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热水泡脚,胜似补药。”
热水泡脚自古以来就是一种非常受人们欢迎的养生方式,特别是在冬天,热水泡脚可驱除寒冷,温阳暖体。
图片来自网络
可惜,泡脚不是人人都适合的,有人就因为泡脚出了事!
泡脚泡到要截肢?
一位50岁的阿姨在泡脚后,双脚又红又肿,还失去了知觉;她以为是水温太高,血管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心想着过几天就好了。
但过几天之后,双脚非但没有变好,反而变得又大又肿,没有一点血色,她还出现了高烧不退的症状,医院治疗。
结果,医生诊治后建议:为了保命,患者需要截肢。
原来这位阿姨是糖尿病患者,已经患有七八年的糖尿病史。长期高血糖的影响,患者下肢容易出现血管、神经病变,导致脚部供血不足,肢体麻木、感觉退减等;致使患者在泡脚的时候,无法准确感知温度,造成烫伤,加上下肢原本就供血不足,烫伤、破溃不容易好,出现感染,危害生命。
以下5类人泡脚时需格外谨慎
01心脑血管病患者
对于有基础血管疾病的人来说,泡脚时间较长、温度过高等因素,可能增加心脑血管负担。
此类人泡脚时水温不宜过热,一般在40℃~45℃为最佳;时间也不宜过长,10分钟左右即可,否则将导致大脑和心脏供血不足,出现头晕目眩等症状。
02
糖尿病足患者
糖尿病足患者的皮肤比较脆弱,脚部末梢神经对温度不敏感,正常人感觉很烫的水温,他们却感觉不到,所以很容易被烫伤。一旦被烫伤,哪怕是一个很小的水泡,若不及时就医,都可能导致足部感染、溃烂,严重的甚至会造成截肢。
03
静脉曲张患者
静脉曲张的主要病因是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脚部温度的升高只会增加局部血流量,不能改变静脉回流的速度,反而可能加重静脉回流负担,导致曲张的静脉进一步扩张,加重下肢充血,使病情加重,很可能把脚越泡越肿,所以千万不要用热水泡脚、泡腿,也不宜用热水袋暖脚或洗桑拿浴。
04
足癣等皮肤病患者
很多人误以为泡脚能减轻足癣症状,其实用热水泡脚反而可能导致继发性细菌感染。对于皮肤已经破溃的伤口,热水泡脚更是雪上加霜,一定要敞开伤口,干燥通风。足部患有疱疹、湿疹等疾病的患者也不要用热水泡脚,一旦将皮肤弄破,很容易造成感染。
05
儿童
如果孩子的脚不是很凉,就没必要泡脚。人体足弓在儿童时期逐渐形成,此时如果经常用热水泡脚,可能会导致孩子足底的韧带变得松弛,不利于足弓的形成和维持,长此以往,会增加形成扁平足的风险。
图片来自网络
泡脚应遵循两个原则
泡脚想达到理想养生效果,不是简单地将脚泡进热水就好了,还需掌握一些正确、简单易行的方法,把握好“三不”“两度”的原则。
三不
饭后不宜马上泡脚。饭后泡脚是很多人的选择,但是要注意,由于饭后胃部的消化需要供血,泡脚会将血液引流到身体其他部位,为了避免导致消化不良,建议饭后一小时再泡脚。
泡脚不要看书、看电视。泡脚时看看电视、看看书报十分惬意,但其实这是不大好的习惯。看书、看电视的时候需要集中精力,脑部要集中供血,脚部对温度感知也较差,建议泡脚的时候听听一些轻音乐,放松身心。
泡完脚不要马上睡觉。睡前泡个脚也是很多人的选择,泡完脚后我们都会认为身体暖了,直接盖上被子睡觉更能保暖,其实在泡完脚后,温度并未完全到达全身,此时建议对脚部、小腿做一些简单易行的按摩,让热量传到全身,在冬天这样睡觉更加保暖。
两度
温度。冬天泡脚多数人都喜欢用非常热的水,但是温度过高容易使血管扩张过度,回流过多,容易出现头晕、头胀,所以一般泡脚的温度建议在45℃左右。
时间长度。有时我们泡脚的时候听着音乐不自觉地就泡上半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然而过长时间泡脚不仅也会导致血液回流过多出现头晕、头胀,而且对皮肤也不好,容易出现局部皮肤干燥等问题,20~25分钟即可。
来源:人民健康网、腾讯网编辑:医馆君更多精彩科普……
1
有这5个特点的人更容易猝死!当身体发出这些“警报”,别再忽视了!2
从发热到死亡仅13天!1分钟自测你的感染风险3
一声巨响,父女双双身亡!冬天家里常用的这几种电器,很多人还在用错!转载请注明:http://www.mauritiustour.net/yfjbzs/3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