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50克,葱白10根,当归40克,红花20克。加水毫升,水煎两次,以药液熏洗、浸泡患处。每日两次,每剂用两天,颜面及耳部可用毛巾浸药液敷局部。
桂枝乌头酊桂枝50克,生川乌、生草乌各50克,细辛、红花各20克,芒硝40克,樟脑15克,60%酒精毫升。先将前5味研粗末,再与芒硝、樟脑混合,然后入酒精瓶内密闭浸渍7天,滤出药液备用。用时,以棉签蘸药液频频涂擦患处,每日2~4次。用于冻疮初发,尤适用于耳及颜面部冻疮。疮面溃烂者勿用。
桂枝加黄芪汤桂枝、白芍各15克,生姜片10克,大枣12克,生甘草6克,生黄芪50克。加水1毫升,煎沸,对局部先熏后洗,继而浸泡。每晚一次,每剂用两天,适用于各期冻疮。易复发者加白术、防风、当归、川芎各15克;局部凉甚加附子15克,细辛10克;溃烂者加黄连10克,干姜5克;痛甚加细辛10克,川芎15克;痒甚加防风15克,蝉蜕10克。
当归四逆汤加味桂枝15克,当归、赤芍各20克,细辛、甘草、木通、生姜各10克,大枣5枚。加水毫升,煎沸,对局部先熏后洗,继而浸泡。每日两次,每剂用两天,适用于手足部冻疮。
手脚冻了怎么办1.用热盐水浸泡患处15分钟,连续1周。2.“十滴水”外擦冻疮局部,每天6~10次,对于冻疮未溃者疗效较好;若局部皮肤破溃糜烂,可先用红霉素软膏涂擦,待炎症消散后再使用十滴水。3.冻疮刚刚开始时,每天晚上用电吹风边吹边揉,几天后就没有了。4.用伤湿止痛膏贴敷局部治疗皮肤红肿、自觉热痒或灼痛的一度冻疮,取得良好效果。方法是先用温水将患处洗净,擦干后将药膏紧贴在患处皮肤上,一般贴24小时可痊愈,如未愈可再换贴几次。皮肤破溃或过敏则不宜贴敷。5.治冻疮的方法很多,但往往时间长,见效慢,而用云南白药治疗有良效。其方法是:冻疮未溃破者,用白酒将云南白药药粉调成糊状外敷,并注意保温。冻疮已溃破者,将患处洗净后,直接撒云南白药药粉于创面,用消毒纱布包扎,数日内可愈。6.伤湿止痛膏的妙用治冻疮:伤湿止痛膏可用于未破溃的冻疮引起的皮肤红肿、痒痛,先用热水洗净局部擦干,然后贴上膏药,每天1次,2-3次即奏效。7.正骨水还有它的新用途,对冻疮有特效,每天擦3-4次,擦了三次能把出现的疱块消除了,半月有余治好了冻疮。冻疮患者不妨一试。8.风油精治疗冻疮:将患处洗净,取本品少许涂搽患处,接着用手轻轻地揉搓,直至局部发热,每日3次,连续3周,适用于冻疮初起,局部红肿硬痛者,但冻疮破溃者不宜使用。在冬季来临时,每日取本品少许外搽患处,可预防冻疮。此外,用正骨水等亦可。9.夏秋吃黄瓜时,用瓜蒂反复擦常发生冻疮的部位,只要坚持经常,保证不再复发。10.香蕉:每晚用热水洗患处后,取香蕉去皮,用香蕉肉擦涂皲裂处,涂擦后不要洗患处,每日1-2次,数天即愈。11.冻疮初起时,用热醋涂抹,醋干后,再行涂抹,一日数次,可见效。12.冬季如有人生冻疮、可在温水中加入少量啤酒,浸泡20分钟,即可马上缓解冻疮带来的痛苦。这是因为啤酒中维生B1、B6有抗神经炎、皮肤炎和促进肌肉生长的功效。冬天坚持用加有啤酒的水浸泡洗用,可防止和治疗冻疮、脚气等。
