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患者家属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我们什么时候可以练习走路呢?”“什么时候才会走路,多久能恢复?”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是回答起来却不是一句、两句话就能解释清楚的。
首先我们要知道以下几个问题。
影响步行的因素有哪些?
1
肌力不足
a.导致关节固定不稳,步行驱动力不足,平衡控制不良。可配戴矫形器,并进行相关肌群的肌力训练。
b.肌张力过高:限制ROM,使拮抗肌失平衡。可通过缓解、牵伸等方法进行治疗。
c.支持面不稳或不平。
d.身体重心失平衡。
2
关节
a.挛缩:由于长时间制动导致关节挛缩,直接影响ROM。
b.失控:由于关节周围肌力不足,各附属软组织病变及关节损坏。
c.疼痛:下肢疼痛往往会导致关节活动障碍并影响步行。
①损伤性疼痛:骨折,脱位
②炎症疼痛
③痉挛性疼痛
④神经痛
3
平衡
a.小脑共济失调
b.前庭功能障碍
c.本体感觉障碍
d.心理状态
4
肌肉耐力和行为障碍。
认知功能低下影响步行。
步行训练技术
1
平衡杠
安全,便于做各种训练动作,包括单腿迈步等。
2
助行器,拐的使用
患者可根据实际情况训练二、三四点步态,注意先出患腿及腋拐、肘拐、手杖的使用。
3
假肢矫形器的使用
用矫形器则无法做有关关节的活动,并注意相关肌群的萎缩。
a.中风、脑损伤患者:股四头肌肌力伸高,应限制趾曲,给背曲自由度。
b.脊髓损伤患者:股四头肌肌力下降,应限制背曲,给趾曲自由度。使用单腿假肢时,因其踝固定,无背曲功能。要使假肢侧稍短,便于廓清。
4
站立
站位的三级平衡及重心转移训练。可两脚同时着地或一脚着地另一脚放在板上。
5
分解步行动作训练
使患者在安全的环境下将步行过程进行分解练习,然后在有机结合。
施加保护:偏瘫患者练习步行时,治疗师或家属应拉住其腰带进行保护,切忌不可拉其患肢!!!
步行训练原则
1、个体化:因人而异,分析其致病原因,自身的身体状况,经济能力及训练的目标。
2、注意整体:自身所具有的耐力及全身功能,训练是全身姿势的保持,外部环境的配合。
3、循序渐进:
1)卧——站位平衡的训练。
2)各种运动效应的积累。
3)技术动作的学习。
4、量力而行:不可使患者训练后感到过度疲劳,遵循疲劳和超量恢复的原则及无痛锻炼。
5、趣味性:与ADL、工作和游戏结合,激起患者的兴趣,使其主动参与。
6、持之以恒:量的积累达到质的变化,必须长时间持续坚持,才有好的治疗效果,如2+——3,肌力训练需两月。
7、步行能力预后:根据患者回归社会的实际环境,对其步行能力进行评定。
医院康复科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mauritiustour.net/zyzljbsz/6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