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里我们的手上经常会无缘无故起一些小水泡,样子是透明的还有些硬,碰到会觉得很痒,越挠越痒,真是受不了啊!用力挠破之后还会出现一些透明的水液,过一阵子后就会转变为一丝疼痛,最后就会表面脱皮。夏天里天气越来越热,痒得你脾气都开始暴躁起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其实这些小水泡是一种湿疹,湿疹病因是内湿和外湿两邪合而之为患,内湿因饮食失节,嗜酒或过食腥发动风之品,伤及脾胃,脾失健运,致湿热内蕴;外湿系外感风湿热邪,内外两邪相搏,充于腠理,浸淫皮肤所致而发为急性湿疹。今天就来科普一下汗疱疹。
汗疱疹属于湿疹的一种,一般手掌发汗多事会加重病情,发汗少时则减轻。引发的原因是因为手部的神经兴奋,增加汗液分泌,排泄不畅,潴留所导致的。其发病原因与汗液分泌过多、精神状态不良、汗液排泄不畅、体内湿气过重等原因有关。如果患上汗疱疹,则因该要注意保护双手以及双脚,勤洗勤换,以清热凉血祛湿的治疗方案为主。
1.饮食不节
夏天天气闷热,人们都喜欢在夏天里吃凉性的食物,让自己生理上得到满足,再或者有些人喜欢吃油腻的食物,例如烧烤、肥肉等。而这些食物都会导致脾胃的负担加重,到一定时间后,会使湿热内蕴,脾胃就会受到损伤。
2.劳心伤脾
汗疱疹是属于湿疹的一种,而引发湿疹的原因则是湿气过重,再者湿气过重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脾虚,脾虚就会导致运化功能失常,湿热之气内聚,再加上夏天里的暑湿的侵扰,内外结合导致不能正常将邪气排出体外,只能够熏蒸肌肤,当流经手部的经络时,就会引发人们所看到的“蚂蚁窝了”。
一般都会出现在手掌侧面以及手指之间的位置,挠破后流出的液体清澈透明,有些则色泽淡黄浑浊,流干液体后皮肤会开始脱皮,长出发红的新皮,摸上去还有些疼痛。我们在平时经常看到别人手掌有发红脱皮的现象,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一般发病于初夏,随着天气的闷气以及体内的湿气加重就会增重病情,一般能持续很长时间。
汗疱疹是不具备传染性的,但却不容易治好,因为夏天是这个疾病的高发期,很容易就会复发。所以一定要保证手掌和脚步的干爽通风,患上汗疱疹时尽量少碰肥皂、洗衣粉等高刺激性的化学剂。
脾脏主要掌控体内的水液平衡,一旦脾脏受到损伤,那么体内就会出现湿气积聚排不出的症状。而汗疱疹的发生与脾脏功能减弱有所联系,所以要改善汗疱疹也应该从健脾养胃等方面入手,可以食用一些健脾的食物和药物。
一、泡脚
脚被我们称为“第二心脏”,脚部养生有益于我们的身体健康。经常热水泡脚可使足部的血液流速和流量增加,自古民间就有“春天泡脚,升阳固脱;夏天泡脚,暑湿可祛;秋天泡脚、肺润肠濡,冬天泡脚,丹田温灼”的说法。进入伏天后,气温越来越高,湿邪越来越重,热水泡脚则显得更有必要,不仅祛湿还能提高睡眠质量,对心血管也有一定好处。
治疗汗疱疹应该以健脾祛湿的方法为主,我们可以在泡脚的时候放入艾草、生姜、花椒等材料,能够起到一定的祛湿气作用,再加上穴位按摩的方法,按摩隐白穴,健脾祛湿的效果会更加强大。
二、食疗
在食疗中祛湿效果最好的就数薏米红豆粥了,这款粥有着红豆的健脾养胃,也有着薏米的祛湿利水,可以说是相得益彰,趋势效果极强。
红豆的中药名叫作“赤小豆”,能够起到利水消肿、健脾胃等功效,红色入心,因此还有能够补心。有着健脾强心、促进心脏血管的活化、利尿等效果,同时还能改善畏寒怕冷、低血压、易疲倦等不适的现象。
而薏米也不简单,薏米味甘淡,能利水渗湿,就像疏通水道一样,能将人体内的水湿之气排出,是常用的利水渗湿药,也是常用的祛湿食疗药材。相比其他具有燥湿功能的药材,薏米的特点就是渗湿、安全。
祛湿效果最好的食物莫过于薏米了。薏米的祛湿功效早在古代就有记载,《本草纲目》记载:“薏米能健脾益胃,补肺清热,去风渗湿。”
薏米红豆粥
材料:薏米10克、红豆20克、芡实5克、枸杞2克
做法:
1.将薏米、红豆等洗净
2.薏米最好炒一下,祛湿效果更好
3.然后一起下锅煮至软烂
还有一款薏米冬瓜粥,最适合在夏天里消暑解热了
薏米冬瓜粥
材料:冬瓜、薏米
做法:
1.薏米提前一晚泡上,第二天好煮。
2.冬瓜洗净切小块。
3.锅里添水,放入薏米,大火煮开改小火,一直煮到薏米稍软。
4.放冬瓜继续煮,根据自己口味决定时间,然后放盐,鸡精,胡椒粉,香油。
三、喝茶
本道元芡实茯苓茶,含有茯苓、莲子、薏苡仁、炒白扁豆、芡实、山药、白茅根、赤小豆、决明子、淡竹叶等成分。能有效的提高脾脏功能,调节内分泌,祛除体内湿气。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uritiustour.net/zyzljbsz/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