冻疮是因天气寒冷所引起的,多发生在手脚的末端、鼻尖、面颊和耳部等处。患处皮肤苍白、发红、水肿、发痒热痛,有肿胀感。严重的可出现紫血疱引起患处坏死,溃烂流脓疼痛。 1、多年冻疮 鲜山药和赤砂糖,同捣搽之。 2、脚上冻疮及冻伤溃烂 秋茄根煎汤,趁热洗,每天2—3次。如破皮用螃蟹壳烧灰撒之。 3、一般冻疮 ①蜜陀僧、桐油调敷。 ②黄蘖用乳调敷。 ③轻者:大蒜瓣、茄根秸各1把(约60克),水熬洗。重者(破皮成疮者):大蒜烧透(柴火),糊患处。 ④冻僵硬的蝗虫(蚂蚱)数只,将足、翅去掉,放在铁勺内焙酥,研成细粉,用香油拌成糊状,晚上用温水洗患处后涂抹。 ⑤活麻雀1只,将头割开,挖出脑子,涂抹患处,接着揉搓2—3分钟,过10小时左右,再抹1次,连用2—3次(适于未破皮者)。 ⑥霜打过的茄子棵和麦苗(多少均可),放在盆里烧水,洗烫患处,每天1—2次,连3—4天。 ⑦山楂60克,烧熟搅烂,敷患处。 ⑧萝卜皮煎水加硫磺熏洗患部。 ⑨疮已溃者,可用马勃粉适量,与凡士林调匀后敷患处。 ⑩鲜生姜外搽过去生过冻疮处,一日2—3次,可预防。 4、冻耳 生姜熬膏涂。 5、手足冻疮 ①老丝瓜烧存性,加猪油涂之。 ②蟹壳烧灰,麻油调搽。预先以萝卜根、橘皮煎汤熏洗。 6、冻疮溃烂 ①盐水常洗。 ②猪后蹄烧为灰研面。以猪脂合敷患处。 ③马勃1块,或马勃膏(马勃20克,凡士林80克),外敷,每日1次。 ④山楂片克,炒成炭(存性),研为细面,凡士林60克,溶解与细面混合搅匀,洗净伤口,用纱布涂药外敷,2日换1次,生肌止痛。 ⑤柿子皮60克,烧存性研面,与熟菜子油适量,调匀,涂患处。 ⑥白芨、柑子皮各9克,共研细末,桐油调敷患处。 ⑦龙骨与上焙灰存性,调麻油外敷。 ⑧煅蚌壳研细末,撒患处,用纱布覆盖包好。 7、寒冻肿痒 羊肉、葱(细研)各克,以水5升煎至3升,去渣温洗,每日2—3次。 8、冻疮初起 ①松香60克,黄蜡30克,二味熬匀,瓦罐收贮。用时先以热汤洗患处令皮软、拭干,将上药于慢火上烊化后涂之。 ②花椒面,硫磺面各15克,涂患部。 ③白果树叶,煎浓汤,洗患处。 ④大蒜,加点红辣椒,煮水洗。 9、冻疮初起未溃 ①辣椒秧或茄子秧3棵,水煎后,熏洗患处半小时,每日2次。 ②艾叶6克,葱白(带须)7根,花椒7粒,水煎洗患处,每晚1次。 ③辣椒、生姜、白萝卜。将辣椒的里层贴在冻疮处磨擦,或用生姜汁擦,将萝卜切成厚片,烤热后磨擦,1日3次。 ④醋煮热,趁热湿敷患处,一日2—3次。 ⑤酒90克,加姜片15克,浇开,洗擦患处。 ⑥茄根或茎,叶煎水,先熏后洗,并作湿敷剂。 10、冻疮破溃 ①黄丹克,熟石膏18克,共研细末,或将药粉直接撒在疮面上,或用油调,或用凡士林配成20%软膏贴敷。 ②干姜片(炮微黄)、枯矾各等份,共研面末,撒少许于患处,每日或间日换1次。 11、冻伤起水疱 土豆、食盐少许,半土豆烧熟加食盐一起,捣烂涂患处。 12、冻疮溃烂不敛 活蟹烧存性,研细末,蜂蜜调涂,一日更换2次。 13、冻疮红肿、发痒 茄子梗、蒜梗各适量,切碎煎水洗烫,每晚1次。 如何预防、治疗冻疮 冻疮发生于严寒季节,一般在气温5℃以下发生,至春季气候转暖后自愈,但入冬后又易再发。许多人一旦患冻疮后,每年一到冬季就复发。冻疮以幼儿、小学生最多见。手足、耳廓部位最易发生。症见局部皮肤发凉,出现暗紫红色或紫蓝色斑片,按之柔软。严重时出现水疱,破裂后形成糜烂或溃疡。遇热后自觉痒、灼热感及疼痛。迁延不愈者有硬结。重冻疮可遗留疤痕,对冷过敏。 冻疮机理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皮肤血管对寒冷过敏有关,也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遗传因素有关。经常接触冷水的人易患本病。长时间生活在我国南北方某些沿海或寒冷潮湿环境中的人易患本病。 潮湿可加速体表散热,故冬季湿度大的地区,冻疮发生率较高。