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月30日,七十八岁的李宗离去了人世,留下了他年轻貌美的妻子。
二十九岁的胡友松悲伤得泪雨滂沱。她无法接受那给予了她温暖和关爱的男人,就这样离她而去。从此,她的世界又是满满的孤寂!
这个女子从小就孤苦无依!
年,著名影星生下一个女孩,取名若梅,随胡蝶本姓。可蹊跷的是,那时的胡蝶已经嫁给潘有声四年了,却生下不是潘有声骨肉的孩子,而且这也丝毫没有影响两人之间的恩爱。
很多人都猜测这个孩子的生父是戴笠,可胡蝶却极力否认,甚至对年幼的若梅说:“谁要问你,你就说有妈妈,不要提爸爸。”
虽然得不证实,可看了若梅的长相及照片里戴笠眉宇间的那股神气,大家都好像心知肚明了一样。
胡若梅记忆中的童年是这样的:长期住在酒店的长包房里,母亲忙于拍戏,两三个月才回来见她一面。而则她经常穿的漂亮衣服,跟着各色的干妈混迹在交际场所。她的干妈真的很多,多得她自己都记不清。
可是,小若梅却并不快乐,因为她从小就知道自己是个没有家的孩子,她从来就没有体会过家庭的温暖!
六岁时,若梅染上湿疹,医生建议带她去气候干燥的北京定居。于是,她被母亲委托军阀张宗昌的姨太太沈文芝,带去了北京。
此后,她没有再见过母亲一面!
在寄人篱下的那段日子里,胡若梅过得更是孤苦凄凉。她在那个冷漠又神经质的养母那里得到的,只有数不完的打骂和无视。
长大后,她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友松”。“松树”像征坚强不屈,她的用意不言而喻。
年,在美国生活了多年的李宗仁和夫人郭德洁返回国内。当时,几乎所有国家领导人都到机场去迎接他。
而那时候,胡友松正在通县医疗队里劳动。当她从第广播里得知李宗仁归国,并受到了超高的待遇时,她十分的惊讶。只是,她没有想到,那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后来会成为了她的丈夫。
回国不久,李宗仁的夫人郭德洁就因乳腺癌病逝了。身边没有一个亲人的李宗仁感到寂寞孤独,他希望找一个人陪伴他度过余生。于是有人想到了胡友松。
于是,医院的领导叫去谈话:
“医院太累吗?”
“是啊,待遇又低。”胡友松诚实地回答。
领导又说:“以后给你调一个工作好不好?”
她说:“太好了,太谢谢你们了!”
她以为真的是给她调一个工作呢。
胡友松被带到李宗仁的住处。直到那时,她才明白了一切。可是,面对那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她的心里有着说不出的滋味。而李宗仁见到胡友松的第一眼,便被她那“惊为天人”的容貌吸引住了。
几次见面之后,李宗仁便开门见山:“我们俩的事情,已经汇报了上级,只要你同意,我们就可以名正言顺办理结婚手续了。小胡姑娘,我看,这件事情我们就这样确定下来吧?!”
或许是想到了自己孤苦的成长经历,或许是想到了自己不如意的工作和冰冷的家,胡友松同意了。
后来,她曾承认:“没想爱情不爱情,那么大岁数谈什么爱情啊,我就是觉得我去了,我就是主人了。你看王昭君、文成公主、杨贵妃,人家怎么样,我不就是现代版的一个例子吗?我没考虑以后。”
当初,她就是带着改变命运的目的嫁给他的。
年7月26日,二十七岁的胡友松和七十六岁的李宗仁在北京“李宗仁公馆”举行了婚礼。
虽然他们的婚礼并没有大操大办,只请了李宗仁的几位老部下和民主人士吃饭。但因为两人的年龄悬殊,胡友松受到了责骂,许多人指责她爱慕虚荣,甚至怀疑她胡蝶女儿的身份都是伪造的。
对此,胡友松也并没有过多的解释。
后来,她和李宗仁被安排去北戴河居住。这对老夫少妻便开始了他们的婚姻生活。因为心里有着无奈和别扭,胡友松对李宗仁的态度很冷淡。只是以对待上司和长辈的态度来对待他。
可李宗仁不但不在意这些,而且对胡友松十分的疼爱。平时每天吃饭,他总是先征求胡友松的意见,问胡友松喜欢吃什么,然后就吩咐厨师做什么。
胡友松因为自幼受养母虐待,患有神经衰弱的毛病。晚上睡觉时,只要有一点声响就会睡不着。因此,她提出两人分房睡,李宗仁也答应了。
但每天夜里临睡觉前,李宗仁都会到她的房间去看看,顺手给她掖掖被子。可胡友松却很厌烦,她说李宗仁进来会影响她睡觉。
后来,胡友松发现李宗仁依然每晚都会进她的房间,但会光着脚,小心翼翼的走进去,没有弄出一点儿的声音来。
那时候,从小缺少关爱的胡友松,已经被李宗仁的用心暧到了!
