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皮肤健康问题的高发季。为深入了解青少年皮肤健康的认知状况和疾病负担,健康报社、《学生健康报》携手赛诺菲于近日发布了《青少年皮肤健康状况调研》,该调研针对成都地区12~17岁名青少年的皮肤健康相关认知和患病情况进行调查。
《青少年皮肤健康状况调研》结果媒体发布会现场
近半数青少年
曾受皮肤健康相关疾病困扰
成都《青少年皮肤健康状况调研》结果显示,超64%青少年皮肤健康问题在春季高发,其次为冬季(约59%)和秋季(约45%);青少年较易出现的皮肤症状依次是皮肤干燥、脱皮(23.3%)、换季时皮肤过敏(14.9%)、瘙痒(10.8%)。“虽然成都常年空气湿度相较北方舒适,但从门诊就诊的情况来看,在春季,成都因皮肤健康问题就诊的病例数量仍有小幅增加,这与气候、环境中的过敏原等因素有关系。”医院皮肤科主任蒋献介绍道。此外,调研结果发现,约48%的青少年曾受皮肤相关疾病困扰,但对于常见的特应性皮炎,仅29%的受访者表示“听说过”,仅11%的青少年曾湿疹、过敏反复发作后被确诊为特应性皮炎。医院皮肤科副主任黎静宜表示:“相较于成人,特应性皮炎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发病率更高,但大家较少‘听说过’该疾病,说明该病的认知度有待进一步提升。也有些人在出现瘙痒、红疹等情况时就以为是‘湿疹’,不再做进一步检查和诊断。其实‘湿疹’只是一种表现,并不是一种准确的疾病,建议大家出现瘙痒、干燥、红疹等情况时,医院的皮肤科就诊,专业的医生会详细问询病史、家族遗传史,进行检查后给出诊断和治疗方案。”及时进行长期疾病管理
“作为由2型炎症反应引起的难治性的系统性免疫疾病,特应性皮炎是‘皮肤-消化道-呼吸道’过敏进程的首发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特应性皮炎可能进展为更多2型炎症的共病,例如食物过敏、过敏性鼻炎及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等,治疗难度会增加,治疗成本也会加大,管理也会更复杂。”医院皮肤性病科主治医师李萌萌提醒:“之所以特应性皮炎会被误诊为湿疹,是因为它在临床表现上和湿疹没有太大的差别。但特应性皮炎患者除了有皮肤的症状表现,还可能患有其他系统性疾病,包括其他2型炎症的过敏性疾病,甚至合并其他的消化道疾病。因此,当青少年确诊特应性皮炎后,应该及时进行长期疾病管理,降低共病发生风险,延缓症状进展。”此次调研显示,很多确诊特应性皮炎的患者同时合并过敏性鼻炎(59%)和食物过敏(35%)。
此外,皮肤健康问题也给青少年患者的正常生活、学习及社交带来困扰。调研显示,约56%的青少年特应性皮炎患者会因瘙痒无法入睡,约38%因疾病反复发作而耽误学习,约32%因皮损影响社交,约12%生长发育受限。
孩子患病后,家长也会被“捆绑”。确诊为特应性皮炎的患儿家庭,约59%因反复就诊,影响家长的工作与社交活动;约56%因孩子需陪伴,家长睡眠不足,精神紧张;约26%因治疗意见冲突,家庭关系紧张。蒋献指出:“特应性皮炎会影响儿童的心理、生理、学习等。对于以2型炎症为基础的疾病,应尽早进行管理、早期干预,降低未来发生更多共病的风险。”
有效、安全是疾病管理的关键
在没有出现针对性的特应性皮炎治疗方案以前,临床医生通常采用外用涂抹药物及对全身作用的传统治疗方案。但是这类疗法并不针对性治疗2型炎症,因此对疾病的控制并不理想。有59%确诊为特应性皮炎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疾病未受控制(特应性皮炎疾病控制情况是基于ADCT评分量表,由患者自我评估特应性皮炎的影响,包括临床体征、瘙痒、睡眠、焦虑及生活质量;评分≥7分,为未受控制),即瘙痒、皮损、生活质量改善等未达到自身预期,仍受疾病困扰;58.8%的受访者因担心长期用药安全性而中断治疗;44.1%因外用药物涂抹不便、无法长期坚持的原因而中断治疗;另有55.9%仅在季节性复发时进行治疗,并没有坚持长期规范治疗。
在长期治疗中,家长和青少年更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uritiustour.net/zyzljbsz/7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