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万病之源的湿邪,可说是现代人健康的最大敌人之一,10个人里有八九个人有湿邪潜伏!!!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甚至恶性肿瘤,其实这些病都跟湿邪有关。古话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
何谓湿气?
“湿气”会引发和恶化多种疾病,很多人对中医食疗养生一点都不懂,生活习惯都是由着自己的喜好。其中一点就是爱喝冷饮、爱吃凉菜、冰镇啤酒和各种冷冻食品,饮料都放满了冰箱。一到秋冬就爱吃火锅,最爱涮肉,这些习惯影响了脾胃运转,导致身体发沉无力,头脑昏沉,脸黄油腻,湿疹长痘,皮肤瘙痒等症状,这些都是湿气的表现。
湿邪入体,起初舌苔厚腻泛黄、皮肤起疹起痘,稍重时胸闷乏力、体态困乏、咽喉肿痛、大便不成形;进一步发展,会出现痤疮、关节疼痛,体型肥胖,头脸油腻,脸上长痘、长斑;久而久之还会导致肥胖,引发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甚至恶性肿瘤。女性的一些妇科病如白带异常,瘙痒也与湿气有关。
湿气具体的表现
(可自测危险等级)
一级湿毒:在表皮
症状:皮肤骚痒,长湿疹,头脸油腻、长痘。
二级湿毒:在肌肉
症状:酸,困,累,乏,如肩颈肥厚,酸困,腰酸,乏力。
三级湿毒:在骨骼,即是骨寒湿,俗称风湿。
症状:肩周炎,肩痛,颈椎劳损,腰痛,风湿关节炎,变天关节就痛。
四级湿毒:在脏腑(子宫、卵巢、脾胃、肺)
症状:脾胃虚弱,便秘,多痰,妇科炎症。
五级湿毒:在身上(肿瘤)切了又长,长了又切。
中医认为“湿气”是引发及恶化疾病的关键。因为环境和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因素,每个人体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湿气。湿气不除,睡再久也睡不够,而且会引发各种疾病。
以下状况自测:
体内有湿气的13种表现
1.头发爱出油、面部油亮
2.睡觉留口水、口臭、身体有异味
3.浑身无力,常感到疲倦,精力不集中
4.睡觉打呼噜,痰多,咳嗽
5.大便稀黏腥臭,粘稠(不易冲掉)
6.感到累,连说话都懒得说,没劲儿
7.眼袋下垂,肥胖,减肥后反弹
8.脸色苍白,原本红润的脸颊不见了
9.小肚子大(常有胀气),身体浮肿
10.耳内湿(耳禅湿)毛发粗糙,易脱落
11.舌头边缘有锯齿,俗称“裙边舌”
12.女性阴部潮湿(瘙痒异味)菌类腐败,男性阴囊潮湿。
13.机能衰退,对房事不感兴趣质量不高,男性阳痿早泄。
如有以上1~2种症状,要引起注意了,说明体内有湿气。别不当回事,许多疾病的先兆就是因为体内湿气过重。
当我们发现自己的身体有湿气,该怎么祛湿呢?
古代中医通过内观内证发现:人的筋之根就在脚部,治病要治根,养生也要调根,因此只拉身体的筋,而不把脚部的筋拉开,是治标不治本!
光在足底就有个穴位反射区,分别对应人体的五脏六腑,这个理论比较复杂。简单说来,你要知道:经常双脚互打,相当于在调理全身五脏六腑
揉一次脚筋,胜过跑步一公里
中医认为,脚与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有极为密切的关联。尤其在冬天,双脚互打更是不可缺少,因为“百病从寒起,寒从脚下生”。有很多老人通过双脚互打后,发现比热水泡脚还要实惠,揉一次脚或者贴敷足底涌泉穴,胜过十次泡脚!当然,拉脚部的筋有很多方法,和舞蹈家一样的那种拉法不适合中老年人,最好操作同时又比较方便的就是搓揉脚板底的脚筋。
方法:
1、可以端坐着揉,也可以躺在床上揉。
2、脚面有个凹陷,一般的情况根本刺激不到,这也就是为什么老中医推荐使用贴敷的方法。
3、在这个脚凹陷的地方有很多穴位,比如长寿的涌泉,足跟有三条经通过,这些都要拍打到,最好是用一定的力度往里头揉捏,可以触到一根比较粗、紧的筋。
祛湿最快速方法:穴位敷贴祛湿
湿气重可以使用中药穴位敷贴的疗法进行排湿,穴位敷贴是我国传统中医冬病夏治特色疗法里,运用最广泛的一种疗法。央视台的“健康之路”有一期节目专门请中医名家讲解过。睡前可敷贴在足底的涌泉穴,晨起撕除,在安然中除湿。
中药穴位敷贴膏药,经现代改良叫酵素足贴,古代名曰“延年涌泉膏”。
如果坚持每天贴敷涌泉穴,可使人精力旺盛,体质增强,防病能力增强。据统计,贴敷涌泉穴疗法可以防治手脚冰凉、哮喘、腰腿酸软无力、失眠多梦、神经衰弱、头晕、头痛、便秘、风湿等疾病。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uritiustour.net/zyzljbsz/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