此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肢端血循环不良、手足多汗、缺乏运动、营养不良、贫血及一些慢性病常为冻疮的发病诱因。 预防冻疮主要是注意保暖、保持干燥、鞋袜不宜过紧,受冻部位不宜立即烘烤及热水浸泡。易受冻部位可搽凡士林或其他油脂类,以保护皮肤。未破溃的冻疮可用促进血液循环的药物,如10%樟脑醑或辣椒酊局部揉擦。民间用辣椒煎水局部烫洗,有一定效果。已成溃疡时应用5%硼酸软膏、红霉毒软膏或猪油蜂蜜软膏(猪油30%蜂蜜70%)等涂搽并包扎。同时内服末梢血管扩张剂如烟酸。中医治则为温经、通络、活血化瘀,方用当归四逆汤或阳和汤加减。
三十条冻疮偏方
1、生姜切片,放在锅子里用小火烤一下,来回搓、擦于患处,效果不错;
2、白萝卜切段放水里煮熟,水用来泡,萝卜用来擦患处;或者冬瓜皮煮水,泡患处; 3、白萝卜放在炭火里煨烫煨熟,或在火苗上烧热,然后来回擦患处,效果明显; 4、每天把手泡在很烫的热水中十分钟,一天两次; 5、带壳的小麦嚼烂敷在患处,一天两次,效果会很好; 6、鹅油膏或者羊肉脂肪油搽于患处; 7、每年农历六月初六用酒精搽或用生姜大蒜擦以往要长冻疮的患处直到感觉火辣,到了冬天就不会长冻疮了; 8、海豹油治冻疮效果很好,药店有售,大约20元/支; 9、芝麻叶用来擦冻疮可以根治,但前提要等到夏天才能擦,是预防的好药; 10、50度的白酒和切碎的红辣椒干(放生姜也可以)泡3天,搽于患处,每天4次至5次,连用10天以上; 11、猪油和蜂蜜放在一起炒一下,用来搽患处; 12、白酒、红辣椒、生姜加水煮后,洗、泡患处;或用生姜片在患处来回擦到热,每晚一次;仅用红辣椒和生姜煮的水洗也不错; 13、蛇油搽于患处很灵,据了解,千岛湖旅游码头商店有卖;狗油也可搽患处; 14、茄子的柄、叶或植株切碎加红辣椒,水煮后,洗、泡患处; 15、夏天将生姜捣碎,用纱布包起来搽手或脚,预防冬天生冻疮; 16、云南白药酊搽于患处或用云南白药拌黄酒涂手,也可以试试云南白药气雾剂; 17、温开水加食盐泡患处或白醋加盐的温水浸泡患处; 18、香蕉皮、西瓜皮或柚子皮的内侧擦手,下雪的雪水也可以用手来回搓、擦于患处; 19、用藿香正气水加海普林药膏,或十滴水搽于患处; 20、用腊梅花或者樱桃花浸白酒(时间越长越好),搽于患处; 21、冻疮已破的情况下,将陈旧棉花(越旧越好)烧成灰,用麻油调匀搽患处,一日三次; 22、夏天把大蒜敲碎,放在瓦片上晒后,放在手上擦至发热,坚持一个星期; 23、老前辈偏方;把小便加热用来洗手或脚,效果很好,对身体没有危害; 24、茄子叶用开水烫过然后捞出,敷在冻疮上,每天3—4次,效果明显; 25、鸽粪煮水浸泡患处,效果明显,配合护手霜要经常用; 26、用伤湿止痛膏粘辣椒粉贴于患处; 27、把人丹碾成粉末加入面油(大宝)一起搽于患处,早晚两次; 28、沙棘油或者开塞露搽于患处; 29、用杀乌鸡的水搽于患处,效果很好; 30、橘子皮、柚子皮或文旦皮煮水,熏蒸、浸泡患处,20分钟重复一次,加些盐效果更好;
温馨提示: 1、任何一个药方一经采用,请务必坚持7天以上,效果才会明显; 2、加强体育锻炼,增加血液循环;注意环境及衣着暖和,比用药更管用。 真诚祝愿所有“冻友”从此不再复发。
来源:村医导刊网络
领导说了!您点一个,小编的工资就涨五毛!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uritiustour.net/yfjbzs/2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