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海鲜一定痛风吗?
带你认识痛风
大家生活在三面环海的魅力大连,吃饭离不开海鲜。但传说中海鲜吃多了就得痛风,是真的吗?今天,带大家了解痛风。痛风,与风无关,但是真的痛。这个词其实是英文tophi的音译,tophi就是指痛风石、结节瘤。这种病偏爱于中老年男性,男女比率为95:5,且女性大都是绝经后的妇女。
痛风(结节瘤)
痛风有什么表现呢?
首先,患者首次发病多是午夜被足部的剧痛痛醒,伴发足踝部的红肿。
足踝部的红肿
然后,初次发病后经过1-2周的痛苦,患者能自行缓解,此时有的患者可出现疼痛部位皮肤脱屑、瘙痒的表现。
随后,痛风会不定期的反复出现,疼痛程度越来越重、疼痛部位一次次的增多,疼痛由第一足趾周围进展到踝部、膝部、甚至上肢的腕部、手指、肘部。
最后,疼痛处出现结节瘤,关节变畸形、甚至表面皮肤溃破,可看到豆腐渣样的痛风石破溃而出,患者苦不堪言。
为什么说海鲜与痛风密切关联?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痛风的实质是我们体内的一种代谢产物尿酸在体内过多沉积所致。而海鲜中有大量嘌呤最终能在我们体内变成尿酸。那么,吃海鲜就一定得痛风吗?不一定。因为我们体内尿酸有80%是我们自身细胞代谢产生的,食物产生的尿酸只有20%。
比率图
尿酸产生后,经血液运输到肾脏经尿道排出体外,只要我们身体产生的和排出的尿酸维持平衡、尿酸浓度在血液中小于一定的浓度(umol/l),即使吃了再多的海鲜,也没有痛风的危险。但是,当身体出现尿酸代谢异常,产生的尿酸不能及时排出时,尿酸浓度就增大,到达了血液饱和度时,尿酸就变为尿酸结晶,在局部沉积,就发生了痛风。因此,体检发现尿酸高的人群尽量少吃甚至不吃海鲜。
其实,不仅海鲜能导致高尿酸,还有很多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酒精、软饮料、豆制品等。
如何预防痛风?
1、减肥。已证实,肥胖、高血脂的人体内尿酸浓度大。
2、多运动、多饮水(每天大于ml),加强尿酸代谢。
3、高尿酸的人群需尽量避免食用高嘌呤食物,禁酒(尤其是啤酒)。
确诊了痛风怎么治疗?
1、休息,禁食高嘌呤食物、禁酒。
2、应用抗炎药物以及降尿酸的药物。
3、如果已形成痛风结石,需行手术切除结石。
总之,经常吃海鲜有得痛风风险,但没必然联系。如果有痛风家族史,又发生过夜间足部疼痛、红肿,医院相关检查,及时治疗,避免痛风到后期发生关节畸形、皮肤溃破等严重并发症。
咨询(赵博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mauritiustour.net/zyzljbsz/5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