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
百病寒为先,
十病九寒,十女九寒。
寒是冬天的主气,
湿如果和寒“勾搭”在了一起,
就成了“寒湿”,
容易阻遏气机运行,
损伤阳气,令人得病。
今年让全球人民都闻之色变的新冠肺炎就被中医专家判断,其病因属性以“寒”“湿”为主属于寒湿疫!可见,湿气对身体健康有着极大的威胁,而且湿气不加以控制,会导致各种慢性病缠身!因为寒湿具有沉重感、附着感、黏滞、趋下的特性,一些重浊的东西就会在人体很多部位沉积下来,从轻到重表现为:一级:寒湿在表皮外感寒湿邪气会使气血运行受阻,肌肤不能荣养,就会出现皮肤瘙痒、湿疹湿疮等问题,如果挠破了,脂水淋漓,犹如水泡挑破了一般。二级:寒湿在肌肉脾主肌肉,脾虚运化水湿无力,寒湿内困,则会出现酸困累乏、腰酸乏力、关节酸重等表现。还有些人会发现自己的体重莫名增加,肚子上的肥肉变多了,虚胖,这些也和体内寒湿有关。三级:寒湿在骨骼寒主收引,湿邪重滞,容易留在关节骨骼等处,引发肩周炎、颈椎病、腰痛、关节炎等,且遇寒湿天气或季节交替时节症状加重。四级:寒湿在脏腑此阶段,寒湿内困,伤及脏腑阳气,以畏寒肢冷、经常腹泻、周身浮肿、月经不调、带下淋漓等为主要表现。一般达到四级寒湿说明身体已经亮了红灯,倘若还不重视,极易有大病风险!五级:寒湿损全身五级寒湿最为严重,这是因为寒湿内蕴,日久化痰成瘀,成为痰瘀互结之证,此类体质易患结节、囊肿、息肉,甚至会引发恶性肿瘤,且多易再长或复发。中医讲“寒伤阳,湿难去”,意为寒湿更伤身体,那么寒湿是如何进入身体的呢?寒湿从哪里进入人体
1.颈肩部:从“大椎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引起我们的“肩颈酸痛,乳腺肿痛,乳腺管道阻塞,小叶增生等症状”;2.腹部:从“神阙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存积在我们盆腔,特别是女性,当盆腔内的“寒湿气”重时,就容易引起我们妇科各种疾病,比如:妇科炎症,月经不调,经血不畅,痛经,血块,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不孕不育症等”;
3.腰部:从“命门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引起我们腰酸背痛,肾虚,性功能下降等症状;
4.脚部:从“涌泉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往上流动,容易引起漆关节酸痛,风湿关节炎等症状;
这些溜进身体的寒湿最开始会悄悄存在,你往往不会特别重视,但是它们会一直发展下去,最终当你觉得要开始祛除体内湿气的时候,已形成了相当严重的顽固性湿气。古书《湿气论》中说道:“人知避风寒,而不知避湿,盖湿伤人隐而缓,隐则莫见,而受之也深,缓则不觉,而发之也迟”。尤其是女生更深受其害,关节炎、月经不调、痛经、妇科病统统都找上门了!身体有湿,美丽丢失。有数据显示10人里面,9人有湿气潜伏,但很多人却不自知。你的身体被湿气占领了吗?1分钟测测你体内是否有湿氣
1.从肌肤测:是否头发油腻,皮肤油光,满脸起痘2.从肌肉测:是否无精打采、因乏无力,怎么都睡不够,全身肌肉关节痛3.从体型测:没吃多却怎么也瘦不下来;偏瘦的人也出现了小肚腩4.从舌头测:舌苔粗糙或很厚,并且发黄发腻仔细对照以上情况如果你有1-2条以上相符就说明已经是顽固性湿气了!实际上,根据中华医学会的《湿病防治学》一书的统计,大约有多种疾病和湿气有关:▲湿气引发的疾病湿气的危害这么大
祛除体内湿气刻不容缓!
其实,无论男女,普通湿气人是感觉不到太多症状,一旦出现了湿气的某些症状,就是顽固性湿气的表现,要祛除体内淤积的内湿薏米和赤小豆“黄金搭档”少不了再加上茯苓促进成分释放,帮助身体排湿像早上起来顶着水肿脸上班的人橘皮、甘草补脾益气,山楂、白扁豆、黑苦荞可以强健脾胃,化开内湿大枣和山药,有助于补气血相互作用,轻松赶走湿气!疫情还需很长一段时间防控,建议大家做好自身健康养护,预防“寒湿”侵身,身体舒爽抵抗力强,病毒也绕道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mauritiustour.net/zyzljbsz/4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