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媛妈育儿日记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过年在即,对大人来说是个阖家团圆的机会。对孩子来说,新衣服、新环境、各种亲戚鞭炮和食物带来的更多是兴奋和期待。
不过,在这种热闹的环境下,父母千万不要忽略了孩子的安全问题,尤其是年龄还比较小的孩子。
发生在孩子身上的那些案例,要引以为戒
拜年时,两岁多的儿童被二伯哄逗,共喝了1两多的米酒。之后出现了呕吐、抽搐等多种不适症状,被诊断为酒精中毒,且已经造成了严重的脑损伤。
原本聪明可爱的孩子,从此只相当于1岁宝宝的智力水平。
亲戚喂食了两岁半大的宝宝一粒开心果后,不小心呛入气管。将孩子送医后,尽管紧急接受了手术,仍然回天乏术。
3岁宝宝本身有湿疹,还患有哮喘,被喂食了虾和螃蟹,当晚全身就起了严重的疹子,同时还伴随着呼吸困难。
厦门1岁宝宝肚子饿了,7岁哥哥找到家中的果冻,打开后喂食给弟弟。谁知刚吃几口弟弟就被噎住,医院抢救无效身亡。
过年期间人多、食物多,家长一定要警惕孩子误食和亲戚喂食,可能是致命的。
这些食物尽量离娃远一点
1)年糕、元宵等高粘食物
过年期间,很多地方的习俗都有吃年糕或元宵这一项。但这类食物由于原材料是糯米,特别粘牙,尤其不要给三岁以下的孩子吃,如果吞不下去就可能出现危险。
就算吞下去了,也不利于消化,会加剧胃酸反应,使宝宝感觉到胃不舒服。
2)咸菜等腌制类食品
通常老人到了冬天,就喜欢自己在家腌制咸菜、肉类。
为了防止微生物侵扰导致腐败,腌制过程中都会放大量的盐。大人偶尔食用是没关系的,但没有必要给孩子吃这类食物。
除了咸菜腌肉之外,鱿鱼丝、牛肉干、培根、鱼片等食物也要尽量让孩子远离。
3)话梅、蜜饯类食物
很多家庭过年都会购买此类小食品,先不说其中的大量添加剂,就是话梅里的核,如果孩子吃的时候被卡住,也会造成致命威胁。
4)花生,瓜子等坚果类食物
很多专家都提示3岁内的宝宝是不能吃坚果的,因为此时的他们没能力嚼碎坚果,加之吞咽反射尚未发育完善,颗粒比较大就特别容易卡住气管。
如果救治不当,可能短短几分钟内就会夺去孩子的性命,大人绝对不能忽视。
尤其夏威夷果这类圆形坚果,很容易滑进孩子的气管。
5)蜂蜜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1岁以下的宝宝最好不要吃蜂蜜。
蜂蜜中可能存在肉毒杆菌孢子,婴幼儿的肠道菌群并不具备大人那么强的防御能力,很容易肉毒杆菌中毒,从而引发食欲下降、身体虚弱、便秘等各种症状。
孩子误食的急救措施,家长要了解
第一步:观察宝宝的情况
首先家长要搞清楚的是,宝宝刚刚到底吃的是什么、吃了多少量,然后观察其呼吸、脉搏以及脸色的状态,并询问其是否有头晕、呕吐感,这是决定后面处理方式的关键。
第二步:看宝宝能否发声
如果宝宝还能发出声音,说明硬物还在食道内,或者只堵塞了部分气管,医院治疗是最稳妥的。
如果宝宝已经不能发声,则说明很可能吞咽物完全堵塞气管,要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不到一周岁的婴儿,需要家长将其面朝下放置在手臂上。用一只手卡住下颌骨,另一只手则在肩胛骨之间的背部拍5次,尝试让孩子吐出异物。
若此招无效,则应把宝宝翻过来放置在大腿上。固定好其头颈之后,再用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快速压迫宝宝的胸廓中间位置,同样需要重复5次。
一周岁以上的孩子,则应当用两条手臂从其身后绕到肚脐与肋骨中间,双手握成拳,快速有力地朝上方冲击,直到孩子吐出异物为止。
第三步:判断异物体积
如果孩子吞食的食物体积很小,且没有出现其余的特别症状,无需治疗,只要等待一两天后就能排泄出来。
若孩子吞食进去的物品体积较大,尤其是骨头这类尖锐的异物,不要随便听信偏方,医院处理。
过年期间大家的心情肯定都不错,但也不能因此忽略了孩子的安全问题。尤其此时亲戚多,如果碰到有不适当逗娃的行为,家长要适时阻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uritiustour.net/jbszdzz/8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