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眼是由于长期摩擦和受压引起的圆锥形角质层增厚,有角质中心核,尖端深入皮内,基底露于外面。鸡眼为嵌入皮内的圆锥形角质栓,一般自针头到黄豆大或更大,表面光滑与皮面平或稍隆起,呈淡黄或深黄色,半透明。圆锥的尖端伸入皮内,呈楔状,底面扁平露于皮外,若用力将其表面的角质物削去,在中央可见一坚硬的针状角质栓塞,外周有一圈透明的淡黄色环,呈鸡眼状。大多为1-2个,偶有多发者,一般不易自愈。多见于青年人,好发于足底及足趾。如果鸡眼尖端压迫神经末梢,则行走时感觉疼痛。治疗:医院进行激光烧灼。如各种方法均治疗无效,则可行鸡眼挖除术。预防:要矫正足畸形,穿着宽松、大小合适的鞋,减少局部摩擦和压迫。
(1)鸡眼是足跖或足趾因长期被挤压或摩擦而发生的圆锥形鸡眼状的角质增生物。治疗宜先用热水将患处泡软,削去表面角质层后,保护周围、露出鸡眼,然后外敷各种强角质剥脱剂,如市售鸡眼膏、15%的柳酸乳酸雷锁辛软膏、0.3%的维甲酸软膏、10%的硝酸银液等,每隔数天重复1次,直到将尖端挖出为止。
(2)挖除术去除:可用方法多为用尖头手术刀沿角质肥厚边缘处做环形切口,用有齿镊子夹住,在透明带上层进行剥离,将鸡眼挖出。挖出后立即行走不痛,至少可2个月不痛和不发。若再发可再挖,一般I—2次,个别5—6次均可痊愈。上述挖出法可结合外敷法合并治疗。
本文摘自:《运动伤病防治》
主编:司玉灿姚林陈阁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uritiustour.net/zyzljbsz/2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