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去吃过,香港仅存的百年早茶店,说没就没了。真是印证了那句:没有一个人会在原地等你。
如果是游客,可能还曾经跋山涉水来莲香楼打卡,但像我们这种九龙居民,一至五的上班时间绝不会在繁忙中环嘎闹忙,周末可以家里躺,谁愿意过海喝早茶。
就这么罗里吧嗦的一堆借口之下,我这辈子关于莲香楼的谈资,就再也没了。
不过!我有香港餐厅排行榜第一名的谈资!就上个礼拜,我吃了个大班楼,港币一份的炸臭豆腐,把我活活吃楞了。
大班楼有多巴闭呢,我也不整那些虚的背景介绍,你去谷歌搜索「香港餐厅top1」或是「亚洲第一餐厅」,就会有答案。
环境还没有你家楼下的酒楼好
反差就反在这里,网上大班楼的照片不多,最开始,我以为是神秘会所制(因为之前听说过,大班楼老板开这家餐厅的初衷,就是有个和朋友吃饭聊天的地方)。
来了以后才恍然大悟,不是不能拍,而是真的没什么可拍的。
我去的当天大太阳,好端端的两个门面落地窗,硬是放下了大片卷帘,只开了一个小小的,一次只能通过一人的小门。
进去后被安排坐在右手边的小隔间里,当时还有点小委屈,我这开了后门才预约到的庆功饭(不要问是庆什么功),就坐这么小的位置。
而当我后来参观楼上楼下之后,我愿称我的位置为superrrrvipppppp位。
周围的墙上有不少看不懂的画,这作品放在深圳大芬油画村也就二流货色,但在大班楼,一下就能让人浮想联翩。
为什么呢,就我们吃饭那两小时,周围走进走出的,看脸就叫得出名字或谷歌可以搜索到的人(不是指fb或者linkedin啊)大概能有七八个。
一顿饭下来,我基本对香港教育界、政界、券商界、风水界,有了一个最update的认识。
所以说,如果你想在分钟内,高效获得香港各界的最新情报,来大班楼。
服务特别贴地,怪不得和米其林无缘
其实我一直都有点confuse,大班楼多次上榜亚洲50强,去年甚至冲到TOP1,但为什么米其林的榜单上从来没见过它呢?
来吃一次,你就知道。
不管是三星法餐Caprice,还是四季的龙景轩,都充满了那种被极度小心对待的疏离感。
吃螃蟹的工具和用来洗手的
但往大班楼一坐,你的心率不会因为「亚洲第一」的名字有任何波动。整个style和街坊茶餐厅一样,问问你要普洱还是铁观音,最多,也只是在餐布滑落时拿一块新的给你。
没有多一句话,或是,多一个动作。
这对于把吃饭当成一个综合性体验,从环境到服务样样都要抓的米其林星级评判标准来说,显然是——OUT。
但也无所谓吧,反正我觉得这都不是重点。
所谓亚洲第一的吃饭地,只要在「吃」这件事上,你名副其实,我就愿意每天守在电脑面前观望放出来的预约名额。
有点港,又不是太港;有点法,又不是很法
所以接下来,我终于要聊聊食物。
因为是好不容易订到的位置,感觉试每一道菜都需要好珍惜,不敢自己乱点,于是一早就拜托了一个厨师发办。(就是厨师配菜,他上什么,你吃什么)
而且为了吃的时候有惊喜,我在吃之前用力拒绝了所有剧透。
冻卤水花椒小吊桶
第一道菜上来,一整个形式和分量,根本就是法餐style!一人一个小碟子,里面装两个剔透得放光的小吊桶,一下子觉得,你真的是世界上最精致的小鱿鱼。
这个菜,我记得之前听蔡澜先生说过他特别喜欢,大厨每天在鸭脷洲等渔船回来,立即搜购,用冻卤水浸够味,扫上自制的花椒油上桌。现在在香港,绝对罕见。
陈皮牛肉
就当你还沉浸在花椒的欲罢不能时,又会被这一道陈皮牛肉惊得喘不过气。
