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由于体内嘌呤代谢障碍导致的尿酸排出障碍,并积累在关节周围,引起关节炎的症状,痛风发作时疼痛严重。痛风多次发作后会形成痛风石,又叫痛风结节。我们采用手术治疗痛风石,有效缓解局部症状,并校正畸形。
治疗痛风,一般以口服降尿酸药物控制为主,急性发作时则压制发炎反应减少疼痛。但过去治疗痛风石有其困难;首先是痛风石病人对口服药物长期服药顺从性的问题,其次是此类病人肾功能受影响,药物投与限制多,再者,变形肿大的关节无法恢复,病人因行动不便,关节疼痛,手脚外形怪异等因素,造成社交生活退缩;有时因保护不慎,包住痛风石的皮肤磨破了,伤口流出白色的尿酸结晶,易发生感染,则外科治疗无可避免。
但是,因痛风结晶常常卡在表浅关节周围之组织内,引起发炎反应,与肌腱、韧带还有皮下组织纠结在一起,清除痛风结石的同时,对其表面皮肤血液循环的破坏很大,往往造成术后关节周围皮肤坏死,关节暴露,引起更大的问题。
痛风石情况
痛风石-痛风结节
研究指出,高尿酸血症之比例占全人口数之2~18%,但不一定会引发痛风石。学理上,痛风石的发生,其危险因子包括种族、性别、年龄、饮酒习惯、肾脏功能、高血压、利尿剂等药物之使用、肥胖以及家族史等。有学者针对台湾原住民痛风石发生率做研究,发现痛风石的发生率在台湾原住民族群与非原住民族群之比例为15.2%比0.3%。相较于美国成年人之发生率为1.5%,痛风石发生率在台湾原住民族群明显偏高。
我们率先运用旋转性刮刀来清除痛风石,旋转性刮刀原本是运用于耳鼻喉科内视镜鼻窦手术,如此一来,我们可藉着二至三处长度5mm的皮肤小切口,伸入旋转性刮刀将痛风石清除,尽量保留表面皮肤的微血管丛,确保皮肤存活,减少手术之并发症。从年十一月开始做,迄今已有许多人人接受此方法治疗痛风石。
痛风石肇因于高尿酸血症,侵犯病人的关节,造成关节变形、疼痛。严重者,多处关节发生病变,病人行动不便,苦不堪言;甚至痛风石结晶累积于肾脏,降低肾功能,影响健康甚巨。痛风石外科治疗的新方法,希望这方法能帮助更多病人走出阴霾,改善生活品质,摆脱痛风石的恶梦。
备注:痛风石手术方案仅能去掉局部痛风石,并不能从根本上治疗痛风,有痛风的病人还是需要好好治疗病因,手术只是祛除痛风石结晶,减少局部结晶对感染的后续进一步影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mauritiustour.net/jbszzmz/5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