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路、阳跷。
八脉交会穴通阳跷。
申,申时,伸展,舒缓。脉,经脉,筋脉。
申脉为阳跷脉的起始穴,阳跷脉是从足太阳膀胱经发出的,膀胱经对应十二时辰中的申时,因此申脉意指申时当令的经脉膀胱经。穴在外踝之下,展足则开,为足关节屈伸着力之处,主治“脚屈伸难”等病症,故名申脉。
在足外侧部,外踝尖直下,外踝下缘与跟骨之间凹陷中。
皮肤→皮下组织→腓骨长肌腱→腓骨短肌腱→距跟外侧韧带。布有小隐静脉、腓肠神经的分支和外踝前动、静脉。
正坐垂足着地,外踝垂直向下可触及一凹陷,按压有酸胀感处即是。
本穴能镇静安神,舒筋通络。善治痫证,癫狂,头痛,眩晕,失眠,腰腿酸痛。现多用于坐骨神经痛、内耳性眩晕、精神分裂症等。
用拇指按揉申脉次,每天坚持,能治疗失眠、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等疾病。
用艾条温和灸5~20分钟,每天1次,可用于治疗失眠、头痛、眩晕等疾病。
从外踝外向脚趾刮拭3~5分钟,隔天1次,可用于失眠、眩晕等疾病。
配肾俞、肝俞、百会,治疗眩晕。
配百会、风池、心俞、后溪,治癫狂。
配风池、翳风、中渚、太冲,治内耳眩晕。
配照海,治不寐、多梦、癫狂痫郁等神志疾患。
配照海、阳陵泉、三阴交、太溪,治女子大便不通。
本穴为阳跷脉之起始,为跷捷屈伸之主力。“申”与“伸”通,为整束自持之貌。肾在志为呻,张隐庵曰:“呻者伸也。”肾气在下,故声欲太息而伸出之。肾与膀胱为表里,在气郁不伸及气郁而呻者,申脉与复溜同取,每可收效。申,申时。十二时与十二脏腑相应,申时正是膀胱之时。故申脉穴可以认为是膀胱本腑之穴。
申脉为八脉交会穴之一,为阳跷所生而通于阳跷脉,故又名阳跷。有祛散风寒、舒筋活络作用,主治脚脖拘挛,腰膝冷痛之功。另外,申脉是治疗风痫的重要穴位,可用于解痉,舒缓挛缩,痫证昼发灸阳跷而有卓功。《灵光赋》有“阴跷阳跷两踝边,脚气四穴先寻取”之治;《标幽赋》有“头风头痛,刺申脉与金门”之验。《灵枢·寒热病》云:“阴跷、阳跷,阴阳相交,阳入阴,阴出阳,交于目锐眦,阳气盛则瞋目,阴气盛则瞑目。”
脊柱引起的种疾病大全(建议收藏)
脊椎到底好不好,简单测试就知道!(测试结果欢迎留言)
超萌版八段锦,可爱又实用…
烧烫伤治疗秘方验方分享,收藏备用!
扳脖子有风险,操作需谨慎!整脊疗法知多少?
朗朗上口的穴位治病歌,超全收录!
明明没感冒,为什么会咳嗽?咳嗽背后的五种“信号”
七代相传《董氏儿科》,百年经验的育儿须知!
左归丸、右归丸弄不清?说说哪些中药里的“双胞胎”!
宝宝湿疹、烫伤、口腔溃疡,强烈推荐蛋黄油,详细制作方法!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uritiustour.net/jbszzmz/7607.html