陈皮不易入味,老板说试了两年,发现配牛肉最佳,带些甜味更好。
蜂巢芋泥腌鸭盒
我尤其喜欢这道菜外层的蜂巢炸物,脆而不油,内馅和它相比起来有点失色。
这一道小点心,其他店或许也能吃到类似的,不像前面两道冷菜,吃得人找不到北。
炭火叉烧
以为吃完芋泥,食欲会消减一大半,结果这碟叉烧饭,那种好像半年没吃过饭,对食物的渴望即刻涌上来了。
吃到这里,我对面的
熊先生已经按捺不住不住,一直反复咀嚼菜单,表示这个厨师法办是不是有点扣扣搜搜啊,按目前的量估计,肯定不够吃。(不够解馋啊)于是他拿起菜单,刷刷刷又加了个咸鱼臭豆腐、一份菠萝咕咾肉,侍应拉都拉不住。
我有一个梦想,一日三餐都是它家的陈村粉
鸡油花雕蒸大花蟹配陈村粉
加完单两秒,一盆足够两人吃三餐的大花蟹配陈村粉就捧上来了。
我先尝了尝浸在鸡油花雕里的陈村粉,酒香味和咸鲜味被拿捏得透透的,还有鸡油,令粉的质感是又滑又弹。
蟹就更不用说了,每一只钳子里的肉都多到鼓出来,一整只拨开,往汤里一蘸,嘴里一放,脑袋里就剩一句话:
一定要找一个,愿意给你拨蟹脚,特贴别擅长拨的人。(不然你吃不到完整的啊)
这只蟹成了当天的bestofbest,熊先生说,就这极品的味道,他可以一天三餐,餐餐重样。(哎,最近湿疹严重,我只能许一个餐餐都有花雕酒蟹味的陈村粉了)
最便宜的天下第一,但是最贵的臭豆腐
咸鱼臭豆腐
撇开大班楼不说,如果你在一家餐厅里,看到一道名为「咸鱼臭豆腐」的菜,多少售价是觉得makesense的?
我们一问,35港币,很ok,很划算啊,「香港物价」配上「天下第一」,35港币一盆用料精良、炸功了得的臭豆腐,合情合理,又不是没见过世面的人对吧。
结果,好心的侍应特意提醒了我们,35港币一块,你们要两块吗?
。。。。。。要
真的是好好好好吃啊!
一块臭豆腐里有咸鱼、马蹄、葱花切丝,关键是,它虽然香脆得和街边的地沟油美食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却没有那种油腥味。
这种感觉我从来没有经历过——吃炸物时丝毫没有担心热气上火皮肤等各种问题,毕竟它那么清新,却又入味。
其实它们家臭豆腐是一份港币来卖的,应该有四块,好人性化,给我们试试味,又不至于吃太多。
菠萝咕咾肉
鱼汤浸时菜
随后是一道额外加的菠萝咕咾肉和蔬菜;可惜吃到臭豆腐,已经去到了一个胃的极限。
果然听厨师的安排是没错的,非要加,就有点强求。
最后是甜点,那块绿豆糕完胜江浙的任何一家老字号,甜度若有似无,口感细腻到入口即溶,这一款如果做成伴手礼,我敢说肯定火,至少火到流心奶黄月饼的程度。
芝麻糕也很出彩,至于杏仁茶,因为我不喜欢杏仁,所以体会不到它的美好。
这事,怨我。
加10%服务费后,结账两千不到,如果没有额外加菜(臭豆腐还是很值得一加的),还有某人非要喝的青岛啤酒,两人的价格居然只是1,港币。
我都不敢想象,这个价位,里面的那么大一盆花蟹到底只收了多少钱,试想这一餐如果是在鲤鱼门吃,一盆蟹就要这一餐饭的价格了吧。
所以说,大班楼作为性价比最高的天下第一,当之无愧。
三个月后的都book完,不走后门根本吃不上
大班楼对街的小楼梯饱餐的午后很浪漫
这一餐之后,我和熊先生都深深陷入了每天早上起来,先刷新大班楼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uritiustour.net/jbszdzz/8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