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的湿气,有内外之分。引起外湿的原因是气候潮湿、下雨、室内潮湿等引起的;而内湿的原因是饮食、作息引起的脾胃虚弱,导致体内津液失调从而出现内湿。
中医上讲的“湿气”,原来是这样的
湿气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病邪之一,中医有“千寒易除,一湿难去”的说法。人如果夏秋淋雨涉水或在潮湿的环境中,湿气就会通过呼吸道、皮肤毛孔等入侵体内,在各个脏腑组织之中“安营扎寨”,并“长期居住”。
一个人湿气重,有以下常见症状——
头部:头发油腻、脱发;嘴巴干、苦、口臭、痰多、舌头白;睡觉打呼噜;眼睛水肿、眼袋重、黑眼圈;长斑、长痘痘;容易疲劳、头晕;
身体、四肢:肥胖、水肿;胸闷;湿疹;关节痛;大便不成形;便秘;会阴部位潮湿;女性白带异味;对房事不感兴趣等。
在以上的图片中,如果超过3种症状,那么就属于体内有湿气,如果超过5种就是湿气太重了。这些小问题看起来不严重,往往从西医上无法解释,反而中医的说法更易理解。
湿气被誉为百病之源,危害起码有3种
1、影响形象
湿气重引起头发油腻、脱发、眼睛水肿、眼袋重、黑眼圈、长斑、长痘痘、肥胖……这些都是对影响有很大影响的。
2、影响精神
湿气重引起精神萎靡,有头重脚轻、头晕、无法精力的情况,不管是生活、上课、上班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3、积郁成疾
湿气重不仅影响精神,也会影响心情,长期处于压抑的情绪下,食欲降低、对任何事情的兴趣都降低了,诱发身体的其他疾病。
体内的湿气要这样祛除
1、生活方面
生活环境的室内要保持干燥通风,最好不要住在低层;熬夜伤肝,导致肝胆之气的升发,引发湿热;保持大便小便畅通,多喝水。
2、饮食方面
最湿的食物是酒,还有甜味、酸味、辣味、咸味过重的肥甘厚味都会招来、加重事情,饮食上应该清淡、不喝酒,才能够杜绝湿气。
3、祛湿妙招
常年湿气缠身,会到最后皮肤问题、炎症等问题。除了生活起居、饮食方面多注意,还要额外吃一些祛湿食物。中医用来祛湿的中药有藿香、车前草、滑石、溪黄草、鸡骨草,这几味中药不太平和,不能久吃。药性平和的有薏米、乌头、马齿苋、赤小豆、淡竹叶等,其中薏米、乌头、赤小豆、马齿苋等都是药食同源的,可以久吃。
??——老少皆宜????
(男人贴)排出烟酒毒素和身体湿气,酒后护肝不头疼,缓解疲劳;
(女人贴)排湿寒,特别适合怕冷、痛经、月经不调、妇科疾病和月子病者;
(老人贴)老寒腿、手脚麻木、风湿、关节炎、失眠都可以得到很好改善;
(孩子贴)感冒、发烧、咳嗽摆脱药物副作用,排出零食垃圾,健康成长。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uritiustour.net/zyzljbsz/2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