有一次,胡友松的肚子受了凉,疼得十分难受。李宗仁告诉她,按偏方吃四两南瓜子就会好的。但胡友松拒绝了,理由是南瓜子皮太难嗑了。
但是,第二天胡友松醒来后发现,她的床头上放着一碟嗑好皮的瓜子仁。李宗仁说:“若梅啊,我把瓜子都给你磕出来了,你就这么吃吧。”
原来是李宗仁花了整整一个晚上,把四两瓜子一粒一粒地嗑出来的。胡友松感动得哭了,在她过去27年的人生里,她受尽了责罚和打骂。她从来没有感受过温暖和爱。但是,在李宗仁这里,她感受到了被人心疼和在意的那种幸福感。
此后,她不再故事冷落他,不再故意和他保持距离。她决定好好的照顾他,死心塌地跟他过日子。
可是,上天却没有给她这个机会!
年4月的一天早上,李宗仁起床后如厕时,鲜血喷射出来。刚开始以为是痔病发作,连忙吃了一些止血药,可是流血仍然不断。胡友松见情况异常,立医院。
专家为李宗仁做了详细的检查,检查结果是:他患了直肠癌。
当检验报告出来的时候,胡友松哭得泪流满面。她一边流着眼泪,一边跌跌撞撞地走出了化验室的走廊。但为了不影响李宗仁的情绪,她在回到病房前,用手绢擦干了脸上的泪痕。
可李宗仁是何等的聪明,他光看到胡友松红肿的眼圈,就已经明白了一切。
他十分平静地对胡友松说说:“你不说,我也明白了,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我这78岁的人了,什么病都会得的。”
听了李宗仁的话,胡友松哭得更伤心了!
随着病情越来越严重,李宗仁的身体也越来越虚弱。后来,他连生活都无法自理了。是胡友松每天不厌其烦的给他喂饭、喂水,提水为他擦洗,为翻身。
胡友松的用心照料使李宗仁感到莫大的慰藉,也弥补了他病重在床,却没有儿女和亲人守护床前的遗憾。
对此,李宗仁的长子李幼邻也曾经表示过:我父亲最后的日子是她照顾的。我感谢她。
李宗仁意识到自己的时间已不多,他把胡友松叫到了面前,跟她作了一些交待。胡友松泣不成声,她拉着李宗仁的手说:“德公,你不会死,你不能死,没有了你让我可怎么办?”
李宗仁老泪纵横,他难过地说:我是个军人,我这一生只流过两次泪,一次是我的母亲去世,再一次就是今天……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啊!你还年轻,往后的日子还很多,你的脾气不好,今后一定要改一改,凡事要忍耐一些。
我去了以后,没有别的要求,只要记得清明节别忘了给我扫墓,让世人知道,李宗仁还有这么一位年轻貌美的妻子……”
年1月30日,七十八岁的李宗仁离开了人世,而他身边只有胡友松一人。
可令人悲伤的是,李宗仁去世后,胡友松被赶出李公馆,还被扣上了一些罪名,下放到武汉去劳动。后来,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她又回到了北京。
回到北京后,她把李宗仁留下的遗产都上缴了国库,在周恩来的批示下,她继承了郭德洁的遗物。
此后的每个清明节,胡友松都会手持鲜花,以李夫人的身份前往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去拜祭李宗仁。
而在她的家里,挂满了她自己的相片,她年轻时最让李宗仁一见倾心的那一幅,则挂在客厅最显眼的地方。
年11月25日下午6时,六十九的胡友松独自走完了她孤独的一生,她一生也没有子女。
有人曾让她总结自己的一生,她只说了四个字:
一声叹息。
或许,她叹息的是自己凄凉的一生;又或许她叹息的是没能与李宗仁早点相遇,没能和他长相守!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uritiustour.net/jbszzmb/8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