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期间,除了祭拜先人,不少市民朋友们都喜欢品尝应季的清明团子。
刚出炉的青团香糯可口,不仅让人胃口大开,还有利于祛湿散寒,缓解湿热内蕴,其中起到最大药效的就是仲春的一抹清绿——艾叶。
古语有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清明前后气温起伏多变,适当固护人体内的正气有助于驱邪防病,而艾草就是此时最佳的选择,据中医典籍记载古人将艾叶用于预防瘟疫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属于极易就地取材的一味中草药。
春季人体阳气生发,使用艾草可帮助人体升阳,抵抗外邪,保护脾胃;鲜艾叶常用作食疗或外洗用于皮肤瘙痒等;而干艾叶捣碎成艾绒制成艾条,用来通经活络、温经止血,此外艾草的茎、叶都含有挥发芳香油,所产生的独特芳香不仅能促进食欲,还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
常言道:“清明食艾,无灾无难”,当下这个时间点也是艾草一年中长得最好的季节,无论口感还是药效都处于“巅峰期”,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艾草的“奇妙功用”吧!
艾叶入食艾叶被称为“女性的养生草”,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经,能散寒除湿,温经止血,适用于虚寒性出血及腹痛,对于妇女虚寒月经不调、腹痛、崩漏有明显疗效。
艾叶煮蛋材料:艾叶10克、干姜15克、鸡蛋2个、红糖适量。
做法:将干姜切片,和洗净的艾叶、鸡蛋一同放进锅里,加适量清水,先用文火把鸡蛋煮熟。然后,把煮熟的鸡蛋剥壳,再放进锅里药汁中煮10分钟。加进红糖,吃蛋喝汁,美味可口。
功效:艾叶能暖气血而温经脉,治女性气血寒滞;干姜能去脏腑之沉寒、胃部冷痛。这道菜不仅能治常见的寒性痛经,更能扫净女性体内的诸多恶寒症状,比如畏寒、手脚冰凉、唇舌青紫、小便清长、腹痛、月经紫暗夹血块等。
艾叶泡脚艾叶最常用,最简便的药理功能就是泡脚,艾叶泡脚对于许多处于生理期的女性朋友而言,可促进血液循环,驱除体内湿寒;亦可除脚臭、去脚气、改善脚部出汗的毛病,还有利于改善支气管炎和类风湿等疾病,缓解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牙龈发炎等与虚火、寒火有关的症状,可谓一举多得。
做法:
准备鲜艾叶50克,如果是晒干的艾叶就用30克。
加水毫升煮开。
煮开之后让水滚15分钟左右,再捞去艾叶,把药水倒在一个桶里就可以了。
注意:让艾叶水自然放凉,不要掺冷水,待水温降至45℃时就可以浸泡了。如果在泡的过程中水冷了,可以再加艾叶水后加热即可。
艾叶泡脚最忌的就是寒气侵入,所以最好不要在敞开的地方泡脚,整个过程也要注意保暖。另外切忌天天用艾叶泡脚,每周2到3次为宜,每次泡的时间保持在20分钟左右即可,最好是在晚上睡觉之前泡,有助于睡眠。孕妇偶尔泡一次无碍,但最好还是遵医嘱进行。
艾草入浴艾草浴不仅有利于防治感冒,对湿疹、毛囊炎也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另外艾草可以促进气血流通,改善皮肤新陈代谢,具有一定的美容作用,但具体要遵医嘱。
做法:取新鲜艾草50~克,在浴缸中用沸水冲泡5~10分钟,然后取出艾草加水调至适宜水温即可洗浴。
艾灸治疗艾绒是艾草的天然加工品,而艾绒又是制作医用艾条的重要材料,临床上可以通经活络、散寒止痛。
进行艾灸治疗时,医生们用艾灸材料燃烧产生的艾热刺激患者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节人体紊乱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此外产妇在坐月子期间可以让家人帮忙用艾叶煮水洗头、洗澡,具有理气血、逐寒湿、止血、安眠、温经的功效,用艾叶做药枕或熏蒸还可以防病等。
室内熏艾随着春季雨水逐渐增多,湿气日渐加重,呼吸道疾病发生的概率也增加,室内熏艾能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做法:用艾条在室内进行熏烟30分钟,能起到对居室消毒杀菌、驱除虫害、清洁空气的作用,对呼吸道传染病等也有预防效果,且气味清香,对水痘、腮腺炎、猩红热等传染病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提醒:有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要谨慎用艾叶熏,一些敏感患者可能对艾条气味不耐受,会觉得胸闷加重、咳嗽增多。
“艾”生活,“艾”美食
今天,一早来我院食堂就餐的同事们依然收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美食——我院特制的艾青团子。
为了保证每个人都能收到这份美食,食堂也是从凌晨就开始忙碌了,同事们都表示今天的“一抹青绿”让自己的心情清新不少了!
来源:医院
通讯员:徐尤佳
编辑:黄萌楣周芸
审校:谢涛
核发:万洪新
图片: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uritiustour.net/jbszdzz/6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