓解。
治痔疮——花椒水坐浴
痔疮,中医一般辨证为肠风有热,应清热利湿、凉血解毒。花椒有温中止痛、驱湿散热的功效,所以能促进康复。
取花椒克、水毫升,先浸泡大约半个小时,先用武火将水煮沸,然后再用文火继续煮15~20分钟左右。
然后利用花椒药液的热气熏蒸患处,待汤药至40多度的时候再进行坐浴治疗,每天1~2次就行。
如果嫌煮花椒水麻烦,也可用沸水冲泡花椒,以使药效成份更好地溶出,待水温后再局部熏法或者坐浴。
治着凉腹泻——花椒肉豆蔻煎水
夏天吹空调、吃冷饮、喝啤酒的人不在少数,因为受凉或吃多寒凉的东西而出现腹痛肠鸣、腹部闷胀、腹泻时,也会用到花椒。
花椒6克,肉豆蔻3克,水煎取汁,早晚分次服用。每天1剂,连服1~5剂,就能基本没事了。
花椒是纯阳之物,散寒除湿,止泄泻。肉豆蔻具有温中涩肠、行气消食的功效,这个方子能温中、燥湿、止泻,也适合治疗小儿夏天寒湿、风寒腹泻。
小儿消化不良外用方:以花椒末填满患儿肚脐,再贴上暖脐膏,并以宽布带固定24小时,如未好转,可再贴一次。
解寒咳——花椒炖梨
受了凉咳嗽不停,可以试试花椒炖梨。
用1只生梨,在上面戳5个小孔,孔内各塞花椒1粒。隔水炖熟,冷却后去掉花椒,吃梨喝汁,很有效果。
花椒具有温中散寒、除湿止痛的功效;梨味甘、性凉,入肺、胃经,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作用。
花椒炖梨既有花椒的热性,又具有梨的凉性,结合优势,调和药性。要注意这个验方主要针对于风寒咳嗽,热咳并不适用。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明天精彩继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uritiustour.net/jbszzmb/2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