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我第一次进入病区,有过紧张、害怕,毕竟是一个20几岁的小姑娘,哪有不紧张那一说”
“完了,这一刻,我知道这是拉肚子了。天呢,最惨的一件事发生了”
“每天上班前的闹钟都是定不少于5个,就只想多睡那么几分钟。每天最开心的就是出隔离区,脱下防护镜的那一刻,我觉得整个世界都是我的,哈哈哈……”
“等疫情过去!我要去看杰哥演唱会,还要找个帅帅的男朋友”
……
今天百理君推荐的是一份原汁原味的疫区日记,来自支援武汉的陕西姑娘郭佳萌。
她是医院消化三科护士。
这个年出生的姑娘,今年是进入护理岗位的第二年,医院。
她一直有记日记的习惯,认为这样才能把每个平凡的一天都变成以后最有记忆的一天。“我有幸参与救治,我就希望把这样一段岁月记录下来,以后回过头来看该多有意义。”
百理君一口气读完了她发布在微博上的所有疫区日记,一个爱美的,有点娇憨的美女形象瞬间映入脑海,工作有苦有累,生活上有尴尬,但这都不妨碍善良的姑娘默默的付出。百理君也相信,你读了她的日记,读了她工作和生活,你自会感受的到。
2月3日,郭佳萌随队到的武汉,到现在已经20多天了。
日记从进入病区的前夜开始,因为受篇幅所限,百理君只选了几篇,还有删节。
2月8日23:53(来武汉的第5天!)
加油!Fighting.
愿疫情提早结束
平安归回!
元宵快乐。愿都健康、平安!
明天将要进入病区
我将尽我所能战必胜!
2月10日10:25(来武汉的第7天!)
前面几天根据排班为进出病区的医护人员进行清洗消杀的后勤保障工作,为大家进出酒店把好最重要的一关。昨天(注:9日)是我第一次进入病区,有过紧张、害怕,毕竟是一个二十几岁的小姑娘,哪有不紧张那一说。但是当我每天吃饭时看着新闻,我看到那一双双渴望帮助的眼眸、看到那些惊慌失措躺在病床上失落患者蜷缩的样子、看到忙忙碌碌的医务工作者身着防护服穿梭在各个病房诊疗的过程,我很坚定自己当初下的决定,来到武汉支援、逆行而上、奔赴前线。
古有木兰剃发从军,今有国医护士剪发战疫。2月5日那天,我剪去了想要烫成大卷美美的长发、剃了枕后及两鬓扎眼的毛发,只为能够减少交叉感染的几率、缩短穿防护服的时间。这是我人生中最“骄傲的时刻”!
来到武汉后我们抓紧时间集中再训练,一遍一遍的严格练习防护用品的正确穿戴,互相监督、帮助对方紧扣每一个细节,督导们耐心的指导着我们的穿脱规范,确保我们每个人的自身安全防护。
今天将是我进病区的第二天。我相信,紧张感将会缩小,使命感将会放大。我会不负所托,认真穿脱好每一次防护用品,干好每一次治疗工作,温暖病区的每一个患者,打好这场攻坚战!而现在最美的时刻:是穿上防护服的我!武汉加油!
2月11日14:52(来武汉的第8天)
因为我们是“战士”
昨天下午4点15分睡醒来,收拾、整理一系列的动作完成后4点30分。缓慢的关掉房间的门(因为房间还有另一个同事在睡觉,她是上的晚上9:30的班),套上雨披叫上另一个要搭班的同事,坐电梯、领口罩、出门坐班车、点人数、医院。昨天是进隔离病房的第二天,比起第一天的懵懂、紧张、慌乱明显感觉到放松了很多。进入清洁区先更换靴子、换防护服、穿隔离衣、戴护目镜等等。一系列的动作完成后可能过去了15分钟左右。然后走出门口有同事专门为我们在防护服前面和背面用记号笔写下名字,以便于进入隔离区后认人,有的同事还会在防护服上写上鼓励语、画个小心心。
前天在我们工作群里有老师说护目镜上涂洗手液或者碘伏,雾气会很小甚至没有,所以我就尝试了用碘伏擦了一点,紧接着让同事帮忙拍了人生第一张防护服下的“美照”。换装完毕,大家在清洁区互相加油鼓气迈进隔离区。我穿着防护服踩着楼梯上5楼,真的不是一般的难,缓慢的步伐、清晰的喘息声在这个楼梯间如动听的音符在跳动着。
可能对于我来说,现在最潜在的大问题就是和患者的沟通问题,住在我们病区的大多数是年龄大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就听不太懂他们说的一些当地话,所以在给他们测生命体征、做治疗时,我尽量是放慢说话速度,有时候手舞足蹈的表达一句话的意思,把老人们还逗的乐呵呵的。沟通再困难也有解决的办法,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我认为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让患者树立一个好的心态、增强他们战胜病魔的信念,在这里,我们是“战士”,一起并肩作战,度过难关!恢复往日的武汉繁华!
2月14日13:55(来武汉的第11天)
春雨“洗漱”过的武汉,情人节快乐!
早晨起床,拉开窗帘,窗外的春雨在滴落,今日的武汉绵绵小雨。
有人形容医护人员就是那一道道穿透了黑云的曙光,是夜空中最耀眼的星。其实,我们就是个普通人,是个专注于自己职责,做好自己分内事的普通人。在隔离病房内,在这个特殊的工作场上,我们在病人的眼里是一个个防护森严的工作者,看不到我们的面部表情,他们也会产生无助与焦虑。而我们的言语和肢体语言恰好是表达关心、传达爱的一种方式。
在这里,只有我们能接触他们,给予他们最直接的关爱、鼓励。所以除了简单的治疗,那就是心理的疏通,多和他们聊聊天、给予他们眼神爱的交流。让他们对战胜疫情不恐惧。相信,我们在身后!
最让我感动的莫属昨晚8:00左右新入院的两名患者,是母女俩,母亲已经83岁,女儿也60多岁了。女儿几乎是没有任何病症,但核酸检测是阳性,母亲的症状比较严重一点,但核酸检测是阴性,从入院到治疗,女儿一点一滴的照顾着母亲,非常耐心、细致。当听到我们是来自西安的医疗队后,阿姨眼睛立刻充满着泪珠,从坐着的板凳上站起来,双手合十弯腰说着感谢:“我谢谢你们,谢谢你们能来支援我们,我感谢你们,你们放下家里人能来到这看我们,真的,不知道怎么感谢你们。我和我妈年龄都大了,本来医院,说我妈会安排其他人照顾。我没有去,我放心不下,她年龄已经大了,一直是和我住一起,已经很多年了,她所有的习惯我都了解,我只放心我在她身边,她也只习惯我照顾……”那种没有丝毫犹豫的脱口而出,这就是亲情吧!
感动每天都在各种各样的上演,有提供给医务人员餐饮保障的爱心餐厅,有提供给我们住宿的酒店老板,有无论白天黑夜医院门口来回奔波护送我们医务人员的城市大巴车,有提供给我们胶原蛋白修复辅料抑制和缓解皮肤湿疹、炎症的爱心捐赠人士……无法去细数一个个感动,这是一场灾难,但是我们会从中看到更美的东西!
虽然累,但是每当听到病人饱含深情的说一句:谢谢你们!那就是对我们来说最感动的时刻!
2月15日23:10(来武汉的第12天)
抵鄂第12天,深知实战和演练差距异常之大,害怕、焦虑、紧张、劳累、温暖、信心……唯有负重前行,我们才能战胜疫情!今天我们的防护服换了颜色。
每天都会收到妈妈爸爸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uritiustour.net/jbszzlff/8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